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空調殺手”沖刺港交所,與格力是冤家
在當前越來越卷的空調行業,奧克斯如何在保持自身優勢的同時,積極應對市場競爭,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估值,將是奧克斯在上市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來源丨財通社
財通社消息,奧克斯,這個曾以“低價殺手”在空調江湖聲名鵲起的品牌,如今正全力沖刺港交所。
1月15日,奧克斯電氣有限公司(簡稱“奧克斯”)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擬于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若上市成功,這將是繼三星醫療、奧克斯國際之后,創始人鄭堅江旗下的第三家上市公司,其商業版圖將再次擴大。
?回顧奧克斯的發展歷程,堪稱一部傳奇。1987年,25歲的鄭堅江承包了一家鄉辦鐘表零件廠,用12年將其打造成年銷售收入達30多億元的大企業。1994年,鄭堅江進軍空調領域,引進國外技術和設備,開啟奧克斯空調的生產之路。憑借低價策略,奧克斯在空調行業迅速崛起,從三、四線品牌跨入第二陣營頭部,成為國內空調行業的有力競爭者。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3年,按銷量計算,奧克斯是全球第五大空調提供商,其空調業務覆蓋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空調品牌之一。
財務數據顯示,奧克斯2022年至2023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95.28億元、248.3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42億元、24.87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42.78億元,同比增長15.4%;歸母凈利潤27.16億元,同比增長17.8%。
雖然奧克斯的業績增長不錯,但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早在2016年,奧克斯就啟動了上市計劃,先是到新三板掛牌,但很快于2017年摘牌。此后,奧克斯將空調業務整合到寧波奧克斯電氣,并籌劃A股上市,接受東方證券的上市輔導。2023年6月,東方證券的上市輔導完成,但奧克斯最終選擇放棄A股上市,轉而沖刺港交所。
奧克斯在招股書中表示,港股上市有利于公司業務發展戰略,因此將資源集中在港股上市事項。此次IPO,奧克斯擬將募集資金用于全球研發,升級智能制造體系及供應鏈管理,加強銷售和經銷渠道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空調領域,如同當下的小米與格力電器,奧克斯與格力也曾有著多年的江湖恩怨。奧克斯的低價策略曾讓格力等行業寡頭極為頭痛,雙方圍繞專利展開過激烈交鋒,一度成為全網熱點。
例如,2017年格力電器訴奧克斯侵權,最終法院判決奧克斯賠償格力電器4000萬元。奧克斯隨后購買東芝空調壓縮機專利反訴格力,但五年后被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駁回。2019年618大促期間,雙方又爆發口水戰,格力電器舉報奧克斯生產銷售不合格空調產品,奧克斯回應稱舉報不實,系不正當競爭行為。
如今,奧克斯面臨的競爭格局已發生變化。美的和格力等寡頭,其影響力在奧克斯的發展歷程中逐漸被新的競爭對手所稀釋。小米的加入,不僅改變了空調市場的競爭格局,也對奧克斯的市場地位構成了直接威脅。
小米的空調產品以智能化、高性價比為賣點,與奧克斯的市場定位存在一定的重疊。在智能空調領域,小米的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速度較快,其產品在年輕消費者群體中具有較高的認可度。此外,小米的全渠道銷售模式和強大的線上營銷能力,也使其在市場推廣和產品銷售方面更具優勢。相比之下,奧克斯雖然在智能空調領域也有所布局,但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推廣方面相對滯后,面臨著被小米擠壓市場份額的風險。
盡管奧克斯在招股書中強調其以質量為基石,以創新為靈魂,致力于成為世界領先的家電品牌,但在小米等新興品牌的沖擊下,奧克斯的市場地位和盈利能力的穩定性面臨挑戰。如果奧克斯不能有效應對小米等競爭對手的挑戰,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其上市估值可能會受到市場的質疑。
在當前越來越卷的空調行業,奧克斯如何在保持自身優勢的同時,積極應對市場競爭,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估值,將是奧克斯在上市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