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車售票員玩陰極銅IPO,袁榮聘請24歲女人力資源專家
初中剛畢業,袁榮就進入了社會。
文|瑞財經 作者|楊宏彬
他賣過客車票,搞過貨運。但在21歲那年,他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家公司的副總經理。
這家名為鼎世祥的公司位于昆明,成立于2005年3月,由陳紅偉控制,股東包括侯華、何劍平等人。該公司成立4個月后,袁榮加入任副總。
但僅過了兩年,鼎世祥便注銷了。之后袁榮又加入了同在昆明的錦澤商貿,擔任業務部總經理。錦澤商貿的實控人為劉錦松,而還有兩名股東剛好又是侯華、何劍平。錦澤商貿于2012年8月也注銷了。
錦澤商貿注銷前,袁榮就已經離開了,他創辦了金潯股份,最早從事有色金屬貿易。現如今,金潯股份已是新三板的掛牌公司,并正在向港交所發起沖刺。
在新三板掛牌后,金潯股份在非洲的銅精礦浮選廠投產,公司的業務重心轉變為陰極銅生產。2024年,金潯股份在剛果(金)的銅冶煉廠增產,公司收入大幅增長。
不過,金潯股份的經營也面臨一些挑戰。公司核心產品陰極銅的毛利率在逐年下滑,而原先的有色金屬貿易業務利潤非常微薄。同時,公司在短期流動性方面存在壓力,而在遞表前還分紅了7000余萬。
實控人曾對賭失敗回購股份,聘請98年人力資源專家
金潯股份成立于2010年1月,初始注冊資本100萬元,由袁榮及王杰華分別持有40%及60%。兩個月后,王杰華將所持股份轉讓予余亞卜,作價60萬元。
2011年3月,余亞卜將所持股份轉讓予袁榮及諶偉軍,其中諶偉軍所持10%的股權是替袁榮代持。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袁榮出資將金潯股份的注冊資本增至2800萬元。完成后,金潯股份由袁榮、諶偉軍分別持有99.64%及0.36%。
緊接著,金潯股份推出員工持股計劃,并解除股份代持。諶偉軍將所持股份轉讓予員工持股平臺合勵投資,袁榮則將4.64%的股權轉讓予合勵投資。
2017年1月,金潯股份于新三板掛牌,申報時,公司股份3000萬元,由袁榮及合勵投資分別持有89%及11%。
2022年12月,金潯股份曾獲得投資。其向創合鑫材增發735.31萬股股份,作價5000萬元。完成后創合鑫材的持股比例為6.67%。據查,創合鑫材為國投創合旗下的私募基金。
但在2024年7月,袁榮向創合鑫材回購了所有股份,作價5626.97萬元,高于創合鑫材的投資本金,這是袁榮與創合鑫材對賭失敗所致。
創合鑫材投資金潯股份時,要求其?2022年-2024年的扣非歸母凈利潤不得低于1?億元、1.4?億元、2.3?億元,合計不低于4.7億元。若實際凈利潤低于累計承諾凈利潤的90%,或任一年度的實際凈利潤低于該年度承諾凈利潤的60%,袁榮需要回購股份。
2023年,金潯股份的扣非凈利潤為2618.61萬元,已然低于承諾凈利潤的60%。
截止遞表,金潯股份由袁榮、合勵投資及17名新三板股東分別持有91.78%、8.14%、0.08%。袁榮擔任合勵投資的普通合伙人,控制金潯股份8.14%股權。因此,袁榮為金潯股份實控人,控股比例99.92%。
袁榮在金潯股份獨攬大權,擔任執行董事、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他的妹妹袁梅則擔任執行董事兼董事會秘書。另一位執行董事為羊永昌,他還擔任財務總監。
金潯股份的監事會由3人組成,包括嚴磊、朱知明及高暢,分別擔任監事會主席兼監事、僱員代表監事及監事。
其中,高暢是今年5月才被任命為監事。她出生于1998年,2022年2月加入金潯股份,當時年僅24歲的她,被聘請為人力資源專家。在加入金潯股份前,高暢任職于昆明家樂福超市有限公司以及三鑫醫療。
金潯股份的多位高管通過合勵投資持股,包括袁梅、羊永昌、諶偉軍、嚴磊、朱知明。
02
遞表前收入增1.6倍,新客戶貢獻三成收入
金潯股份成立之初的業務為有色金屬產品貿易,2017年起在贊比亞開展本地化銅加工及冶煉業務,2023年將這一業務擴展到了剛果(金)。
截止遞表,金潯股份在贊比亞有兩家銅冶煉廠及一家銅精礦浮選廠,在剛果(金)有一家銅冶煉廠,以及在中國有一家在建的鈷加工廠。
2022年-2024年,金潯股份的收入分別為6.37億元、6.76億元及17.7億元。陰極銅現為金潯股份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各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51.5%、59.9%及69.4%,有色金屬產品貿易則是公司第二大收入來源,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38.7%、38.3%及30.5%。
2024年公司收入大幅增長,是因為剛果(金)銅冶煉廠于2023年8月投產并于2024年增產,使生產陰極銅的收入增加。
2022年及2023年,金潯股份的陰極銅產量分別為5,949.8噸及7,368.1噸,而在果(金)銅冶煉廠增產的2024年,公司陰極銅產量達到20,934.8噸,是2022年的3.5倍,2023年的2.8倍。
金潯股份的陰極銅產銷率是比較高的。2022年-2024年的銷量分別為5,886.4噸、7,384.1噸及19,851.1噸,2023年的銷量甚至超過產量。
分區域來看,2022年及2023年,金潯股份的收入主要來自中國及贊比亞,而2024年公司近半數收入來自剛果(金)。
金潯股份在招股書中提到,于剛果(金)附屬公司持有的冶煉許可證已于2025年4月7日到期,公司已提交續期申請。
五大客戶為金潯股份貢獻的收入不少,2022年-2024年,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79.9%、78.4%及56.9%;最大客戶貢獻的收入占比為44.2%、28.5%及15.0%。
2022年,客戶A為金潯股份第一大客戶,其貢獻的收入達到了2.81億元,而2023年,該客戶的貢獻的收入降至9296萬元,而到2024年,客戶A已經不再是金潯股份的五大客戶。
客戶B是金潯股份2023年及2024年第一大客戶,貢獻收入1.92億元及2.66億元。2024年,金潯股份的五大客戶中,有3名是當年才建立合作,他們合計期內為金潯股份貢獻了5.77億元的收入,占比年內總收入的32.6%。
核心產品毛利率持續下行,其他業務利潤微薄
2022年-2024年,金潯股份的毛利率分別為26.8%、19.3%及20.8%,整體呈下滑趨勢。
分業務看,金潯股份各期內陰極銅毛利率分別為47.3%、30.0%及27.7%,逐年下滑。而公司另外兩項業務銅精礦及有色金屬貿易毛利率較低,銅精礦甚至會出現負毛利率的情況。
各期內,金潯股份銅精礦的毛利率分別為15.5%、-9.4%及-215.5%,有色金屬產品貿易的毛利率分別為2.3%、3.8%及5.5%。
金潯股份的各項費用中,支出最多的是行政費用,各期分別為4420.6萬元、4817.5萬元及8117.3萬元。
2024年,金潯股份行政費用下有多項費用出現較大幅度增長。如保險開支,2022年僅為2.3萬元,2024年達到了316.7萬元;牌照費用2022年64.7萬元,2024年達到了304萬元;銀行收費2022年為254.7萬元,2024年達到了529.7萬元。
借款利息開支也是金潯股份的主要開支之一,各期分別為705萬元、1364.7萬元、2647.2萬元,合計為4716.9萬元。
2022年-2024年,金潯股份均實現盈利,凈利潤分別為8350.4萬元、2914.6萬元及2.02億元。2023年,由于公司毛利率下滑,凈利潤明顯下降,2024年公司的毛利率雖仍不及2022年,但營收規模大幅攀升,導致凈利潤大增。
短債缺口5500萬,遞表前分紅7193.8萬
由于持續盈利,金潯股份的經營現金流持續凈流入,各期分別流入資金2.02億元、4332.9萬元及2.93億元。
各期內,金潯股份的融資現金流也多為凈流入,各期融資現金流凈額分別為5049.6萬元、1.09億元及-3840.6萬元。
金潯股份融資現金流主要流入項為銀行及其他借款,各期流入資金1億元、2.62億元及5.12億元。
2022年末-2024年末,金潯股份的銀行及其他借款分別為8738.9萬元、2.13億元、2.69億元。而至今年4月末,金潯股份的銀行及其他貸款為2.3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金潯股份獲得的由第三方提供的無擔保及無抵押貸款不在少數,各期末分別為602.6萬元、9560.7萬元、1.08億元及7259.5萬元,占比期內借款總額的6.9%、44.84%、40.15%及31.04%。
截至今年4月末,金潯股份的即期借款為1.71億元,同期末公司在手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6億元,存在5500萬元的短債缺口。
除了償還借款外,金潯股份的融資現金流還有一個主要的流出項,支付股息。各期流出資金686.3萬元、441.2萬元、6066.3萬元。
招股書指出,2022年-2024年,金潯股份共進行了4次分紅,現金分紅部分分別為686.3萬元、441.2萬元、551.5萬元及5514.8萬元,合計為7193.8萬元,分紅節點分別為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及2024年6月末。
在這些時間節點,袁榮的直接持股分別為91.19%、85.11%、85.11%及85.11%。因此其直接分得金額分別為6164.84萬元。
附:金潯股份上市發行中介機構清單
獨家保薦人: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申報會計師及獨立審計師: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行業顧問:弗若斯特沙利文(北京)咨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