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美面膜鼻祖”淪為追趕者,敷爾佳做錯了什么?
“高不成,低不就”,正在成為敷爾佳面膜尷尬處境的寫照。
“看你是日常用還是醫美光電項目后使用,平時用敷爾佳有點浪費,醫美項目后用又不太夠。”消費者趙櫻對「界面新聞·子彈財經」表示。
而另一位消費者也是類似的感受。在她看來,用醫美面膜,要么用貴一點的、效果好的,像可復美、可麗金、創富康等,要么就是便宜一點幾塊錢一片,用起來不心疼?!胺鬆柤褗A在中間,效果一般僅補水,官方買還貴?!彼г沟馈?/span>
消費端存在的問題,也在公司業績上得到印證。
敷爾佳剛交出一份增收不增利的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9.40億元,同比增長8.17%;歸母凈利潤3.40億元,同比下降3.71%。
實際上,2023年敷爾佳同樣也是增收不增利——不僅凈利潤連續下跌,營收增幅也遠不及巨子生物等同類美妝上市公司。
曾開創出“醫美面膜”這一全新賽道、成為眾人模仿對象的敷爾佳,為何力不從心了?
增長動力不足,
上市即巔峰?
2023年8月1日,是敷爾佳的高光時刻。
當天,敷爾佳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發行價格為55.68元/股。上市首日,敷爾佳曾創下盤中80.04元/股的價格高點。
但此后,公司股價震蕩下行,截至10月9日收盤,股價為34.51元,較上一個交易日下跌12.43%。而經歷一年多時間,公司股價較發行價已下跌近四成。
這與同樣以“醫美面膜”起家的巨子生物形成了鮮明對比。巨子生物2022年11月登陸港股,發行價24.3港元/股,截至10月9日收盤,股價已上漲至50.85港元,增幅超100%。
增長乏力,是敷爾佳上市近年來的關鍵問題所在。
根據招股書及公司財報,2019年至2023年,敷爾佳營收增幅從259.44%下滑至9.29%。最近三個財年,公司營收增速僅維持在個位數。今年上半年,亦只有8.17%。
增長乏力也使得敷爾佳規模受限,公司營收早在2019年就已達到13.42億元,而到了2023年還沒突破20億元。
在盈利能力上,敷爾佳更是陷入歸母凈利潤持續下滑的境地:2023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了11.56%。;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3.71%。
快速增長的銷售費用,成為影響公司利潤的關鍵一環。
今年上半年,敷爾佳銷售費用3.01億元,同比增長36.39%,遠高于營收增速8.17%。2023年,其銷售費用增速36.44%,營收增速則只有9.29%。
敷爾佳在財報中坦言,這主要是因為公司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增加宣傳推廣投入所致。但從數據表現來看,敷爾佳加大投放,所拉動的業績增長并不成正比。
為何大力投入了,收入還是上不去?
圖 / 敷爾佳2024年半年報
通過財報數據可見,2024年上半年,敷爾佳線上渠道收入在增長,線下收入卻在下降,而線下收入占據半壁江山,使得公司整體增速受到了限制。
今年上半年,敷爾佳線上占比才剛剛突破50%,達到50.26%。而去年同期,這一比例僅為45.13%。
過于依賴線下渠道,但營銷投放難以拉動線下收入爆發和增長,使得敷爾佳的投放效果打了折扣。
對比早期同樣依賴線下渠道的巨子生物來看,過去的幾年,巨子生物的線上化轉型效果更為顯著——以DTC線上渠道為主的線上直銷模式,已成為拉動其業績增長的抓手。
早在2019年,巨子生物線上直銷比例僅有16.5%。而到了2023年,這一數據已提升至66.2%。這一年,巨子生物營收增速達到49.05%。
在這個過程中,巨子生物收入規模也從2019年的不到10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35.24億元,對敷爾佳實現了反超。
當然,銷售渠道只是公司發展的影響因素之一。但通過這一對比,可以清晰看到兩家公司因為戰略布局的不同,而帶來結果的鮮明反差。
此外,醫療器械業務毛利率的下降,也影響了敷爾佳的盈利能力。
2024年上半年,由于敷爾佳采用醫用重組III型人源化膠原蛋白貼進行單片拉新,同時在線上采取達播等組合營銷方式,醫療器械營業成本高速增長,導致該項業務毛利率下滑了4.56個百分點,從而帶動公司整體毛利率下滑了1.4個百分點至81.41%。
圖 / 敷爾佳2024年半年報
綜合作用下,公司呈現增長、盈利乏力的局面。至于背后的根本原因,恐怕還是要回到產品層面。
開拓者變追趕者
在一些消費者看來,敷爾佳的產品某種程度上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導致其無法成為消費首選。但在早期,敷爾佳作為“醫美面膜”(醫用敷料貼)品類的開拓者,也曾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北京一位醫美機構創始人對「界面新聞·子彈財經」表示,現在市面上“醫美面膜”種類很多,但元老級的是敷爾佳白膜(敷爾佳醫用透明質酸鈉修復貼)。
圖 /?敷爾佳天貓旗艦店
“敷爾佳從銷售火爆的時間線來說,大概可以追溯到2017年左右,比巨子生物還要早兩年?!辟Y深美業從業者張建瑞說。
根據公司招股書等公開信息,敷爾佳創始人張立國早年是一名藥劑師,后在從事藥品銷售業務的過程中,敏銳地捕捉到專業皮膚護理需求的快速增長,在2014年與合作企業一起研發出“醫用透明質酸鈉修復貼”,并在2015年注冊了“敷爾佳”商標。
作為國內第一批獲準上市的透明質酸鈉成分的II類醫用敷料貼類產品,敷爾佳憑借先發優勢,開拓出“醫美面膜”這一新賽道,并占據領先的市場地位。
2017年-2021年,國內醫用敷料市場快速發展,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5.7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68.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86.3%。
這一背景下,敷爾佳銷售額快速增長,2021年在醫療器械貼類敷料產品中,敷爾佳市場份額占比17.5%,排名第一。
“敷爾佳更早地趟出了這個賽道,享受到了品類紅利。當時就是打了一個擦邊,叫‘醫美面膜’,本質上就是個敷料,是醫美術后的一個修復產品。但是當時對外講自己是醫美面膜,可能會存在這樣一種暗示,即我有和醫美一樣的變美效果。這是存在一定問題的?!泵缞y創業者趙元對「界面新聞·子彈財經」表示。
市場火熱發展的同時,相關監管也隨之落地。
2020年1月,國家藥監局發文稱,根據《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則》要求,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傳詞語、不得存在“械字號面膜”的概念、醫療器械產品也不能以“面膜”作為其名稱等。
至此,“醫美面膜”這一叫法,正式退出企業對外宣傳推廣的歷史舞臺,改為醫用敷料、醫用修護貼等稱呼。
與此同時,隨著消費者的成長、市場的規范發展,醫用敷料類產品的光環逐漸褪去,產品、品牌存在的問題和短板,也逐漸暴露出來。
“一方面是由于人紅是非多,假貨開始興起,擾亂了正品的市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他類似的品牌開始發力,產品同質化變得嚴重。”張建瑞說。
在張建瑞看來,敷爾佳也在積極進行產品方面的變革,比如積雪草成分的面膜貼,還有包含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超分子水楊酸等成分、緊扣消費者需求的產品等,其實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影響力一直是在的。
“但這也導致,敷爾佳與巨子生物相比,更像是傳統護膚品牌。功能、包裝更多元化,成分也更多,基本市場上什么成分比較火,就匹配什么。但反觀巨子生物,則是更多聚焦在自主研發的重組膠原蛋白,專攻修復及抗老領域。”張建瑞表示。
據公司財報,今年上半年,除醫用敷料等醫療器械類產品外,以面膜為主的化妝品類收入已經占據公司營收的51.16%。
圖 / 敷爾佳2024年半年報
因此,目前敷爾佳核心產品依然集中在醫用敷料貼、面膜等貼片式產品領域,其他品類上表現并不突出。
據公司公告,2023年,敷爾佳共有5款年銷售額過億的單品,分別是醫用透明質酸鈉修復貼(白膜)、醫用透明質酸鈉修復貼(黑膜)、敷爾佳清痘凈膚修護貼、敷爾佳積雪草舒緩修護貼、敷爾佳煙酰胺美白淡斑修護面膜。
除此之外,2024年銷售較好的產品還有敷爾佳透明質酸鈉次拋修護液、醫用重組III型人源化膠原蛋白貼,其中,次拋修護液今年銷售額有望突破億元關口。
不過,這些成分和產品形式在市面上都較為常見,且競手眾多。
以次拋產品為例,無論是華熙生物、巨子生物、錦波生物等原料或生物科技類公司,還是丸美、歐詩漫等傳統美妝公司,都早已推出類似產品。
且近年來,透明質酸已成為較為大眾的化妝品原料,敷爾佳以透明質酸為核心成分的次拋產品,想要實現銷量爆發并不容易。
“一個好的化妝品公司,無非就是左手研發、右手品牌,在我看來,敷爾佳兩手都不算扎實。”趙元對「界面新聞·子彈財經」說。
早在2021年首次遞交招股書時,敷爾佳因研發人員僅有2名,引發外界諸多質疑。此后敷爾佳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增加研發人員數量,到今年上半年研發人員已增加至39人,研發費率提升至約1.7%,但仍與同類公司存在較大差距。
如果說2014年以后,在“醫用面膜”上的品類創新,奠定了敷爾佳在醫用敷料貼領域的“元老地位”,那么,在進入化妝品賽道競爭的2.0時代,敷爾佳已經從開拓者變為追趕者。
如何快速構建新的競爭壁壘,恐怕是敷爾佳眼下最需攻克的難關。
哈三聯親自下場,
敷爾佳機會在哪里?
早期,敷爾佳僅有兩名研發人員,最后還能順利跨入A股大門,這主要得益于一個關鍵合作伙伴——哈爾濱三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三聯”)。
然而,時移事易,昔日最親密的合作伙伴,或將成為直接競爭對手。
早在2016年,哈三聯成為敷爾佳合作伙伴并負責敷爾佳產品的獨家生產,而敷爾佳創始人張立國旗下公司則負責敷爾佳產品的銷售、推廣。
一直到2021年,敷爾佳都沒有自產能力,而是通過向哈三聯采購產品來發展業務。
直到2021年2月,或是為接下來的資本化運作做準備,哈三聯將旗下北星藥業轉讓給敷爾佳,敷爾佳才擁有自主生產能力,哈三聯也通過轉讓北星藥業獲得敷爾佳部分股權。
當年9月,敷爾佳遞交了創業板上市招股書。
不過,上市成功后的敷爾佳與哈三聯的關系開始轉變。
今年7月30日,哈三聯發布公告,擬授權公司董事會在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24個月內,根據股票市場行情擇機出售不超過1800萬股敷爾佳A股股票,占敷爾佳總股本比例為4.50%,這也是目前哈三聯所持有的全部敷爾佳股份。
該部分股票于2024年8月1日起解禁上市流通。
股票剛解禁就迫不及待要清倉,這或許與哈三聯想親自下場做化妝品有關。
早在今年5月,哈三聯旗下多款面膜產品亮相上海美博會,宣告公司正式跨界化妝品行業。
據媒體報道,哈三聯目前新品中,有二類醫療器械敷料、妝字號面膜等多款產品,主打補水保濕、祛痘、修護、緊致、舒緩等功效,在原料上包括透明質酸鈉、重組Ⅲ型膠原蛋白、蝦青素傳明酸、積雪草提取物等,產品價位在138-198元/盒。
無論是品類、成分、功效,還是定價,哈三聯的新品都與敷爾佳重合度極高。
此外,哈三聯美妝新品牌的品牌名甚至直接采用了公司股票名稱“哈三聯”,可見公司進軍美妝賽道的決心。
原本敷爾佳所有的產品都是由哈三聯生產,現在入場自然是駕輕就熟。與其參股喝湯,還不如自己做來的痛快。
這一局面,也給敷爾佳接下來的發展敲響了警鐘,自身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
不過,哈三聯想全身而退也沒有那么容易。據敷爾佳9月27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信息,哈三聯承諾在持股鎖定期滿后2年內減持,減持價格不低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價格。
敷爾佳IPO發行價為55.68元/股,而當前股價僅為34元左右,所以目前哈三聯并不具備減持條件。
面對競爭的加劇,敷爾佳也在緊密推進原料、新產品方面的研發和布局,具體成果也開始展現出來。目前,公司已完成三款新原料的備案,分別為β-煙酰胺單核苷酸、乙酰姜黃酮和苦參堿水楊酸鹽。
今年8月,敷爾佳還上新了10余款產品,包括應用超分子技術的重要新品——葡萄籽溯顏彈嫩乳液面膜、白池花籽盈潤舒肌乳液面膜和流瑩精粹水,以及乳糖酸控油斂膚面膜等產品。
此外,公司在研產品“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纖維”已經完成醫療器械臨床試驗備案,可以開展臨床試驗,預期臨床階段要一年左右。這或將是敷爾佳第一款面世的Ⅲ類醫療器械產品。
這些新產品、原料能否為敷爾佳打開新的增長通道,仍需時間的檢驗,但美妝市場增速放緩期已是不爭的事實。
對于敷爾佳而言,重塑核心競爭力,依然任重道遠。
*注:文中趙櫻、趙元為化名。文中題圖來自:敷爾佳官方微博。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