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大動作!采取極限措施
昔日龍頭房企,傳來最新消息。
文/樂居財經 作者/王敏
4月7日,碧桂園集團召開月度管理會議,集團董事會主席楊惠妍表示,直面變化與挑戰,在變化中不斷前行。
與前幾次月度管理會議對比,不變的是“保交房仍是當前公司發展面臨的首要任務”,
楊惠妍表示,保交房是當前公司發展面臨的首要任務。盡管面臨嚴峻挑戰,
碧桂園仍積極承擔企業責任,全力以赴保交房。
同時,她認為,當前保交房面臨的問題比較復雜,各區域要進一步采取極限措施,推行分類管理和額度控制,并建立多樣化的動態機制,強化計劃運營管理體系,嚴格執行銷售管控,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業內人士稱,本次會議最大不同點——管理策略從漸進改良轉向極限施壓,與過往會議形成鮮明對比。
此外,會上,楊惠妍還表示,當前公司獲得了政府、供應商及債權人等多方面的充分理解和支持。盡管當前依舊面臨諸多困難,但情況正朝著比之前更有利的方向前進,一切都在向好的態勢發展。
據了解,碧桂園債務重組工作也在有序推進。碧桂園積極主動與各利益相關方溝通,探討包括境外債務的整體重組、債務期限的合理延長以及融資成本的適度降低等多種主動債務管理舉措。目前,公司正在與債權人進行重組方案細節的磋商,并爭取相關債權人的支持。
4月7日消息,碧桂園旗下至少8只境內債券調整兌付方案的議案已獲債權人通過,涉及H16碧園5、H19碧地3、H20碧地3、H20碧地4、H1碧地01、H1碧地02、H1碧地03、H1碧地04等,本金額為124.17億元。
這是碧桂園此前宣布,8只境內債停牌的后續動作。
此前,于3月14日,碧桂園旗下碧桂園地產及騰越建筑就公告稱,因擬于近期與投資者協商新的償付方案,“H19碧地3、H20碧地3、H20碧地4、H1碧地01、H1碧地02、H1碧地03、H1碧地04、H16騰越2”將自2025年3月17日開市起停牌。
更早之前,于1月9日,碧桂園宣布了其境外重組提案的關鍵條款,標志著公司境外債務重組取得重要進展。
知情人士稱,完成境外重組后,該部分債務將進入新的協議安排,可視為化解了針對控股公司境外債務的違約風險。此外,待完成境外債務重組,公司有望確認數百億大額重組收益,凈資產將逐步大幅增加。
2025年以來,房企在債務重組及企業重整方面不斷有新消息傳來,包括碧桂園、融創、龍光、遠洋等房企均有所進展。
分析人士認為,面臨階段性困境的房企通過債務重組減輕債務壓力,不僅有助于改善企業的基本財務狀況,同時也釋放出更多資源用于保障房屋按時交付,使房企能夠更專注于提高工程質量和加快交房進度,從而增強購房者的信心。
克而瑞地產研究則指出,近期一系列的政策利好,讓房企和債權人看到了行業的更多希望,有利于推動房企債務重組和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而在3月末,處于債務重組中的碧桂園披露了2024年業績。
根據公告,2024年,集團實現總收入約為2528億元,同比減少約37%;集團實現凈損失約為351億元,同比收窄82.53%。
碧桂園表示,保交房仍是公司的第一要務。
2024年內,集團及其合資企業和聯營公司累計完成交付房屋超38萬套,累計交付面積約4608萬平方米,涉及到31省242個城市。
近三年來,碧桂園已累計交付房屋約170萬套,交付量在第三方榜單上持續領先。
總體來看,公司凈資產仍保持為正,且2024年實現大幅減虧,凈損失額同比2023年大幅收窄82.5%,且利潤數據初現筑底跡象。
業內人士認為,碧桂園無論從團隊、管理、資產狀況,還是家族支持及企業文化等各方面來看,公司發展的內在動力仍然較強,尤其是核心管理團隊的穩定性和高效的執行力是其重要支撐。碧桂園目前雖遭受暫時性的財務困難,但仍在積極履行企業責任,經歷調整后極有可能重振旗鼓。
楊惠妍曾明確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重點工作以保交房為主,下半年保交房和保主體并重,為2026年進入正常經營狀態做好準備。
“盡管當前依舊面臨諸多困難,但情況正朝著比之前更有利的方向前進,一切都在向好的態勢發展。”在此次4月管理會議楊惠妍稱。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