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股”強邦新材股價較最高點腰斬,郭良春家族身家縮水159億元
有分析指出,兩只新股的股價驚人漲幅與A股市場近期的氛圍密切相關,且已經偏離了公司本身的價值。因此,投資者在參與新股投資時需要保持警惕,理性看待市場波動,切勿盲目跟風炒作。
來源|雷達財經出品?文|莫恩盟?編|深海
繼9月30日長聯科技上市首日迎來1704%的驚人漲幅后不久,A股資本市場上又迎來了一位新的“妖王”。10月11日,一只名為強邦新材的新股登陸A股,并以1739%的首日漲幅成功奪得了A股年內新股“漲幅王”的桂冠。
據了解,強邦新材是一家專注于印刷版材研發、制造與銷售的公司,由郭良春于2003年一手創立。根據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以郭良春為核心的家族成員是強邦新材的實際控制人。本次發行完成后,他們合計持有公司67.05%的股份。
然而,近年來強邦新材財務狀況并不十分亮眼,其營收和凈利潤均呈現出一定的波動性。與此同時,高度依賴經銷模式的業務結構也使得公司面臨著一定的經營風險。若對經銷商的管理不善或合作關系出現惡化,都有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A股市場已經有多只新股在上市首日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股價表現。據雷達財經統計,年內共有71只新股成功上市,首日僅有一只新股破發,一只持平,其余69只新股均在首日實現了上漲。其中,有58只新股的首日漲幅超過了50%,不少中簽的投資者可以從中獲得可觀的浮盈收益。
盡管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現十分搶眼,但靠“炒新”帶動的股價上漲往往后勁不足。比如,強邦新材和長聯科技首日漲幅雖超過17倍,但長聯科技第三個交易日股價近乎腰斬,強邦新材第二個交易日和第三個交易日分別大跌38.23%和12.02%,最新股價較最高點跌60.52%,郭良春家族身家縮水159.06億元。
有分析指出,兩只新股的股價驚人漲幅與A股市場近期的氛圍密切相關,且已經偏離了公司本身的價值。因此,投資者在參與新股投資時需要保持警惕,理性看待市場波動,切勿盲目跟風炒作。
上市首日暴漲1739%,中一簽最高浮盈超11萬
10月11日,身為國內規模最大印刷版材制造商之一的強邦新材,正式在A股市場揚帆起航。
據了解,強邦新材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數量為40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為25%,本次發行全部為公司公開發行的新股,不涉及老股轉讓,每股的發行價格為9.68元。
上市首日,強邦新材在A股的首次亮相便迎來了一個漂亮的開門紅。當天,強邦新材大幅高開800%,并在盤中因股價飆升兩度觸發臨時停牌,漲幅一度飆升至2400%以上。
截至10月11日收盤,強邦新材的股價較發行價暴漲1739%,漲幅甚至超過了長聯科技上市首日收盤高達1704%的股價漲幅,強邦新材借此成為A股年內上市首日漲幅最高的新股,將長聯科技還沒捂熱的紀錄奪了下來。
對于中簽的投資者而言,這一天的收益堪稱豐厚。按照強邦新材上市首日的收盤價計算,投資者若中一簽浮盈將超過8.4萬元;而若按照盤中最高價計算,強邦新材的投資者中一簽最大浮盈甚至可以達到11.77萬元。
得益于首日在資本市場上所取得的“逆天”表現,此次在強邦新材IPO項目中擔任保薦人和主承銷商角色的海通證券憑借包銷也獲得了可觀的浮盈。
根據發行結果,海通證券包銷的股份數量為14.909萬股,這部分股份在上市首日收盤時對應的市值為2653.95萬元,相較于包銷金額實現浮盈2509.63萬元。
有分析人士認為,從上市首日的表現來看,不論是長聯科技還是強邦新材,二者股價的驚人漲幅并非完全得益于公司本身的價值,而是與A股市場近期的整體氛圍密切相關。
前述人士進一步指出,一方面,新股的籌碼本來就有一定的稀缺性,而今年新股發行數量相對較少,這種稀缺性便被進一步放大。另一方面,由于新股初期交易不設漲跌幅限制,因此在當前A股市場熱情較為高漲的背景下,“強邦新材們”在上市首日備受熱捧,但這樣的股價表現明顯已偏離前者本身的價值。
據強邦新材10月8日披露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原計劃募集資金6.68億元,但本次發行實際募集資金總額為3.87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凈額為3.22億元。至于募集的資金,強邦新材將用于環保印刷版材產能擴建、研發中心建設、智能化技術改造、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等多個項目。
前述項目順利實施后,強邦新材還將新建研發中心以及吸引優秀研發技術人才或團隊的加盟,為公司未來發展儲備充足的研發技術人才,提升公司的技術優勢,增強公司市場競爭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強邦新材認為,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后,將加快公司固定資產建設進度,增強免沖洗膠版、柔版等優勢產品的生產能力,優化印刷版材結構,為現有優勢產品的產能提升和新產品的逐步規模化生產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增強公司盈利能力,鞏固并提升公司在印刷版材行業的市場地位,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業績表現不夠穩定,高度依賴經銷模式
雷達財經從公司官網獲悉,強邦新材始建于2003年,主營業務聚焦于印刷版材的研發、制造與銷售。
據悉,強邦新材創始人為1956年生于浙江溫州的郭良春,早年曾從事皮革貿易。2003年,郭良春將目光投向了印刷版材賽道,并借此掀開了強邦新材的創業新篇章。
自成立以來,強邦新材始終深耕于感光材料的研發及其在印刷版材領域的應用,現已構建起一套完備的印刷版材產品體系,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印刷書籍報刊、畫冊說明書、瓦楞紙箱、食品包裝盒(袋)、藥品包裝物、不干膠標簽、RFID電子標簽等多種印刷品。
歷經多年發展,強邦新材已在全國各省市建立起完善的銷售網絡,并逐步拓展至國際市場,在歐洲、東亞、東南亞等地區均設有銷售服務體系,產品遠銷國內28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以及海外6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印刷器材分會出具的說明,強邦新材在報告期內的銷售規模持續位列國內第二、全球前五的領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強邦新材具有濃厚的家族經營特色,以郭良春為核心的家族成員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牢牢把握著公司的決策權。天眼查顯示,郭良春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受益所有人。
招股書顯示,本次發行前,郭良春家族成員直接持有公司35%的股份,并通過元邦合伙、強邦合伙、昱龍合伙間接持有公司54.4%的股份,合計持股比例高達89.4%。
本次發行完成后,郭良春家族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合計為67.05%。若按照上市首日284.82億元的收盤價計算,郭良春家族所持股份對應的市值超過190億元。
盡管在上市首日嘗到資本市場的甜頭,但強邦新材近年來的財務狀況并不是十分亮眼。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強邦新材分別錄得15.03億元、15.88億元的營收。雖然這期間強邦新材的年度營收規模均超過15億元,但其營收增速卻從2021年的37.52%下降到了2022年的5.72%。
到了2023年,強邦新材甚至沒能保住營收增長的態勢,全年14.25億元的營收跌破15億元大關,相較上年減少約一成。對于這一時期的營收表現,強邦新材解釋稱,2023年受膠印版材產品單價下降及境外市場需求不及預期影響,營業收入小幅下降。
利潤方面,強邦新材近幾年的凈利潤表現也不是十分穩定。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強邦新材的全年凈利潤分別為7046.7萬元、9889.16萬元、9351.38萬元,呈現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
對于凈利潤的波動情況,強邦新材則解釋稱,公司凈利潤除2021年受主要原材料鋁卷采購價格大幅上漲影響相對較低外,2022年及2023年均保持在較高水平。
而進一步拆解強邦新材的營收可以發現,公司高度依賴經銷模式。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主營業務中來自經銷模式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高達98.65%、98.35%、98.18%,均超過了98%。
強邦新材對此表示,公司終端客戶包括印刷廠、制版企業,具有地域分布廣、較為分散的特點。采取經銷模式可以降低溝通成本,可集中精力和資源加強對產品的創新和研發;同時可以充分利用經銷商本地化、專業化、靠近終端客戶的渠道優勢,更好地滿足終端客戶的需求,以擴大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及銷售規模。
不過,強邦新材也在招股書中坦言,若公司未來對經銷商不能實施持續有效的管理,或與經銷商的合作關系惡化,則公司營銷網絡渠道建設和品牌形象將會受到負面影響,進而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
“肉簽”收益可觀,警惕“炒新”風險
事實上,自去年下半年起,新股二級市場便呈現出一片熱鬧的景象,而今年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現更是尤為亮眼。
雷達財經通過Choice統計得知,截至目前,A股年內共有71只新股成功上市。其中,上交所主板14只、上交所科創板10只、深交所主板6只、深交所創業板26只、北交所15只。不過,與2022年、2023年分別多達428只、313只的新股數量相比,A股當前的IPO數量有所減少。
從新股上市首日的資本市場表現來看,年內僅有上海合晶一只新股遭遇破發困境,另有海昇藥業一只新股上市首日收盤價與發行價持平。而剩余的69只新股,其股價均在上市首日實現了上漲。
其中,上市首日股價漲幅在50%以上(含50%)的新股多達58只,占比超過八成,股價漲幅超過一倍、兩倍的新股分別有42只、16只,占比分別約為59.15%和22.54%,而強邦新材和長聯科技是年內A股市場僅有的兩只上市首日股價漲幅超過17倍的新股。
雷達財經注意到,就發行價而言,A股今年71只新股的平均首發價為23.81元/股,而2022年、2023年A股新股的平均首發價分別為35.38元/股、29.95元/股,這意味著A股新股的平均首發價在近幾年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
盡管強邦新材憑借高達1739%的漲幅強勢奪得A股年內新股“漲幅王”的稱號,但若以上市首日的最高價計算,投資者中一簽強邦新材股票高達11.77萬元的浮盈并非最高。
據雷達財經統計,年內中一簽首日浮盈最多的新股為長聯科技,在最高點賣出可賺取19.34萬元,而諾瓦星云中一簽最多也可賺取14.59萬元。
然而,因“炒新”而被哄抬起來的股價顯然很難持續。雷達財經注意到,上市后的第三個交易日,長聯科技的股價遭遇重創。10月9日,長聯科技的股價跌至255元/股,較前一日近乎腰斬。此后,長聯科技的股價又連續多日出現下滑,一度跌至10月11日收盤的136元/股。
而相比長聯科技,強邦新材“巔峰體驗卡”的有效期則顯得更加短暫。10月14日,強邦新材上市后的第二個交易日,其股價大跌38.23%。10月15日,強邦新材的股價繼續下挫,截至當天收盤,其股價已跌至百元以下,報收96.73元/股,最新市值為154.77億元。
或是也意識到了新股炒作的風險,上市第一天,強邦新材發布了《上市首日風險提示公告》,鄭重提請投資者注意:投資者應充分了解股票市場及本公司披露的風險因素,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在新股上市初期切忌盲目跟風“炒新”,應當審慎決策、理性投資。
強邦新材還在公告中強調,公司近期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目前不存在未披露重大事項;經查詢,公司、實際控制人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公司近期不存在重大對外投資、資產收購、出售計劃或其他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公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按招股說明書披露的計劃實施,未發生重大變化。
強邦新材后續又將迎來怎樣的發展?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