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控2億打工人,招聘老大哥“重生”之赴港上市
接二連三的信息泄露,也暴露在線招聘模式的弊端,如何解決求職者的信任危機,已成為行業共同的挑戰。
來源丨財通社??作者丨王鑫
超2億打工人使用的求職平臺,要上演資本市場復活記了?
據市場消息,前程無憂被爆最快今年上半年赴港上市,公司目前暫無公開回應。
有過海投經歷的打工人,應該都被前程無憂、智聯招聘、BOSS直聘等硬控過。
作為國內的招聘老大哥,前程無憂旗下擁有前程無憂51job、應屆生求職兩個求職平臺,累計用戶群體超2億。
公司成立于1998年,2004年登陸納斯達克,曾是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2022年以約43億美元的估值完成私有化退市。
早在2020年7月,前程無憂CEO甄榮輝就公開透露公司正考慮回歸國內上市,這背后主要是估值問題。
前程無憂在早些年吃盡國內求職紅利,業績步步高升,2018年創下12.44億元的歷史最好凈利潤水平。
同年,其股價也被推到了114.62美元的歷史最高位,相較14美元發行價漲超7倍。
但隨著用戶增長放緩,前程無憂的業績開始倒退。公司提交的最后一份財報顯示,2021年公司營收44.2億元有所增長,但是凈利潤只有6.09億元,相較2018年腰斬。
增收不增利背后,市場、銷售和管理費用高達21.92億元,成為吞噬凈利潤的“黑洞”。
與此同時,隨著國際貿易環境巨變,中概股在美遭遇巨大的監管壓力,紛紛跌成了“中丐股”。
2021年,前程無憂股價已相較2018年高點跌去了大半,公司市值僅剩約33億美元,相比上市后不久市值就達到150億美元的BOSS直聘,著實有些尷尬。
最終,于2022年上半年,以DCP Capital(德弘資本)、Ocean Link(鷗翎投資)和甄榮輝牽頭的財團以每股61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公司的私有化,對應收購市值約43億美元。
前程無憂也由此成為繼智聯招聘后第二家從美股私有化退市的招聘平臺公司。
截至退市當年,從營收和利潤規模來看,前程無憂依舊是國內“求職一哥”,但是已頹勢盡現。
前程無憂主要收入來自B端,涉及培訓、測評與人事外包等。
然而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使用前程無憂在線招聘服務的雇主數量分別為519257名、485008名、422458名、360755名,呈逐年下降趨勢。
而以此相反,作為后浪代表的BOSS直聘憑借算法分發、老板直聊、移動化界面優勢,近年高速增長,2023年營收高達59.52億元,大有后來居上的趨勢。
根據BOSS直聘去年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其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達到5460萬,已經超過智聯招聘、前程無憂和獵聘三家之和。
營銷費用驟增背后,無疑反映了前程無憂作為行業老大哥的焦慮。
前程無憂通過赴港上市,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或有望加速轉型來應對后浪們激烈的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招聘網站成為簡歷泄露與侵犯用戶信息的重災區,這一點,前程無憂也不可避免。
2018年6月澎湃新聞報道,前程無憂用戶信息在暗網上被公開銷售。2020年11月新京報報道前程無憂有十萬簡歷被泄露。2021年央視3·15晚會曝光前程無憂簡歷泄露,簡歷和用戶隱私流向黑市......
接二連三的信息泄露,也暴露在線招聘模式的弊端,如何解決求職者的信任危機,已成為行業共同的挑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