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董事長年薪漲了84倍!去年凈利卻大降3成
近日,有媒體發現貝殼高管薪酬飆升,與下跌的業績形成兩極分化。
作者?| 劉一??編輯?| 張愷翀? 來源|易簡財經
小編查詢發現:董事長薪酬漲了84倍,但公司業績、股價都不樂觀!
高管薪酬大漲
Choice數據顯示,貝殼集團董事長兼CEO彭永東2021年年薪847.8萬元,2022年升至4.75億元,2023年漲到7.13?億元。
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單一剛,2021年薪酬為685.3萬元,2022年達3.55億元,2023年5.29億元。
這么一算,彭永東三年薪酬漲了84倍,單一剛漲了77倍。
面對外界質疑,貝殼解釋高管收入主要來自股權激勵。
2023年,彭永東的股份結算金額約7.01億元,薪資、花紅等有1200萬元,單一剛股權結算金額5.25億元,薪資等有385萬元。
來源:Choice金融終端
但投資者并不買賬。他們質問:
“這些高管是真敢給自己開工資呀!公司一年才賺多少錢,發7億。”
“當普通中介經紀人還在為開單發愁,連點外賣都要精打細算的時候,貝殼的幾位高管卻每人年薪輕松過億、連漲三年。”
業績承壓
高管薪酬大漲,但貝殼近幾年業績陷入波動。
自2017年,貝殼的營收穩步增長,在2021年達到807.5億元。但其隨即又陷入大跌,2022年營收僅606億元,直到2024年漲至934億元。
歸母凈利潤上,貝殼2021年、2022年還陷入虧損,合計虧掉19億元。2023年突然大爆發,賺了58.8億元,2024年卻難以維持,大跌31%為40.7億元。
看看貝殼的凈利潤走勢,就像過山車一樣刺激。
來源:雪球
其增收不增利,主要由于收入結構變動帶來毛利率下降。
貝殼的收入來源依靠存量房業務、新房業務、家裝家居業務、房屋租賃服務以及新興業務。
2024年,貝殼貢獻利潤率較高的存量房業務在收入中的占比下降,貢獻利潤同比少10億元。同期,其靠家裝家居業務同比增長的14億元、房屋租賃服務扭虧為盈抵消了部分下滑。
其去年的經營成本大幅增加,營業成本從2023年的560億元,上升25.8%增至705億元,傭金、薪酬、家具成本都在漲,運營費用也增長13.3%至192億元。
一直以來,房產中介提高收入,比較依賴提傭、堆人等方式。而貝殼去年底的經紀人數量將近50萬名,同比增長16.9%。
2021年成轉折點
在高管薪酬逐漸上漲,公司業績走向不穩定的2021年,是貝殼發展的轉折點。
當時,公司創始人左暉因肺癌突然離世,年僅50歲。有人曾經說過:“沒有了左暉,貝殼失去了主心骨。”
同時,房地產行業進入“史上最嚴監管時代”,在“房住不炒”的推動下,打壓了二手房市場熱情。貝殼作為房地產中介平臺,受到嚴重波及。
之后,新CEO彭永東上任,一年裁員3次,關掉超1800家門店,中高層離職消息滿天飛,公司一時陷入動蕩之中。?
而在貝殼交出不盡人意的財報后,資本市場的信心也遭到打擊,疊加彼時中概股板塊面臨的壓力,貝殼股價下滑明顯。
僅2021年,貝殼的股價便從58美元,降至19美元,此后一蹶不振。截至4月15日,貝殼報收19.3美元/股,市值約232.1億美元。
2022年,貝殼通過雙重上市登陸港股市場,在資本市場挽回顏面。其港股自上市以來漲幅超過70%,截至今日市值1794億港元。
但不樂觀的業績影響還在繼續,自2024財報發布以來,其港股股價下跌超21%。?
結語
對于貝殼接下來的表現,機構的態度并不樂觀。
花旗指出,貝殼去年第四季財報未達市場預期,2025年首季指引亦保守,預期今年首季財報同樣會令人失望。
其將貝殼今明兩年盈利預測下調14%至16%,美股目標價從28.08美元下調至25.8美元。
在這樣的情況下,貝殼的高管未來還會繼續“加薪”嘛?
參考:
藍鯊消費《凈利下滑31%,貝殼CEO年薪卻超7億,這是誰的“血汗錢”?》
鋅財經《左暉離開一年,貝殼裁員三次》
讀創財經《去年營收增長利潤卻“開倒車” 貝殼陷盈利困境 股價持續大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