美的何氏父子冰火兩重天!老爹赴港募資247億,兒子投資浮虧34億
美的集團的何氏父子,完全地詮釋了什么叫“冰火兩重天”。
來源 | 深藍財經??撰文 |?吳瑞馨
近日,美的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在港交所發行4.92億股股份,發行價在52.00港元/股至54.80港元/股之間,預計于9月17日上市交易。以此計算,美的集團將成為近三年來港股最大的IPO。屆時,美的集團也將成為繼海爾智家后,第二家“A+H”上市的白色家電巨頭。
從招股書來看,美的并不缺錢,業績也持續向好。相比之下,今年6月剛卸任美的董事的“美的太子”何劍鋒,戰績就有點令人尷尬了。在美的即將登陸港股的前夕,何劍鋒入主的“家居龍頭”顧家家居也公布了財報。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何劍鋒斥資88.8億元收購顧家家居29.42%股份,平均每股收購價36.7元。但如今,顧家家居股價已跌至22.57元。意味著,何劍鋒已浮虧38.5%,浮虧超34億。
募資247億,美的赴港二次上市的背后
何享健的全球化野心
拿到證監會IPO備案兩個月后,美的集團的赴港二次上市,終于有最新進展了。
事實上,至今為止,美的集團的赴港二次上市,已經走了一年多了,也并非是完全的一帆風順。比如,美的集團實際上是在去年10月初首次遞表,但遞交資料六個月卻沒有聆訊,導致招股書失效。
美的的二次上市目的究竟為何,也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
因為,一般來說上市是為了融資。而這次美的二次上市的募資金額也不低。雖然美的還沒有公布最終的發行價,但據此前的IPO備案,每股發售價為52.00港元~54.80港元,擬全球發售4.92億股H股。也就是說,最高募資可達270億港元,約人民幣246億元。
但其實,美的并不缺錢。
財報顯示,美的上市的近十年里,業績始終保持良好的增長。以近三年財務數據來看,2021年~2023年,美的營收分別為3434.61億、3457.09億、3737.1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90.31億、298.12億、337.47億元,凈利潤率分別為8.5%、8.6%、9.0%。
2024年上半年,美的集團實現營收2172.74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969.88億元增長10.3%;凈利潤208.04億,同比去年同期的182.32億增長了14.11%。
業績持續向好,美的自身的現金儲備也非常充足。今年4月美的的股東大會上,美的還指出,去年公司貨幣資金有2800多億,并表示會保證股東的分紅,還會做一些并購等。
那美的赴港二次上市,目的究竟什么?
答案是:謀求全球市場。
據美的在此前的股東大會上透露,赴港二次上市的根本原因,是港股具備突破性、便利性和快速性。業內人士分析,“先A后H”的企業則可利用港股市場的優勢,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市場形象及國際知名度。除了資金之外,港股上市能夠幫助企業引入國際上的先進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以及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等,使其逐步成為與國際接軌、具有國際化視野與基因的企業。
目前為止,已有中遠海運、國調基金、比亞迪、TCL、睿遠基金、IDG資本等眾多知名機構成為美的集團此次上市的基石投資者。
此外,據最新消息,知情人士處獲悉,高瓴資本和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正在考慮對其進行投資。該知情人士透露,高瓴資本正在就認購超過10億美元的股票進行談判,而GIC則在考慮認購約5億美元的股票。
資料顯示,此次港股二次上市前,美的創始人何享健直接持股為0.5%,通過美的控股持股31%,美的總裁方洪波持股為1.7%。
美的“太子”戰績尷尬
89億入主顧家家居,浮虧超34億
美的集團還在不斷做大做強,企圖通過港股上市作為跳板,加速全球化擴張。但另一邊,何享健的獨子,何劍鋒,卻遭遇重大浮虧。
去年年底,何劍鋒斥資88.8億,拿下“家居龍頭”顧家家居29.42%股份,成為最大股東和實控人。而這還是“砍價”后的價格,最開始的轉讓總價款其實為102.99億元。
但這次入主顧家家居,并沒有像何劍鋒之前收購中聯環保那樣賺錢。
前不久,顧家家居發布2024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顧家家居2024年上半年營收為89億元,同比增長0.34%;凈利潤8.96億,同比下滑了2.97%。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顧家家居還獲得1.55億的政府補助。
雖然凈利潤下滑,但好歹也是盈利的。對何劍鋒來說,虧得最慘的還是市值。
前面提到,何劍鋒以88.8億拿下顧家家居29.42%股份,平均每股轉讓價為36.7187元/股。但今年以來,顧家家居股價持續下行,尤其是5月以來,股價更是跌下了30元。截至9月12日收盤,顧家家居股價已經跌到22.57元。相較轉讓價,已經跌去38.5%,浮虧超34億。
作為何享健的獨子,何劍鋒本可以當一個“富二代”。但他卻選擇自立門戶,把投資玩得風生水起,旗下除了顧家家居,還擁有盈峰環境、百納千成兩家上市公司,構建起一個市值超500億元的產業投資帝國。
但今年以來,何劍鋒卻屢屢受挫。不僅顧家家居股價浮虧超33億,影視娛樂版塊的百納千成,今年的兩部電影《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和《穿過月亮去旅行》也都遭遇票房口碑雙撲街。其中,《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僅上映了五天就撤檔,并很快上線視頻平臺,票房只有5300萬,而成本卻超過1億,賠本是肯定的。
據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百納千成凈利潤約352萬,與去年同期相比,剛剛勉強扭虧為盈。但第二季度,百納千成就又虧了3305萬。
事實上,何劍鋒入主百納千成以來,業績一直不佳。2018年,何劍鋒的盈峰集團豪擲18億元,成為百納千成的實控人。僅當年,百納千成就虧了34個億。2023年,百納千成再度由盈轉虧,虧損1.86億。2024年上半年,又虧2953萬。
結語
盡管何劍鋒為了擺脫“企二代”的標簽,在創業的路上一路狂奔,美的也一直在去家族化。
但比起何享健市值4200億的“美的帝國”,何劍鋒自己另立門戶的事業,終歸還是有些小巫見大巫。
也因此,外界對于何劍鋒未來是否會接班,一直存在議論和猜測。尤其是如今,何享健年事已高,何劍鋒的投資事業又屢屢受挫。
不過隨著2024年6月美的集團董事會換屆,何劍鋒退任非執行董事職務后,留給何劍鋒接班的空間也越來越小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