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林金融,會讓“銀行存管”徹底跌下神壇嗎?
任何人都想不到,在P2P即將塵埃落地的2018年,竟會有百億平臺暴雷,而且還是接入了銀行存管的百億平臺。
任何人都想不到,在P2P即將塵埃落地的2018年,竟會有百億平臺暴雷,而且還是接入了銀行存管的百億平臺。
“‘兼善天下’這不是夢想,這將是善林金融在未來發展中的終極目標”,這句寄語至今還懸掛于善林金融的官網之上,而說出這句話的周伯云,卻于2018年4月9日,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隨后善林金融遭上海經偵調查。
這一連串的事件意味著善類金融雷了,但在善林金融暴雷一事中,有兩個問題尚未清晰,第一,周伯云自首的原因,是否為金融類犯罪,又是否與其控制之下的P2P平臺有直接關系?如果是,那么第二個問題是,善林金融旗下的善林寶、善林財富和億寶貸三家P2P均接入了銀行存管,為何還會暴雷?
1、暴雷迷局?存管有用嗎?
聲明,以下內容以觀點為主,不代表事實。
第一個問題,雖然最終的罪名還有待警方和法院的下一步披露,但從警方的態度及出警人員為經偵兩個方面來看,周伯云基本可以確定是金融類犯罪。
我們以此為基礎討論下第二個問題,億寶貸、善林財富、善林寶分別于新網銀行、廈門國際銀行達成合作,截至2018年3月31日,三家平臺累計成交額超百億元。
正常情況下,P2P平臺上線銀行存管后,可以做到物理意義上資金隔離,若P2P按規則出牌,那出借人主要面臨的風險是借款的逾期、壞賬,而這類風險屬于任何金融機構和類金融機構都存在的,在筆者印象里,似乎沒有哪條法律會說,機構風控不當導致平臺壞賬過高違法。所以,周伯云自首的原因基本可以排除這類正常的情況。
不正常的情況下呢?
筆者曾就“上了銀行存管的平臺還能不能出現提現困難或者暴雷的情況”這一問題向多位專業人士請教,得到的回復十分一致,“能!”
P2P平臺即使上線銀行存管,也可以動投資人的錢,舉例來說,P2P老板以好友、親屬名義在平臺上融資,資金嚴格按照存管流程走,但最終還是會落入老板的腰包,這就是變相自融和假標的玩法。這個例子是行業中認知度最高的,但是完全在老板控制之下的P2P平臺有沒有其他方法獲得資金?一定有,而且其他方法一定不少,至于其中有沒有銀行的責任很難說。
如果銀行在此次善類金融暴雷事件中有責任,銀行存管將直接跌下神壇。
2、善林案與逐漸跌下神壇的銀行存管
銀行存管是否意味著安全?
銀監會正式發布《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下面簡稱《存管指引》)已經明確將存管行不為P2P做任何形式的背書,更和P2P投資的安全性無關,但是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卻依然被很多投資人認為是安全的象征,因為單從P2P宣傳的模式上看,它就是很安全。
但是,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暴雷不在少數,銀行存管正逐漸跌下神壇。
據網貸天眼不完全統計,至少還有3家跑路或爆雷的P2P也是由善林金融的存管行廈門國際銀行進行的資金存管。而截止2018年3月,已有31家銀行存管平臺爆雷(不含已簽約但未上線的平臺),涉及問題主要包括提現困難、經偵介入、跑路、轉型等。從比例上看,出問題的存管平臺占已上線存管平臺總量的5%。
雖然已經有數十家銀行存管平臺暴雷,但是其中鮮有百億規模的平臺,特別是備案即將落地的當下,善林金融的暴雷影響很大。
一旦周伯云的罪名被定性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非法集資犯罪活動,就證明他動用了用戶資金,無論是以何種方式,都可能成為讓“銀行存管”一詞跌下神壇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且,在P2P行業方面,銀行與P2P合作上線資金存管的熱情也有消退。2018年3月貴州銀行宣布,因業務轉型,公司將于3月底徹底退出P2P平臺資金存管業務,而其合作的大圣理財已經暴雷。
善林案是否會影響到銀行與P2P的合作熱情呢?筆者認為,一定會。相對于P2P平臺繳納的那點合作費用,銀行的商譽要更加值錢,雖然《存管指引》給予了銀行足夠的保護,但那只是政策層面的,人心中的想法,是不受政策控制。
若銀行大批退出存管,恐怕P2P行業又將迎來巨震。至此,我們只能期待,周伯云自首的原因與旗下三家P2P平臺無關,雖然可能性很小。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