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圣依才是中國最有錢的女演員?這可能是一個假的娛樂圈
景甜和張繼科都笑了……
景甜和張繼科都笑了……
作者:入戲太深的偵探君
來源:金融街偵探
近日,黃圣依是頻頻上熱搜。
自打2017年9月,黃圣依簽約新東家誠利千代娛樂集團,宣告復出,在娛樂圈的動作可不少。
從近期《王牌對王牌》中神級空中“一字馬”,再到《媽媽是超人》第3季里的預告片中滿屋的愛馬仕包包,還有去年藝節目《演員的誕生》中尬出天際的演技……
黃圣依的每次出場都能引起不少吃瓜群眾的圍觀。
當初黃圣依出道的時候,穿著白襯衫,嫣然一笑,讓多少少男少女體會到戀愛的味道。
不過,黃圣依的出牌也讓人措手不及,剛開始大紅,就開撕經紀公司,還鬧上了法庭。
這時,開著超長悍馬,戴著“46億年”天價祖母綠戒指,用著22萬美元VERTU手機的富二代楊子,從天而降,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
據說楊子為黃圣依花了1400萬元,雖然官司打贏了,自己整個團隊卻只剩下3萬元。
之后楊子和黃圣依的名字就綁在了一起,兩個人出雙入對,合拍影視劇。當外界對兩人關系議論紛紛時,兩人卻只稱“一起工作”。
直到2015年,楊子父親去世,黃圣依帶著一個三歲小男孩往靈前一跪,兩人的關系才曝了光。
不過偵探君也注意到,2013年巨力索具(002342.SZ)上市的時候,上市公告里出現的還是楊子的前妻陶虹。
而對于外界質疑黃圣依這些年,沒有好作品,楊子曾對外表示,雖然耽誤了她,但沒有愧意。因為黃圣依已經成為中國最有錢的女演員,而且相信再有三年,同起步的演員會對黃圣依望塵莫及。
娛樂圈是個名利場,從來不缺的就是新生代演員。
等黃圣依復出時,與她起步一樣的章子怡已經坐在了導師席……
而黃圣依到底是不是中國最有錢的女演員,有目共睹。
畢竟2005年就登上福布斯中國名人榜、自己豪門了很多年的范冰冰就在眼前,總不能說裝看不見就裝看不見……
家境殷實
黃圣依的家境說來不俗。
黃圣依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家里的獨生女,父母皆是高級知識分子。
父親黃自強是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教授,桃李滿天下,90年代初曾留學美國;母親鄧傳禮是《新民晚報》編輯。
最值得一提的是黃圣依有個表舅,是經濟學界泰斗——吳敬璉。
吳敬璉吃瓜群眾應該都知道,中國經濟學界的良心,2005年被授予了中國經濟學杰出貢獻獎。
重要的是,他還是泰山產業研究會的顧問。
泰山產業研究會,俗稱泰山會,是國內最知名,最大型的商會之一,與美國骷髏會齊名。
(多說一句,骷髏會成員包含了美國十分顯赫的家族,如布什家族、塔夫脫家族、哈里曼家族等等。布什家族中至少有9位成員是“骷髏會”成員。)
而泰山會的成員單位也是不得了,聯想控股、四通集團、泛海集團、遠大集團、復星集團、巨人集團等等……
柳傳志親任會長,段永基任理事長,最主要的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當初郎咸平發文質疑海爾、TCL和格林柯爾的企業改制和主導中國產權改革的經濟學者時,吳敬璉還曾在指責過郎咸平,稱否定改革是“值得氣憤的”。
有如此“德高望重”的表舅,再加上高階父母,黃圣依的家族也是不容小覷了。
事業平平?
和楊子成為搭檔的這些年,黃圣依靠著“驚天一跪”成了趙本山的徒弟,還出演了不少電視劇,比如:《廣府太極傳奇》《沒有承諾的愛》《日月凌空》《蓋世英雄方世玉》……
《白蛇傳》、《天仙配》算是比較出名的兩部了。
雖然演藝上沒有大紅大紫的代表作,不過在商業上黃圣依倒是有不少家底。
偵探君經過企業信息查詢工具企查查發現,黃圣依對外投資了有4家公司,均與楊子有關。
分別是上海四海天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徐水巨力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巨力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名揚盛世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這四家公司,黃圣依一共出資3005萬元。
其中名揚盛世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黃曉明還是大股東,黃圣依和楊子分別出資20萬元,持股20%。
黃圣依參加《背后的故事》的時候曾說,剛開始和楊子合作影視公司的時候,公司90%的收入都來自她的演藝工作。
而楊子也說,為黃圣依接工作,多半考慮公司發展,因為高片酬放棄好片約的機會比比皆是……
不過高片酬和好作品難道不是互為因果……
可能有錢人的腦回路,偵探君真的搞不懂。
這些年,黃圣依也代言了不少產品。
比如:梵蜜琳護膚品、安基瓷磚·衛浴、廣府古城、華博向大大內衣、還有游戲“冰封俠”、第七街冰淇淋、戀裝家居等等……
黃圣依還代言過居夢萊家紡,不過因為資金鏈斷裂慘遭淘寶“拍賣”。
時間用在哪里是看得見的。
從2005年和周星馳鬧翻,到2017年宣布復出,12年時間,黃圣依拍的影視劇不少,也有過不少話題,成了兩個孩子媽媽,做了公司高管,事業和生活可以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不過要說最有錢的女演員,依偵探君看還是有點距離的。
黃圣依說“我和楊子在一起時就像跟國王在散步,他對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各位吃瓜群眾怎么看黃圣依和楊子這對“夫妻檔”呢?評論中見。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