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高管離職引萬達電影地震?抱歉,早震完了
晨雞初叫,昏鴉爭噪,哪個不去紅塵鬧;樂視死局,萬達退敗,今日少年明日老。
作者|樂水
編輯|李春暉
來源|娛樂硬糖(ID:yuleyingtang)
晨雞初叫,昏鴉爭噪,哪個不去紅塵鬧;樂視死局,萬達退敗,今日少年明日老。
今晨(3月15日)忽然曝出消息,萬達影視總經理蔣德富和五洲發行總經理闕文雄均于上周五離職。除此之外,萬達影視副總經理賈燕江也一同離職。
在“鐵血”王健林的軍事化管理下,“流水式的高管”一直是萬達的“主旋律”。而究其辭職原因,多是業績不佳導致的“主動離職”。
但話說回來,萬達電影“漂亮”的業績背后,的確是千瘡百孔,險象叢生。
除了市場環境的因素外,萬達電影的內部問題顯然是主因。這個時候,高管離職,難道還值得意外嗎?
去年1月,參與制作《蝙蝠俠》系列、《侏羅紀公園》等影片的傳奇影業創始人兼CEO托馬斯·圖爾宣布辭職;傳奇影業CEO一職由萬達集團副總裁高耀群暫時接任,但不久后也辭職;曾深度操盤《魔獸》《長城》的傳奇東方影業CEO羅異隨后也被媒體曝出辭職。
萬達電影體系內,已是一個季度走一位高管的頻率,如今萬達電影高管“低分”退學,也屬正常。
而更令人關心的是,曾經豪氣在好萊塢買買買的萬達,到底是什么時候開始由盛轉衰的呢?感覺連個過渡都沒有啊,這是直上直下!
“僅”完成年計劃98.5%的萬達電影
前段時間,影視公司紛紛“曬單2017”。萬達電影憑借15億的凈利潤稱王,營業總收入達到了131.92億,較上年同期增長17.69%。
彼時,外界一片贊譽。尤其是萬達電影的非票房收入達到了39%,一舉超過了北美發達市場平均35%的表現。單從數字來看,萬達是當之無愧的業內第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萬達院線的市場份額降到了12.89%,雖然仍是第一,但是和同行差距不斷縮小。
在萬達大量拋售地產項目和單銀幕產出跌至100萬以下的‘內外作用”下,萬達電影的優勢在縮小。
其次,自2015年以來,雖然院線營收逐年上升,但營收增速卻逐年下滑:從2015年的同比增長49%,到2016年的40%,再到2017年的18%。即便是萬達引以為傲的非票房收入上漲,但是從北美影院去年集體冰凍來看,爆米花并不是“永動機”,35%可能就是一個臨界點。
更為關鍵的是,去年萬達影視和五洲發行在制片和發行業務上收獲票房的排名在業內分別只排在第8和第22位。去年,萬達影視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再次發布了超級片單,但是大多數項目至今仍處于待開機狀態。
今年春節檔,萬達唯一主控的《唐人街探案2》拿下超30億票房,是萬達近兩年主控項目表現最好的一次。雖然《戰狼2》、《羞羞的鐵拳》等頭部大片,均有萬達影視的身影。但因為其作為聯合出品方,參與份額有限,所以也只能是看起來光鮮,實際收益并不樂觀。而萬達自制,本身就能力不足,缺乏優質IP,也沒有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未來更是撲朔迷離。
在萬達2018年的年會上,王健林指出,萬達自有了院線、影視、發行三家公司后,首次沒有完成業績目標,僅完成年計劃的98.5%。這就好比對于一位“優等生”,不考滿分就是退步。難怪高管要“為此事負責”了。
再談“一代妖姬“葉寧
對于萬達電影,盡管數據已經十分出色,但仍然無法令王健林滿意。此次高管的離任,尤其是中層辭職,也被看作是對葉寧班底的再次“清盤”。
對于曾引得華誼、萬達幾番大戰的“一代妖姬”葉寧。業內一直有一個疑問,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葉寧的作用真有那么大嗎?
葉寧曾在2015年,一手主導了“五洲發行奇跡”。 因此在2016年的年會上,王健林罕見地對分管相關業務的副總裁葉寧提出了表揚。這足以看出葉寧業務能力之優秀,萬達對其極為滿意。
當時,王健林還為影視和發行兩家公司定下了“小目標”:2016年,萬達影視傳媒計劃收入10億元,同比增長71%;五洲電影發行計劃票房90億,收入17.6億,同比增長10.6%。
但貓眼專業版顯示,萬達影視2016年主出品的電影總票房只有18億,位列所有公司第20位;五洲發行主發行的影片票房不到10億,排名第12位。
盡管如此,葉寧個人承擔的責任也是可大可小。而在葉寧離開后,萬達電影的“發行泡沫”隨即破滅。
葉寧2016年2月從萬達辭職后加盟華誼兄弟,并成立了華影天下,還挖來了曾一同供職于萬達電影的劉歌;隨后,五洲發行的總經理李寧也辭職離開,并在不久后加入了新麗電影;萬達影視總經理趙方于2016年跳槽至華納兄弟,擔任中國區執行副總裁及總經理職務。
萬達電影系高管離職并不稀奇,但關鍵是三人離開后均有所建樹。葉寧主導的華影天下在2017年先后發行了《摔跤吧!爸爸》和《前任3》;李寧入駐新麗,先后發行了《情圣》、《妖貓傳》;趙方投奔華納兄弟,2017年華納兄弟的《金剛:骷髏島》、《神奇女俠》、《正義聯盟》先后被引進,單片國內票房和北美票房差距持續縮小。
不僅葉寧將華誼被詬病多年的發行軟肋補齊,在其之后離職的萬達高管也紛紛成為了業內的“發行好手”。而反觀五洲發行,并無太多亮點可尋。這種“前任”回馬槍直插萬達電影心臟,除了疼還是疼。難道這就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王健林曾希望:萬達在電影業務上的目標是2020年(院線)實現全球20%的市場份額和100億人民幣凈利潤的目標,并探索全球發行的可能。
如今,萬達發行不振,“前任”們卻紛紛逆襲,“現任”高管離職,萬達的“小目標”恐怕越來越遠。
攘不了外,安不了內
院線優勢減退,影視自制不足,五洲發行低迷,萬達電影的國內業務,并沒有外在的業績報表看起來那么出色。
更何況,萬達電影因為重大資產重組,已經停盤近一年,且復盤遙遙無期。早在去年,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就曾說,萬達電影正在謀求“生態型公司”的轉型,希望將票房收入比例降至50%以下。
雖然萬達的非票收入上升,但在人口紅利消退,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靠什么來完成“生態轉型”?
且萬達和騰訊、阿里不同,騰訊和阿里雖說也自制平平,但都對國內優質內容制作公司進行了提前布局,資源整合基本結束。但是萬達,起碼現在體現的并不明朗。
而在海外投資上,大手筆出海被政策“冰凍”。已入手的項目里,最值得期待的,應該是傳奇影業出品的《環太平洋2》將要在月底上映。
這部制作成本1.51億美元的爆米花,不僅有景甜,還有張震、黃愷杰、藍盈瑩等多達7位中國演員參演其中。導演直言:“我對票房期待很高,這個電影一定會在中國大賣,因為在拍攝和構建這個故事的時候,已經放進了很多中國元素以及全球化元素?!?/span>
這樣的話,太過于熟悉。傳奇影業被收購后,除了去年在內地“低調”上映的《金剛:骷髏島》算是一大驚喜,《魔獸》、《長城》均不達預期。如今,景甜“服役”結束,章子怡接棒“傳奇怪獸宇宙”。但是爆米花大片還能不能在內地賣動,是一個大大的疑問。
連續虧損的傳奇影業,高管換了好幾茬,甚至在此次萬達影視注入計劃時,直接被甩在外面。但這也于事無補。萬達在去年對傳奇影業的資產負債進行了修復,將債務轉為股權,并新注資約7.5億美元。但是萬達的高投入,在短期內并無法看到“回本”的希望。
而AMC院線,去年領跌北美院線。在3月份剛剛公布的業績報來看,四季度凈虧損2.76億美元,全年凈虧損4.87億美元。
“發行奇跡”泡沫破裂,院線業務增幅放緩;內容供血不足,業績不佳;海外收購項目萎靡不振,棄不得拾不得;再加上政策問題,負債居高不下。這些,哪一樣不比幾位高管離任事兒更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