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今年第三大IPO!賣房子的確不如賣醬油
6月11日,海天味業正式開啟招股,預計于6月19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作者?| 劉一??編輯?| 張愷翀
此次IPO備受資金追捧,再度呼應“賣房子干不過賣醬油”的說法。
基石投資者,群星閃耀
根據發售方案,海天味業招股最高發售價定為每股36.3港元,將發行2.63億股H股。
據此計算,招股最高募資約為95.5億港元。Wind顯示,海天味業是今年港股募資第三大的IPO,僅次于寧德時代和恒瑞醫藥。
參與認購的基石投資者可謂“群星閃耀”,包括高瓴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瑞銀資管、加拿大皇家銀行、中信產業基金、紅杉、博裕等8家著名機構,認購金額近47億港元。
此次IPO成為2023年以來,繼寧德時代、美的集團港股IPO后,基石投資者認購規模第三大的港股IPO。
同時,面向散戶部分已吸引超過1000億港元(127億美元)的孖展認購。
有國際投行分析師評價:“這可能是今年港股市場最優質的消費類IPO。”
這家源自佛山古醬園的中華老字號,向來被市場譽為“優等生”。2014年A股上市至今,營收自98億元增長至269億元,增幅達174%。
此次赴港上市,海天味業表示,是為進一步推進全球化戰略,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和綜合競爭力。
海天味業曾表示,一直以來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銷售。但財報中,并未披露海外市場相關的數據。
海天味業董事兼總裁管江華回應,現階段海外營收占比較低,主要通過海外經銷商銷售。
中國食品行業研究員朱丹蓬認為,“A+H”對于海天味業未來國際化布局是有好處的,因為國內市場已經非常“內卷”,所以如何提前布局海外市場,是每個企業打破天花板或者尋求新增長點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渠道以及契機。
“賣房子干不過賣醬油的”
作為中國調味品行業的絕對龍頭,在A股市場上,海天味業曾以最高7000億的市值,被市場冠以“醬油茅”的稱號。
而且,因其市值大漲超越萬科, 還傳出了“賣房干不過賣醬油”的說法。
時間回到2019年9月2日,海天味業的總市值超越3000億元,達到3078.96億元。同日萬科市值2926.12億元,首次被海天超過。
對此,郁亮說:“有人說賣房子的不如賣醬油的,其實我是服氣的,甚至我樂意見到這樣的結果。”
郁亮還表示,海天醬油讓萬科看到了希望,因為任何業務只要滿足老百姓的需求,成為他們的首選,就是增值價值,這讓萬科看到了希望。“醬油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要我們在行業做到領先,做到數一數二,市場就會給一個公平合理的定價。”
時隔近6年,海天味業和萬科的市值都出現大幅回落,差距也更加明顯。
截至6月12日,海天味業A股市值較2019年已縮水25%,為2296億元;萬科市值縮水73%,僅剩776.69億元。
這么一看,賣房真的干不過賣醬油的。
賣房為什么干不過賣醬油的?
海天味業所在的調味品行業屬于高頻剛需消費,具備抗周期屬性,需求受經濟波動影響小。
其商業模式以輕資產、高現金流為核心,通過“先款后貨”模式占用上下游資金120天,形成現金池效應,賬上資金相對充足穩定,安全性更高。
而且,海天味業產品多樣,擁有醬油、蠔油、調味醬等1400余個產品SKU,其中7個單品年銷超10億元,為行業“10億級單品”單品數量之最,形成多增長引擎。
但萬科所在的房地產行業則有所不同,房地產開發周期長、資金投入大,高杠桿運營使得房企背負了巨額債務。
一旦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如銷售不暢、融資渠道受阻等,資金回籠速度減慢,就容易導致資金鏈緊張甚至斷裂,出現債務違約風險,陷入生存風險。
對投資者而言,相對于萬科這種具備高杠桿和資金沉淀風險的生意,恐怕更愿為海天味業的“一本萬利”買單,“抗周期、高復購、輕資產”堪稱完美生意模型。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