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富聯跌去三個藥明康德,毒角獸之殤從何來?
作為今年上市的新經濟代表企業,盡管在上市之初披著“工業互聯網獨角獸”的光環,可工業富聯在登陸A股四個月后,還是沒能逃脫破發的魔咒。
作者:王婷
來源:遠見財訊(yuanjiancaixun)
1工業互聯網獨角獸終破發 作為今年上市的新經濟代表企業,登陸A股4個月后,今天工業富聯股價跌破了發行價。10月8日,工業富聯股價低開低走,在13.77元的發行價上方幾度“掙扎”。下午14時24分左右,公司股價失守13.77元,收盤報13.72元,對應總市值為2702億元。與上市以來最高價26.36元相比,工業富聯當前市值接近“腰斬”。 作為今年上市的新經濟企業代表,工業富聯上市后股價表現一直不盡人意。從6月13日開板后的最高價26.36元,到今天的收盤價13.72元,工業富聯在4個月時間里股價下跌48%,對應市值從最高點的近5200億元縮水至如今的2700億元。以另一家新經濟企業藥明康德當前900億元的市值計算,工業富聯相當于在4個月時間里跌去了近3個藥明康德的市值。 2估值泡沫是致命原因? 對于工業富聯的破發,業內人士指出,工業富聯上市后的低迷表現,一方面受到A股整體趨勢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大家對新經濟企業的價值認同出現了分歧。可以預見,此次破發,將讓工業富聯再度陷入估值是否過高的爭議。作為全球最大電子代工企業鴻海精密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工業富聯未來能否用自己的業績來支撐此前市場的預期? 今年8月13日,工業富聯披露上市后首份財報。財報數據顯示,工業富聯2018年上半年營收1589.9億元,同比增長16.29%,實現凈利潤54.4億元,同比增長2.24%。 據統計發現,在工業富聯所處的申萬電子制造行業板塊下,公司上半年的營收和凈利潤均穩穩占據頭把交椅。但若以總資產凈利率(ROA)來看,工業富聯上半年的總資產凈利率僅為3.4%,在同板塊59家公司中排名第18位。以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來看,工業富聯2.24%的增長率僅排名第31位。 而此前,多家機構在測算工業富聯估值時,認為工業富聯上市后總市值有望達到6000多億元。不過,隨著工業富聯此次股價破發,工業富聯的滾動市盈率已經只有16.9倍,此前機構的樂觀預測現在看來更像是一廂情愿的白日夢。 3反被護城河制約 工業富聯承載著富士康集團創始人郭臺銘的工業互聯網夢想,這是很多人看好工業富聯的理由。如果鴻海精密、富士康真的能如愿轉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那么工業富聯將成為直接受益的上市公司。 而在成功轉型之前,工業富聯也依舊是A股制造業的龍頭企業。據同花順電子制造行業分類統計,工業富聯2018年上半年的營收規模比同行業第2名~第20名的同時期營收之和還要大。 在制造業,更大的營收規模意味著更高的市場地位、面對上下游廠商更強的議價能力以及更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工業富聯是其中的代表,這是工業富聯最強大的護城河。 但對于工業富聯來說,這樣的護城河卻也是制約其估值的關鍵因素。一方面,在成為工業互聯網平臺之前,工業富聯仍需要大量的員工來支撐起龐大的生產流水線,據工業富聯在招股書中的披露,截至2017年底,工業富聯共有26.9萬名員工,其中75.57%為生產制造人員,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和工業富聯形態最相似的,是作為母公司的鴻海精密和兄弟公司富智康,但是工業富聯的市銷率卻達到鴻海精密的3.3倍左右,是富智康的11.1倍左右,估值明顯偏高。 雖然數量龐大的員工可以讓工業富聯在代工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可卻沒辦法讓工業富聯的股價騰飛。 4次新股票破發魔咒 實際上,除了工業富聯以外,在上市滿一個月且不足一年的次新股中,目前處于破發狀態的個股有21只,占比13%,其中9只為2018年新上市的個股。 數據寶統計顯示,163只次新股中已有38只發布了三季報業績預告。其中,中新賽克、銳科激光、奧士康、密爾克衛和大業股份5股業績預增,聚燦光電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首虧。公告顯示,聚燦光電預期虧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產品毛利率下降、公司管理費用大幅增長、利息支出上升等原因所致。 在目前處于破發狀態的次新股中,精研科技、華陽集團、蒙娜麗莎和華夏航空均發布了三季度業績預告,預告類型分別為預減、預減、略增和略減。由此看來,打新必賺已經成為過去,而獨角獸穩贏也不再是投資寶典。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