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華生物淪為王振滔“棄子”,“鞋王”收縮資本版圖為自救?
康華生物實控人王振滔擬轉讓公司控制權,而王振滔是知名皮鞋大亨,有著“溫州鞋王”之稱,目前其控制著奧康國際和康華生物兩家上市公司。不過,近幾年這兩家上市公司均陷入了發展困境,王振滔本人所持公司股份也被高比例質押。此次轉讓康華生物控制權,或許是這位商業大佬為了緩解資金壓力的一次“自救”。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溫州鞋王”王振滔,正計劃轉讓旗下疫苗公司康華生物的控制權。
7月13日,康華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王振滔正在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相關事宜,可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據悉,康華生物主營人用疫苗,公司的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是國內首個上市銷售的人二倍細胞狂犬病疫苗。
而比起疫苗生意,王振滔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奧康集團的創始人、“溫州鞋王”,他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奧康國際在2012年上市時被稱為“中國男鞋第一股”。
不過,近幾年王振滔旗下的這兩家上市公司或多或少都遇到了發展困境。隨著疫苗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康華生物歸母凈利潤已經連續三年下滑。奧康國際的處境則更加艱難,公司自2022年起出現虧損,雖然已經通過拓展品類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但目前看來收效甚微。此外,公司還曾試圖跨界存儲芯片,但也以失敗告終。
與此同時,王振滔本人的資金狀況也并不樂觀,他直接持有的康華生物、奧康國際的股權質押比例分別達89%、99%。2024年5月,他還因非法占用奧康國際資金受到證監會處罰。在此情況下,此次轉讓康華生物控制權,會是其“斷臂求生”的信號嗎?
“棄子”康華生物
王振滔擬將康華生物的控股權拱手相讓于人。
7月13日晚間,康華生物公告稱,公司于7月11日收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王振滔通知,其正在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相關事宜,該事項可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目前各方尚未簽署相關協議,正就具體交易方案、協議等相關事項進行論證和磋商,具體情況以各方簽訂的相關協議為準。公司股票自7月14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不超2個交易日。
目前,王振滔直接持有康華生物1400.47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0.53%,他持股69.23%的奧康集團持有康華生物1630.55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2.26%,王振滔合計控制著康華生物19%的股份。
7月13日,康華生物大漲16.2%,最新收盤價72.01元/股,最新市值95.74億元。王振濤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最新市值約9.8億元,奧康集團與王振滔所持股份的最新市值合計約21.8億元。
資料顯示,康華生物的主營業務為人用疫苗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已上市銷售的產品有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和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其中,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是公司的核心產品,也是國內首個上市銷售的人二倍細胞狂犬病疫苗。
值得一提的是,康華生物實控人王振滔是知名資本大佬,不過,他的主業并非疫苗,而是皮鞋。
資料顯示,1965年出生的王振滔,從皮鞋推銷員做起,在1988年以3萬元借款,創辦了永嘉奧林鞋廠開啟皮鞋事業。1999年,在溫州名優鞋展銷會上,王振滔燒掉了2000雙“盜版”奧康皮鞋,一把火重鑄了溫州制造的聲譽,也打響了奧康皮鞋的名號。后來,王振滔還作為中國百家鞋業代表與歐盟不合理的反傾銷措施鏖戰6年,最終勝訴。
2012年,奧康國際登陸上交所,成為“中國男鞋第一股”,并以10億元的超募金額成為當時的“超募王”,王振滔也被譽為“溫州鞋王”。
與此同時,王振滔的資本版圖不斷擴張,其中就包括2004年成立康華生物,并在2020年將公司送上資本市場,奧康集團也成為了業務涵蓋皮鞋、疫苗、金融、地產的綜合性產業集團。
在2020年的事業巔峰期,《胡潤百富榜》顯示,王振滔與兒子王晨的身家高達130億元。
旗下兩家公司發展遇阻
不過,近幾年,王振滔略顯落寞,旗下兩家上市公司或多或少都遇到了發展困境。
其中,康華生物在2020年上市時一度受到資本市場熱捧,上市不到半年市值就一度漲至接近600億元,但好景不長,公司股價很快走起下坡路。
同時,由于競爭對手后來居上蠶食市場份額,2024年,公司的核心產品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批簽發數量為389.76?萬支,較上年同期下降43.83%,
公司的業績也出現下滑。2022-2024年,公司的營收分別為14.47億元、15.77億元、14.3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98億元、5.09億元、3.99億元。營業收入表現不穩,歸母凈利潤則連續三年下滑。
2025年一季度,康華生物實現營收1.38億元,同比下滑55.7%;歸母凈利潤為2070.86萬元,同比下滑86.15%。
此外,康華生物的股東也開始清倉套現。7月1日,公司公告稱,原始股東寧波圣道創業投資合伙企業及其一致行動人淄博泰格盈科創業投資中心公告計劃清倉全部股份2.44%,按最新股價計算,其可套現約2.3億元。
而與疫苗“副業”相比,王振滔的皮鞋主業現狀似乎更為棘手。
奧康國際同樣是上市即巔峰,2012年,公司實現營收34.55億元,歸母凈利潤5.13億元,均為歷史最高。
近幾年,奧康國際遭遇股價、業績雙殺,股價常年在10元以下徘徊,2022年以來,公司還出現了虧損。
2022-2024年,奧康國際分別實現營收27.5億元、30.86億元、25.3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3.74億元、9327.89萬元、2.16億元。
據奧康國際業績公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8700萬元、扣非凈利潤預計虧損1.16億元。
為了扭轉業績頹勢,奧康國際也做了不少努力,包括在2015和2018年分別拿下美國休閑運動品牌斯凱奇和德國時尚運動品牌彪馬的代理權,試圖通過拓展產品品類來尋找新的增長點,但目前看來,收效不佳。
為此,奧康國際還試圖跨界求生,去年12月,奧康國際曾公告擬收購存儲芯片公司聯和存儲科技(江蘇)有限公司。不過,僅兩周后該收購就宣告終止。
值得一提的是,官宣跨界收購的同一天,王振滔卸任了奧康國際董事長一職,他的兄弟王進權也辭去了公司董事兼總裁的職位。而今年7月1日,王振滔官宣重回奧康國際擔任總裁,重掌公司。
高額的質押率
在公司成功資本化后,王振滔一直在尋求機會變現。
2023年8月,康華生物公告,因自身經營需要,奧康集團、王振滔與濟南康悅齊明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康悅齊明”)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向后者轉讓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流通股合計1000萬股。
具體來看,奧康集團擬向康悅齊明轉讓540萬股,王振滔擬向康悅齊明轉讓460萬股,轉讓價為54.85元/股,涉及總金額約5.49億。按王振滔持有奧康集團69.23%的股權估算,此次轉讓,王振滔共套現約4.57億元。
在奧康國際身上,王振滔也獲利不少。2015年6月,奧康投資將所持公司7300萬股轉讓給繆彥樞、潘長忠、王晨,轉讓價款為11.13億,其中,繆彥樞、潘長忠二人合計出資5.03億元。繆彥樞系王振滔舅舅,潘長忠系王振滔妹夫。當年四季度,二人將所持股權全部清倉。而奧康投資由王振滔、王晨父子100%持股。
2018年8月,奧康投資又將所持5%奧康國際股權,以10.4元/股的價格轉讓給許永坤,轉讓價款約為2.09億元;王晨將所持9.98%股權轉讓給項今羽,轉讓款為4.16億元。粗略估算,兩次減持,王振滔父子套現約11億元,
此外,上市以來,奧康國際在分紅上十分大方。Choice數據顯示,上市以來,奧康國際累計派現約20億元。而王振滔家族對公司的持股比例在45%以上,不難看出不少分紅都進了他們口袋。
而如今隨著兩家公司業績承壓,王振滔的資金狀況也不可謂不緊張。2024年,王振滔還曾因非法占用奧康國際資金受到處罰,其所持兩家上市公司股份也被反復質押。
據奧康國際最新公告,王振滔本人持有公司6055.62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5.1%,持有公司股份累計質押6000萬股,占其持股比例的99.08%。奧康投資及王振滔合計持有公司1.71億股股份,其中累計質押1.3億股,占其持股比例的79.84%。
此外,王振滔持有康華生物1249.25萬股被質押,占其持股比例的89.2%。奧康集團和王振滔合計持有股份也有79.9%被質押。??
如此高額的質押也能看出王振滔當前手中并不寬裕,而轉讓康華生物控股權,是否是為了解決自己的資金壓力呢?
責任編輯丨陳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