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乳業董事長席剛:乳品企業的芯片在哪里?
“如果說消費者是我們的本,科技創新就是我們的源。立足消費者需求,做好科技創新,我們就是有本之水,有源之木,會匯成大海,長成大樹。”席剛說。
野馬財經 徐悅邦
正文:
6月29日,由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主辦,中國奶業協會協辦、新希望乳業承辦的第六屆“中國好鮮奶?新鮮盛典”在四川成都召開。本屆盛典以“科技創新?領鮮生活”為主題。農業農村部原黨組成員畢美家及中國奶業協會領導蒞臨出席;國內40余家乳企共近百名代表、業界相關人士及媒體參會,就國內乳業生產、研發及創新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圍繞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完善乳產品加工和流通體系、強化乳品質量安全監管及加大乳制品消費引導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意見》指出,要推進乳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乳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明確提出引導企業積極研發乳制品生產新工藝、新技術,提升乳制品的價值鏈。
這意味著,“優質”將成為乳品行業向縱深區域邁進最為關鍵的因素。而在消費升級持續深化的背景下,更為符合消費者健康需求的低溫奶已從乳業中“強勢”突圍;據近期發布的一份《低溫奶趨勢白皮書》顯示,低溫鮮奶品類成長速度是乳制品行業的近10倍,有著廣闊的增量市場。
在此背景下,如何以技術創新驅動乳業變革、實現乳業的“新鮮”變局成了此次盛宴上眾人熱議的話題。
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王加啟在“奶業科技創新報告”中指出,新消費常態下,乳制品行業向智能制造轉型,將有助于整個行業突破困局、做大做強,而這也是乳企強化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新希望乳業董事長席剛以“芯乳業,鮮未來”為主題,與參會者分享了他的思考。席剛稱:“芯片對我們高科技行業如此重要,回歸到我們這種傳統的乳制品行業,面對未來競爭,是否值得思考,乳品企業的芯片是什么,乳品企業的芯片在哪里?”他指出,當前國內奶業發展還存在品類不均衡、產品同質化、營銷創新大于技術創新等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就是,傳統企業一定要重視研發和科技的創新。
席剛認為,作為乳品企業,應從以下3個維度去強化乳業的核心競爭力,去找自己“芯片”的價值:一是民“芯”,即基于用戶思維,研究并滿足消費者需求;二是核“芯”,也就是做好技術領域的創新;三是同“芯”, 整個乳品行業應抱團進取、互相學習、共同推動,從安全到優質,合力提升民族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如果說消費者是我們的本,科技創新就是我們的源。立足消費者需求,做好科技創新,我們就是有本之水,有源之木,會匯成大海,長成大樹。”席剛說。
同時,席剛在演講中稱:“乳品行業不僅將在互聯網技術和新興科技的驅動下獲得新的生機,未來更好的乳品必將是創新技術、生活方式與消費洞察的融合。創新不僅是從實驗室里的技術而來,更是從廣闊的市場變化中而來。”
圖為新希望乳業董事長席剛(中)在發言
據了解,新希望乳業是國內大型綜合乳制品供應商,是新希望集團旗下的集團化公司。新希望乳業提倡并踐行“優質乳工程”,其旗下子公司通過優質乳工程數量已達7個,覆蓋西南、華東、華北等市場。目前,新希望乳業已在國內建立15 座乳品工廠、12 個自有奶源基地;并建立起了以“鮮戰略”為核心的優質乳產業鏈——可追溯的牛奶系統、城市體驗式工廠以及配套物流隊伍。同時,新希望乳業加速區域品牌的整合,搭建起了“1+N”的全國區域型乳企艦隊的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新希望乳業正在謀求IPO上市的道路上。2017年9月29日晚間,新希望乳業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2018年4月27日晚間,新希望乳業更新招股說明書。公開資料顯示,新希望乳業擬在深交所發行8537.11萬股,占公司發行后股份總數的10%,計劃通過此次IPO募集資金約5.04億元。
據最新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新希望乳業的主營業務為乳制品及含乳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5-2017年,新希望乳業營業收入分別為39.15億元、40.53億元和44.22億元,同期凈利潤為2.97億元、1.46億元和2.16億元。報告期內,公司營收主要來自于低溫酸奶、低溫鮮牛奶、常溫調制乳和常溫純牛奶。據招股說明書顯示,新希望乳業將堅持以低溫乳制品為基礎,持續強化在西南市場的競爭優勢,進一步開拓華北、華東、華南等重點區域性市場。
隨著鮮奶市場認可度的持續提升,行業競爭將向縱深區域發展。同時,相關乳業專家曾表示,低溫鮮奶市場有望成為乳品行業發展強有力的增長力量。低溫乳制品企業亦將迎來發展機會。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