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五千不要吃的巴奴”IPO了,3年悶聲賺了2個億
從"假羊肉"風波到"天價土豆"爭議。
作者|劉欽文?編輯|武麗娟
“月薪五千不要吃巴奴,哪怕吃個麻辣燙”“火鍋不是服務底層人民”。三個月前,巴奴因為創始人杜中兵的言論剛剛火了一把。
余熱還未消散,6月16日晚間,巴奴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巴奴”)便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主板掛牌上市,中金公司和招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再次將巴奴推向聚光燈下。
《招股書》也揭開了這個"火鍋界愛馬仕"的財富密碼:三年狂賺2個億,人均消費142元遠超海底撈,杜中兵家族牢牢掌控83%股權,上市前還突擊分紅7000萬元。
靠“一盤毛肚”年入20億元
人均142元超海底撈
“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服務不過度,樣樣都講究”這些slogan,表明了巴奴和海底撈兩大火鍋界巨頭的激烈交鋒。
等候區提供水果、零食,免費美甲美容、送擦鏡紙、扎頭發皮筋、單身人士就餐送毛絨玩具陪餐、給顧客過生日還送禮物......很多人都曾感受過海底撈的極致服務。
最初踏入火鍋江湖時,巴奴的年輕員工們也曾學習擦鞋、美甲,舞面。在《產品主義》一書中,巴奴創始人杜中兵曾提到模仿海底撈的場面:“我們的小孩舞面舞得半夜都不睡覺,在宿舍里拿著餐巾紙擰成卷在那舞,最后還是舞得沒自信?!?/span>
2012年,杜中兵提出了“產品主義”,從模仿海底撈轉向海底撈的對立面,主打毛肚特色,走了一條差異化火鍋之路。
這條差異化道路也讓巴奴順利站穩腳跟。截至2025年6月9日,巴奴的直營門店網絡已覆蓋全國39個城市,門店數量達到145家。從經營數據來看,其表現可圈可點。
2022年-2024年,巴奴營收分別為14.33億元、21.12億元和23.07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達26.8%。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7.09億元?!墩泄蓵凤@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巴奴的餐廳平均每日銷售額達5.77萬元。
凈利潤方面更是持續增長,巴奴在2022年還處于虧損狀態,當年凈虧損519萬元。但2023年突然迎來爆發式增長,凈利潤突破1億元大關,達到1.02億元。2024年繼續高歌猛進,凈利潤增至1.23億元。僅2025年前三個月,就狂賺5516萬元,相當于每天進賬61萬元。三年三個月,合計賺了2.8億元。
在這背后,是巴奴產品的高價策略。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火鍋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中,巴奴的人均消費為142元,為前五大品牌中價格最高的品牌。
排名第一的品牌A人均消費則是97.5元,據《招股書》介紹,品牌A成立于1994年,為一家上市公司,總部位于中國四川省簡陽市,專門經營四川火鍋,2024年收入413億元。
海底撈正是成立于1994年的四川火鍋,為港股上市公司,2024年營收427億元。
不過,即便客單價較高,巴奴在市場份額方面仍與海底撈差距懸殊。按收入計算,在2024年中國火鍋市場中,巴奴僅占0.4%的份額,海底撈則達到6.7%。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以中國火鍋的競爭來說,巴奴必須要去進行IPO。因為如果不去IPO的話,就沒有這么多資源去進行一個規模化的拓展。
因高價、食品安全引爭議
上市前“清理門戶”
“高價“是巴奴的優勢,但也為巴奴帶來不少爭議。
小紅書上,吐槽巴奴火鍋貴、份量小的內容筆記達上千篇。“毛肚是很脆,招牌菌湯鍋底也好喝。但也太貴了吧,3片午餐肉18,小份菜真的少得可憐。人均200+也吃不飽,有點離譜了?!?/span>
圖源:小紅書
此外2023年2月,巴奴就因?“天價土豆” 事件被推上風口浪尖。
2023年2月,西安的一位消費者在巴奴就餐時,點了一份售價18元的富硒土豆,然而端上桌的卻只有5片,這一情況瞬間引發了消費者的強烈質疑,“天價土豆”的話題迅速在網絡上傳播開來。
巴奴菜單顯示,富硒土豆為店內的“人氣推薦”,“與土豆博士劉杰合作,硒元素含量達0.09mg/kg”。
面對質疑,巴奴最初回應稱是管理失誤,這5片土豆實際應為小份,價格是9元。但巴奴創始人杜中兵隨后在微博上表示,巴奴的“富硒土豆” 不僅包含產品本身價值,還涵蓋環境、服務以及全供應鏈價值,所以暫時不考慮降價。
圖源:微博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2023年3月,《中國食品安全報》發布了一篇調查報道,經過對北京幾家巴奴門店售賣的富硒土豆進行取樣、送檢后發現,巴奴富硒土豆的硒含量不足宣稱含量的十分之一,也低于我國相關標準對富硒土豆的規定值,門店涉及北京麗澤天街店、西單君太店和世紀金源店。
報道發布當天下午,巴奴宣布下架該產品。
除此之外,2024年6月,巴奴火鍋還曾因“白菜太普通”而下架了白菜及其他常見蔬菜,如菠菜、生菜、萵苣等?!跋录苓@些蔬菜是為了推動“蔬菜月月新”計劃,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具時令性和新鮮感的食材,而非因為這些蔬菜不受歡迎或品質不佳。”巴奴表示。
圖源:微博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巴奴的原材料及消耗品分別為4.84億元、7.01億元、7.4億元和2.29億元,占總收入的33.8%、33.2%、32.1%和32.3%。
圖源:微博
然而堅持“產品主義”的巴奴火鍋,也曾后院起火。
巴奴旗下子品牌“超島自選火鍋”在2023年被爆出售賣“假羊肉”。2023年9月,視頻博主“猴大腕”發布視頻稱,北京合生匯超島火鍋店售賣“假羊肉”,其共花費98元在超島購買了6盒肉類食材,4盒高鈣羊肉卷被檢測機構檢測出鴨成分。
超島于9月5日首先做出回應,表示該款羊肉由超島獨立采購,供應和加工方分別為鄭州森昂商貿有限公司和哈爾濱市雙城區朝陽鄉九州源食品加工廠。并曬出兩家供應商的相應資質和純羊肉承諾說明。
但據“猴大腕”視頻內容顯示,其在購買羊肉卷時,曾直接詢問工作人員“是不是真羊肉”,對方明確回答“那必須的,我們有中央廚房,連底料都是自己生產。”店內公示信息同樣顯示,超島主要食品原材料由巴奴中央廚房——北京行運無限大餐飲有限公司統一配送。
9月6日,巴奴發表聲明稱,超島確實為旗下子品牌,其創立以來由獨立團隊運營,但巴奴有不可推卸的監督管理責任。但對于超島的產品是否為純羊肉未作回應。
宣傳時是巴奴中央廚房統一配送,出問題時就變成了獨立采購。這一“甩鍋”說明顯然未獲得大眾認可。
9月7日,巴奴再次回應,承認羊肉卷中確實含有鴨肉成分。并表示要“痛定思痛”“痛下決心”,向消費者道歉的同時,決定為子品牌把關不嚴、失信于消費者的行為買單。消費過此產品的顧客,憑購買憑證可領取賠償現金1000元,賠付金額達835.4萬元。
隨后,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超島餐廳做出處罰,要求立即改正違規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2萬元;沒收違法產品的原材料;及處以罰款人民幣42.7萬元。
超島自選火鍋正是巴奴火鍋創始人杜中兵之子杜夯,于2020年創立的品牌,擁有超島74項商標信息的鄭州和勝和商貿有限公司也由杜中兵100%持股。
巴奴也在《招股書》中對此事做出回應,“作為巴奴新業務嘗試的一部分,超島在品牌定位、目標客群產品和定價方面與巴奴有較大差異,并在門店運營、采購和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獨立管理。此事件發生后,源頭廠家及相關負責人的食品生產許可證被吊銷,五年內無法申請新的食品生產許可證。”
在遞交《招股書》前,巴奴也進行了“清理門戶”的動作。目前,超島相關店鋪已全部關閉。
“雖然相關行政處罰并不涉及巴奴品牌,但于巴奴集團層面:我們主動通過涉事超島門店向受影響的顧客群體進行賠付;我們于2024年內關閉了所有超島餐廳,經營涉事超島餐廳的公司于2025年1月正式注銷。”巴奴表示。
“中信系”加持,
杜中兵夫婦IPO前分紅
不僅巴奴很火,巴奴創始人杜中兵在互聯網上也是極具爭議的人物。
2025 年 2 月,杜中兵在一場直播中發表?“月薪五千不要吃巴奴,哪怕吃個麻辣燙”“火鍋不是服務底層人民”“巴奴是給那些大學畢了業,掙了點錢,升了一個級的人吃的”?等言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社會廣泛爭議。
對于杜中兵的爭議言論,有網友憤怒地表示:“吃個火鍋還要被劃分階層,巴奴這是在自絕后路?!?還有人吐槽:“月薪5000就被排除在外,這品牌也太傲慢了?!?/span>
不過也有用戶認為,“其實我覺得巴奴老板說的挺對的,確實消費高,這是個良心老板,就是說話有點直接。我吃麻辣燙也很開心,不在乎別人怎么說怎么看”。
圖源:小紅書
隨著輿論發酵,杜中兵很快出面回應,表示“月薪5000就不要吃火鍋,吃些麻辣燙就好了”等幾句話不是連在一起說的。如果連在一起說,就把他的真實本意曲解了。
杜中兵在回應視頻中稱,“我是說過去的火鍋還是很便宜的,但是隨著這幾年的發展變得越來越貴,甚至超過了很多的中餐,變得越來越難以消費。當然這不是好的現象,但是一個品牌沒有自己的定位,更難以做好。因為要是想做好一個品牌,總要有自己標準和取舍,才能使自己的企業長期經營。大家長期罵巴奴貴,我的壓力非常大。”
發表爭議言論的杜中兵,出生于河南安陽,16歲開始闖蕩社會,跟著同村人往江蘇倒賣生鐵和焦炭,并在19歲那年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做生意的過程中,杜中兵走南闖北,發現無論在哪個地方,川味火鍋都廣受喜愛。因此,隨著倒賣生意的慘淡,他決定轉行進軍餐飲業,并于2001年,在河南安陽開了第一家巴奴毛肚火鍋店。
從股權結構來看,杜中兵及配偶韓艷麗通過D&H (BVI) LTD 控制公司已發行股本之75.26%;通過BANU UNITED LTD持有公司已發行股本之8.11%,合計可行使公司約83.38%的投票權,杜中兵夫婦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
在資本運作方面,《招股書》顯示,公司共獲得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番茄資本、CPE源峰、日初資本、高榕資本等,融資金額數億元。
其中,番茄資本是中國專注于餐飲行業的專業投資機構,投資企業包括費大廚辣椒炒肉、COMMUNE餐酒吧、吉祥餛飩等。CPE源峰則是中信證券持股35%的中信產業基金,投資企業包括京東健康、衛龍、字節跳動、餓了么、貝殼、理想、wind等。
值得注意的是,巴奴的上市之路也伴隨著資本的對賭壓力。番茄資本、中信系等知名投資機構的參與,為巴奴帶來了資金支持,但也附帶了條件。
《招股書》顯示,若巴奴毛肚火鍋未能在2029年12月1日前完成上市,投資人都有權要求巴奴回購他們持有的全部或部分股份。
圖源:《招股書》
截至2025年3月31日,巴奴的流動負債為7.56億元,其中贖回負債為3.06億元。但巴奴賬上現金還不足以覆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73億元。
圖源:《招股書》
并且,巴奴計劃在2025-2027年新增150家直營店,單店投資約500萬元,相當于每星期就要開一家新店,以此計算,需要7.5億元資金。
這種情況下,2025年1月,巴奴毛肚火鍋向股東宣派股息7000萬元。此外,2022年-2024年股份支付開支分別為2190 萬元、1720 萬元、2340萬元。累計高達6250萬元,顯示出對核心團隊的高額激勵。
一盤毛肚,從安陽小城的沸騰鍋底,一路滾到了港交所的《招股書》里。但資本市場的火候比火鍋更難掌控,此刻的巴奴,正站在沸騰的臨界點上——是成為火鍋界的愛馬仕,還是淪為資本泡沫里的一勺浮油?答案或許就藏在下一個食客的賬單里。
你去吃過巴奴嗎?感受如何?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