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準IPO”半導體公司,康佳進一步完善產業化布局
國貨家電擁抱半導體“小巨人”。
作者丨瀚星??來源丨?雪豹財經社
12月30日,深康佳A發布公告稱,籌劃發行股份購買宏晶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宏晶微電子”)控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與此同時,深康佳A將自當日開市起停牌。
過去一年,深康佳A股價累計上漲超過20%,并一度觸及近幾年新高的7.74元/股。推動股價上漲的核心原因之一,是近年來公司向半導體領域的戰略轉型。
作為家電行業巨頭之一,康佳在2023年確立了“一軸兩輪三驅動”的集團戰略,將發展重心聚焦到消費電子和半導體兩大主業。
此次收購宏晶微電子,既是對半導體產業的前瞻布局,也是為了加強兩家公司主營業務的協同效應。
收購半導體“小巨人”
提起康佳集團,大多數人可能還停留在一家明星家電企業這一印象中,但事實上,半導體業務目前已經成為康佳三大支柱業務之一。因此,此次收購并不是一次跨界合作,而是對康佳現有主營業務的一次補強。
標的公司宏晶微電子成立于2009年8月31日,主營業務為芯片研發、設計和銷售,總部位于安徽合肥,于北京、西安、成都、美國硅谷設立研發中心,并在深圳設立產品及技術推廣中心。
宏晶微電子官網顯示,目前公司團隊骨干有近20年芯片開發、產品研制、項目實施經驗,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500余項,承擔多個國家重大科研項目。
在應用層面,宏晶微電子研發的芯片主要聚焦于音視頻采集、傳輸、處理能技術方向。它的芯片產品可被應用于新型平板、高鐵、醫療、智能制造,以及近兩年熱度較高的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宏晶微電子旗下擁有40余款芯片產品,并且提供包括醫療內窺鏡、無人機航拍、視頻采集在內的7大應用方案。
資本市場上,宏晶微電子曾一度接近在科創板掛牌上市。
2015年4月1日,宏晶微電子的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掛牌并公開轉讓,2019年1月9日終止掛牌。隨后在2023年報備科創板IPO,但后因政策調整未能成功上市。
據天眼查,宏晶微電子成立至今累計完成過9輪融資,投資者包括合肥高新創業投資、安元基金、興橙資本、國元金控合肥高新集團、安益資本等。
作為一家“準IPO”的半導體企業,宏晶微電子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還在2022年8月被公示為安徽省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深康佳A公告顯示,預計在不超過10個交易日的時間內披露本次交易方案,即2025年1月14日前。若公司未能在上述期限內召開董事局會議審議并披露交易方案,公司股票最晚將于2025年1月14日開市起復牌并終止籌劃相關事項,并承諾自披露相關公告之日起至少1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此外,根據國家的相關鼓勵政策,此次收購并不構成重組上市。
一次產業協同
在康佳集團的“一軸兩輪三驅動”戰略中,半導體是驅動集團向前發展的兩個輪子之一,由此可見本次收購是雙方從資本、業務和技術層面進行考量的結果,符合康佳的發展戰略。
具體到業務協同層面。當前,康佳的半導體業務主要聚焦在存儲和光電等領域。
集團旗下的重慶康佳光電在Mini/Micro LED等半導體技術領域處于行業前沿地位。此外,通過自2018年至今7年的半導體領域深耕,康佳已經形成了半導體存儲的“設計+封測+渠道”的完整產業鏈條。在半導體產業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實力和供應鏈優勢。
與之相對,宏晶微電子強于設計和研發,其設計生產的多媒體芯片有望成為康佳消費電子業務的供應商,其研發能力和專利技術還能幫助提高康佳半導體產業的技術水平。
2024年第四季度,在A股上升的行情中,半導體概念相關個股表現突出,引發了一股A股半導體熱潮。半導體行業升溫,也為相關企業帶來的更高的估值,其中作為半導體概念股的深康佳A也迎來一波持續上漲的行情。
364只A股半導體產業概念股近120日漲幅TOP 10
與此同時,國家出臺了多項鼓勵政策,鼓勵上市公司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進行并購重組,鼓勵上市公司加強產業整合,以提升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
康佳股價上漲的背后,既有政策鼓勵的因素,也體現了其半導體業務的發展受到了市場的肯定,此次收購宏晶微電子,將會進一步強化康佳的半導體產業能力。
信達證券研報觀點認為,目前康佳的主營業務增長穩健,半導體業務仍處在產業化的布局階段,隨著半導體產業化加速,后續將會為康佳集團的盈利能力改善助力。
國貨家電擁抱半導體“小巨人”,將會碰撞出更多可能性,并為康佳集團的估值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