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龍頭溫氏股份2018年前三季凈利跌超20% ?溫氏家族持股浮盈1.7倍
10月23日晚間,A股養殖龍頭、昔日的創業板龍頭溫氏股份發布2018年三季報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溫氏股份營收同比增長,凈利潤卻大幅下滑。
作者|陳溢波
來源|野馬財經
10月23日晚間,A股養殖龍頭、昔日的創業板龍頭溫氏股份發布2018年三季報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溫氏股份營收同比增長,凈利潤卻大幅下滑。
同時財報顯示,溫氏股份前三季度的利息費用支出較大。截至三季度末,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性負債和長期借款額度也較大。
此外,通過該業績報告還可以看到,溫氏家族幾位成員手中持有的即將解禁的限售股,當前已實現近兩倍的賬面浮盈。
增收不增利 前三季凈利下滑超20%
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溫氏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55.22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10.12%;扣非后凈利潤為19.31億元,同比減少10.76%。而2018年前三個季度,溫氏股份累計實現的營收達408.39億元,同比增長4.13%;實現的扣非后凈利潤為28.1億元,同比降幅達26.47%。
根據溫氏股份此前剛剛發布的公告,受益于肉禽市場行情,溫氏股份的商品肉雞銷售均價同比上漲37.50%,這由此使其養雞業務的收入和盈利同比大增。
從養豬業務來看,受釋放產能、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等因素影響,溫氏股份商品肉豬的盈利水平曾出現下滑。
隨著今年8—9月消費旺季的來臨,養豬業務板塊盈利能力回升。2018年9月,溫氏股份共銷售214.51萬頭商品肉豬,收入達33.67億元,銷售均價也出現環比上升。
中泰證券研究所于10月24日出具的一份研報稱,受益于“公司+農戶”模式下相對靈活的代養費調整機制,溫氏股份在當期的生豬養殖成本略有下降。
中泰證券分析師認為,當前在全國頻發的非洲豬瘟,或還將使其享受到區位優勢帶來的豬價結構性行情。
解禁期將至 溫氏家族持股浮盈近兩倍
溫氏股份在10月23日晚間的業績報告還披露了溫氏家族部分成員在2018年第三季度末的限售股持股情況。
截圖來源:溫氏股份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
這些限售股,大部分均為溫氏股份首發前限售股。這些股份將在其登陸創業板三年后的2018年11月2日解禁。
公開資料顯示,溫氏股份是一家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的主要從事肉雞、肉豬的養殖和銷售業務的公司。2015年11月2日,溫氏股份通過換股吸收合并大華農的方式,成功叩擊資本市場大門。彼時,市值一度超過兩千億元,風光問鼎創業板龍頭。
根據溫氏股份當年發布的換股吸收合并大華農的上市公告書,當時的股價是16.15元/股,考慮到2015年11月至今四次分紅,溫鵬程、梁煥珍、溫均生、溫小瓊、溫志芬五位溫氏家族成員持有的限售股較持股成本在9.02元/股,預計已經實現約1.7倍的賬面浮盈。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