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在人形機器人上“爆賺”20億!
憑借人形機器人概念爆發(fā),二級市場上相關股票也迎來了一波大漲。作為國內3D視覺感知技術龍頭,深度綁定英偉達、微軟等巨頭的奧比中光股價短短五個月便暴漲超220%,這也讓其背后的螞蟻集團賺得盆滿缽滿。
來源|環(huán)球老虎財經
宇樹科技熱度持續(xù)的發(fā)酵,進一步帶火了人形機器人概念,奧比中光便是這波行情的受益者之一。
截至2月20日收盤,奧比中光69.7元/股,漲幅為2.35%,這也意味著自9月24日至今,奧比中光的股價已經暴漲了220%,這自然令公司的一眾投資者大賺了一筆,其中就包括了螞蟻集團。
梳理公告內容可以發(fā)現,早在2018年螞蟻集團便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云鑫創(chuàng)業(yè)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云鑫”)布局奧比中光,雖然去年上海云鑫曾表示,公司將減持部分奧比中光的股份,但截至2025年2月7日,上海云鑫的減持力度并不大,若以最新的持股比例計算,螞蟻集團已經通過上海云鑫斬獲了20億的浮盈。
5個月暴漲220%
市場對人形機器人的期待,“點燃”了奧比中光的股價。
從2024年9月24日開始計算,截至2025年2月20日,奧比中光通過這波人形機器人的熱潮,令公司股價大漲223.7%,公司最新市值也成功來到278.8億。
公開資料顯示,奧比中光的主營業(yè)務是3D視覺感知產品的設計、研發(fā)、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包括3D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和工業(yè)級應用設備。
具體來看,奧比中光作為國內少數實現3D視覺感知全棧技術自主可控的企業(yè),其激光雷達芯片于2024年完成客戶送樣,并在機器人視覺傳感器領域成功替代英特爾Realsense產品,技術壁壘顯著提升市場競爭力。
戰(zhàn)略合作方面,與英偉達的深度綁定使其卡位人形機器人“視覺+AI”核心賽道,同時與微軟合作的ToF技術產品線全球商業(yè)化加速落地,進一步拓展了應用場景。
除了公司自身基礎較為扎實外,奧比中光的此輪暴漲也離不開被人形機器人概念“烘熱”的市場。
2025年1月初,特斯拉CEO馬斯克聲稱,2025年特斯拉計劃生產幾千臺人形機器人,2026年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產量將增加10倍,即生產5萬到10萬臺人形機器人;2027年,特斯拉將再加產十倍,人形機器人有望在2027年迎來幾十萬至百萬級別的大規(guī)模量產,這也進一步增加了外界對于人形機器人放量的樂觀態(tài)度。
政策層面,1月14日,北京政府工作報告出爐,提出要重點培育人形機器人等20個未來產業(yè),并宣布將于今年舉辦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此外,工信部《人形機器人創(chuàng)新發(fā)展指導意見》明確2025年建立創(chuàng)新體系的目標,北京、廣東等十余省份將人形機器人列為未來產業(yè)核心,如廣東提出打造“國家新型工業(yè)化示范區(qū)”,深圳計劃培育具身智能機器人等千億級增長點。
隨著特斯拉、宇樹科技等企業(yè)展示人形機器人突破性進展,疊加螞蟻集團布局具身智能領域,奧比中光作為中國服務機器人3D視覺傳感器市占率超70%的龍頭企業(yè),自然成為了資金重點配置標的。
天風證券也在研報中表示,3D視覺感知技術作為真實重現3D物理世界和各類型機器人“感知-決策-執(zhí)行”鏈路中的重要一環(huán),有望持續(xù)受益于各類AI端側硬件及AI應用場景發(fā)展的浪潮。公司是國內機器人視覺傳感器領域少數可對標英特爾Realsense的公司,深度綁定英偉達有望卡位人形機器人“眼睛+大腦”兩大智能化黃金賽道。
爆賺20億的螞蟻
奧比中光的暴漲讓其背后的螞蟻集團收獲頗豐。
早在2018年,螞蟻集團便通過上海云鑫與奧比中光建立了深度的資本與戰(zhàn)略合作關系。彼時,云鑫通過多輪投資成為奧比中光的重要股東。
具體來看,據奧比中光招股書,2018年5月,奧比中光新增712.73萬元注冊資本由上海云鑫以7.3億元的對價全部認購。
2020年5月,上海云鑫又從奧比中光數位股東手中共出資3.5億元受讓奧比中光244.09萬元注冊資本。同時,上海云鑫向奧比中光增資3.5億元,其中212.04萬元計入注冊資本。至此,上海云鑫共出資14.3億元,獲得奧比中光1168.86萬元出資額,占比14.84%。
此后,在經歷奧比中光轉股及發(fā)行上市后,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上海云鑫持有奧比中光4882.21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2.21%,2023年7月這部分股份解禁。
2024年11月,奧比中光公告上海云鑫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及/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2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根據同花順數據,2月7日,上海云鑫減持了82.2萬股奧比中光股票,仍剩下4800萬股未減持。
若以這一數字計算,目前上海云鑫持有的奧比中光股份的市值為33.46億,這意味著,即便不考慮此前套現所得,其浮盈仍近20億。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云鑫投資的這些上市公司,不少與螞蟻集團有合作,奧比中光也不例外。2017年開始,螞蟻集團邊和奧比中光開始了合作。彼時,奧比中光為支付寶提供3D視覺感知技術支持,共同推動刷臉支付應用落地,并于2018年合資成立螞里奧技術公司,專注于支付場景的定制化研發(fā)。盡管2020年云鑫退出螞里奧股權,但奧比中光仍持續(xù)為支付寶生態(tài)提供服務。
對于上海云鑫來說,這筆投資不僅帶來財務回報,更通過技術協同強化了螞蟻在智能終端領域的布局,而奧比中光也借助支付寶場景實現技術商業(yè)化,成為全球少數具備3D傳感芯片量產能力的企業(yè)。
仍陷虧損泥潭
螞蟻集團選擇與奧比中光合作,離不開公司創(chuàng)始人黃源浩的布局。
2002年北大力學本科畢業(yè)后的黃源浩選擇赴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攻讀碩博,并在麻省理工學院等7個頂尖實驗室完成光學測量領域博士后研究。
然而在麻省理工從事科研工作期間,美國一位博士后研究員的年薪,在50萬美元左右,而黃源浩因為是中國人,卻只能拿到30萬美元的報酬。遭遇薪資歧視后,黃源浩憤而回國,于深圳創(chuàng)立奧比中光,初期聚焦工業(yè)級3D傳感但遇挫,后轉向消費級市場。
在黃源浩的帶領下,2015年奧比中光突破性研發(fā)出首款國產3D深度引擎芯片MX400并量產攝像頭,成為全球第四家掌握深度計算芯片量產能力的廠商,打破蘋果、英特爾壟斷,2022年公司成功登陸科創(chuàng)板。
然而,上市成功并未能改變奧比中光的虧損現狀。2019年至2023年,奧比中光凈利潤分別虧損5.16億元、6.15億元、3.11億元、2.9億元、2.76億元,合計超20億元。
即便2024年,奧比中光的虧損明顯收窄,但是仍未實現盈利。根據奧比中光2024年業(yè)績預告數據,預計2024年度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約5.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2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55.55%;同期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約6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虧損21588.48萬元左右,同比減少虧損約78.25%
根據業(yè)績預告內容,向上的業(yè)績表現,主要得益于公司的“技術創(chuàng)新投入-商業(yè)成果轉化”戰(zhàn)略如規(guī)劃持續(xù)落地,整體收入規(guī)模和盈利能力的逐季度改善趨勢愈發(fā)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奧比中光公告中還強調了公司對于研發(fā)的重視。事實也確實如此,2019年至2023年,公司研發(fā)費用分別為3.7億元、2.86億元、3.88億元、3.81億元、3.01億元。然而在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fā)投入卻同比下降35.48%,僅為1.53億,這或對公司未來的業(yè)績造成一定影響。
即便奧比中光遲遲未能實現盈利,但黃源浩并未減少相關布局投入。2024年1月4日,公司曾發(fā)布公告表示,將投資建設“3D視覺感知產業(yè)智能制造基地建設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不少于10億元人民幣,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含購地款)不少于5億元人民幣(最終投資金額以項目建設實際投入為準)。
目前來看,隨著人形機器人熱度不斷發(fā)酵,黃源浩也將迎來破局良機。
責任編輯丨李明慶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fā)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fā)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