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集團董事長意外去世,身后萬億資產如何“調倉”?
海航集團失去一位資本運作高手。
作者丨陳夢霏 張譯文
來源丨野馬財經
海航集團失去一位資本運作高手。
7月4日下午,海航集團發布訃告稱,海航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王健在法國公務考察時意外跌落導致重傷,經搶救無效,于當地時間2018年7月3日不幸離世,享年57歲。
(截圖來源:海航官網)
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發現,同時海航集團官網已經調為黑白顏色,以示哀悼。據悉,目前海航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峰已飛往法國,其他在外的海航高管正趕回海口總部。
(截圖來源:海航集團官網)
在海航集團“起著主導作用”
財新引用知情人士的信息稱,王健在法國參加一個公務活動,期間休息時到普羅旺斯的阿維尼翁游覽,不慎從一個十幾米高的地方摔下,當場昏倒,隨即被送往醫院搶救,搶救過程中只對醫生說了一句“腳疼”,之后未能搶救過來。
此外,財新還稱一個多月前,王健曾告訴友人,最近心臟不太舒服,血壓也不穩定。“王健有家族性的心臟病史,之前就做過一次心臟手術。”
據海航集團官網資料顯示,王健職業生涯扎根于航空業。在海航集團25年的發展歷程中,王健起著主導作用。
作為海航集團的“二把手”,王健在集團中地位頗高。王健曾擔任公司CEO與副董事長,目前也是海航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局董事長。
疑似一位海航的離職員工曾在博客中寫到,王健在一次海航內部會議上曾表示:“我做總結和陳總(陳峰)做總結都是一樣的,陳總往往取代我的角色,把CEO的工作全給布置了,而有時候我又把陳總的角色給取代了,我倆坐在這看似是兩個人,實際上是一個人,所以大家別把我們看成兩個人。”
王健在經濟管理、民航管理、國際談判、境外經濟關系等多方面,起到了領袖的作用。分析人士認為,海航的發展史某種程度上就是一部資本運作史。作為資本運作高手的王健,在這個過程中同樣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在海航創業初期,創始人陳峰和王健“十進十出”華爾街說服索羅斯投資的故事至今仍然廣為流傳。二人分別從華爾街的銀行和索羅斯融到了寶貴的資金。海航也由此成為首家中外合資的航空公司。在這一過程中,熟悉境外金融和國際談判的王健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陳峰四處應付外界事務時,幾乎從未在公眾面前出現的王健則深處集團內部管控著集團全局。“各相關企業并購整合”、“圍繞核心業務布局完善上下游產業鏈”、“中西合璧的企業管理方式”,均是其在供職期間的妙計良策。
惜別海航資本運作下半場
如今海航集團痛失掌舵人,如此龐大的資本帝國何去何從,成為痛惜一代梟雄意外隕落之余,萬眾關注的焦點。
深諳道家真諦的王健,也一直將這種上下求索、不斷思變的戰略思路,貫穿于海航二十多年的創業發展歷程中。
截至2017年末,海航集團資產規模達到1.23萬億元。海航集團成為“中國四大航企”之一。
海航系擴張之所以如此迅速,與其高超的資本運作手段以及廣泛的金融布局不無關系。除了海航控股和航基股份之外,其它企業大都為“借殼”上市,在“海航系”的幾何式擴張中,資本手段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從本世紀初開始,海航集團先后收購重組了長安航空、新華航空及山西航空。機場方面,海航集團以7.8億的代價控股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并在2002年6月受托運營管理海南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及三亞鳳凰國際機場。
2005年,投資大鱷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以2500萬美元投資海航公司。從此,海航就把“觸角”伸到了全球。
這一些波瀾壯闊的資本運作,作為核心操盤手的王健全程參與。
然而,為了解決流動性問題,從2017年底開始海航集團便陸續出售旗下的境外資產。2018年年初以來,海航集團處置境內外資產的步伐更是不斷加快。
據澎湃新聞此前的不完全統計,進入2018年以來,海航集團已經在境內外出售了多項地產資產。其中,境外出售的地產項目約234.57億元。
就在王健意外離世前幾天,還不斷有媒體報道稱海航集團正在探索出售一處海外酒店資產。
根據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海航系”控股A股公司10家,港股公司6家。其中10家A股公司中,8家因重大資產重組相關事項處于停牌之中。
(“海航系”控股上市公司)
顯然,海航的資本運作大戲仍在推進之中。作為幕后核心決策者、操盤手的王健,已經無法親自督導這場大戲的后半部。
萬億資產被寄望“行穩致遠”
短短25年,從0蛻變至萬億巨獸,海航成長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同樣,海航集團陸續出售一些資產,也引發市場對這個龐大集團的前景探討。
1988年,以海南建省興辦特區為標志,第二輪國內改革開放大潮掀起。然而,海南島孤懸海外,交通極為不便,當時當地政府和人民都迫切希望能夠有一家海南的航空公司。
在航空系統工作經歷的陳峰、王健等人,進入了海南政府的視野。政府為他們提供了1000萬元的啟動資金,陳峰自己籌集370萬美元,買了兩架波音飛機,創立了海南省航空公司。
由于初始資金問題,很長一段時間,海航集團一直被外界視為地方國企。1992年,海航敏銳地捕捉到海南成為首批股份制試點省份的機遇,主動向省政府提出股改申請并獲得批準。那一年10月,海航改制成功,還募集了2.5億元資金。
在經歷了一系列資本擴張后,“海航系”業務已經囊括航空、酒店、旅游、地產、商品零售、金融、物流、船舶制造、生態科技等多業態的大型企業集團,業務版圖布局全球。
2005年前后,海航的“觸角”就已經伸到了全球。2006年,海航集團又在香港,以及澳大利亞、新加坡、法國頻頻落子。
海航集團官網顯示,其通過海航資本在金融領域布局,擁有保險、證券、信托、銀行、租賃、互聯網金融諸多金融業務。截至2017年4月,資產規模逾3400億元,收入逾300億元。在自身取得成長的同時,亦能給為海航系提供源源不斷的“糧草”。
(上圖截自海航集團官網)
海航集團的公開信息顯示。王健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在6月14日下午。當時,海南省政協主席毛萬春調研海航集團,王健參加了期間的一場座談會。
海航集團發布的新聞通稿顯示,陳峰在致歡迎辭時主動提及,“今年以來海航集團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圍繞聚焦主業、去杠桿采取了一系列提升措施。”王健在座談會上表態,“海航將不忘初心”“聚焦主業,深入探索‘企業+慈善’經濟新模式”。
毛萬春則強調,“海航的昨天很輝煌,海航的今天有成效,海航的明天會更好,省政協要為海航出謀劃策。”毛萬春還期望海航“行穩才能致遠”。
在目前轉型關鍵時刻,萬億資產的海航如何行穩致遠?關于海航聯合創始人王健意外離世,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評論區留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