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奈科技:單壁碳管量產在即,有望迎來業績+估值雙提升
天奈科技:單壁碳管量產在即,有望迎來業績+估值雙提升
固態電池憑借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兩大核心競爭優勢,成為下一代鋰電池技術的重點發展方向,伴隨國家政策層面的扶持以及產業鏈配套技術工藝的發展,即將迎來爆發階段。
消息面上,近日,長安汽車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正在加快推進下一代電池開發,預計2026年實現固態電池裝車驗證,2027年推進全固態電池逐步量產,能量密度達400Wh/kg。今年以來,多家車企包括傳統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比亞迪,也宣布加入固態電池量產布局。太藍新能源也提出了固態電池推進時間表,2026年將開啟全固態電池小批量生產工作,2027年將實現全固態電池規模量產。
伴隨固態的加速落地,碳納米管導電劑也有望迎來全新機遇。固態電池受限于其材料特性,對碳納米管導電劑有著強烈需求,特別是其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等特性,可以顯著降低電池內阻,適配固態電池對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充放電的需求。同時,碳納米管可以很好解決硅基負極體積膨脹問題,特別是單壁碳納米管,因其相較多壁碳納米管具有更小的管徑、更好的石墨化程度等特性,在正負極材料中可以更有效的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放電功率及安全性等。
目前,全球范圍內來看,僅有國內企業天奈科技及俄羅斯企業OCSiAl可實現單壁碳納米管規模化供應,存在較高的行業壁壘。據悉,天奈科技單壁碳納米管量產技術已經過中試階段的扎實驗證與優化,下游客戶開發成效顯著,2024年四季度公司已獲百噸級漿料訂單。此外,公司規劃的“年產450噸單壁碳納米管項目”,計劃分三期建設,目前一期年產150噸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預計將于2025年四季度陸續投產。
作為最早將碳納米管以漿料形式導入鋰電池的企業,天奈科技目前在碳納米管導電劑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以出貨量來看,公司2021年至2023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3.4%、40.3%和46.7%,始終穩居市場第一。憑借高代產品性能?優勢,天奈科技已經向市場多家知名固態電池廠家供貨,如清陶、衛藍、太藍等,目前公司在固態電池領域CNT供貨量占據市場絕大部分份額。
根據公司2024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4.49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3.22%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2.35億元,同比增加12.39%,收入毛利雙雙回升,業績回歸正增軌道。出貨量方面,機構預計全年出貨量在8.5萬噸,相較于2023年出貨量同比增長超50%,展現出較大的回彈韌性。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發布了報告《2024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半固態電池2024年出貨量猛增至7GWh,全固態電池出貨量有望在2028年達到1GWh級別。GGII預計,2030年半固態電池出貨量有望超過65GWh,2035年甚至達到300GWh。
伴隨固態裝車的節奏加快,產業鏈各環節龍頭有望受益。同時,疊加2025年第四代產品及單壁碳納米管產能落地,天奈科技有望從“細分龍頭”進階為“全球標桿”。
來源/信陽日報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