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解微信
還有機會嗎?
作者:剁椒編輯部
來源: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
2000年世紀之交,當青澀的小馬哥假扮姑娘在QQ上調戲少年時,誰也沒想到,一個社交帝國由此發端。
從新浪UC、51、網易泡泡、百度Hi等PC時代的手下敗將,到MSN、Skype等武裝到牙齒的舶來品,再到米聊、來往、易信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挑戰者,這些歷史名詞先后成了騰訊社交帝國崛起之路上的墊腳石。
還有機會嗎?
1月9日,抱有同樣疑問的今日頭條CEO陳林在悟空問答中提了一個問題:中國的社交領域已經到終局了嗎?未來,社交領域可能會有哪些發展和創新?
最有資格回答的人沒有正面回復,同日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Pro只是略顯平淡的公布了微信目前的產品數據,“日登錄量超過10億,每日450億信息發送,4.1億次音視頻呼叫。”
結合目前中國互聯網總人數大抵如此,張小龍的意思無需言表——微信的體量已經堵住了所有社交領域創業者的上升渠道。
但在講究“革新”的互聯網的江湖里沒有固若金湯,鐵板一塊。隨著去年騰訊股價下跌,用戶忠誠度分散,不斷冒頭的多樣性內容性社交產品開始蠶食騰訊的市場。
如果說像soul、音遇、即刻等這些還都算小打小鬧的話,今天社交領域迎來了三位自帶光環的流量明星。
刑滿釋放后再次創業的前快播創始人王欣,成立了“云歌智能”,今早在深圳發布一款新的社交產品馬桶(MT),主打匿名社交。為此還拉來了原UC創始人,阿里系的何小鵬站臺天使投資。
午時,一直和騰訊對抗的字節跳動發布了一款視頻社交產品——多閃,試圖以短視頻的形態切開打入騰訊根基的突破口。此舉還引來了YY創始人李學凌的力捧。
晚間,岌岌可危擔似乎抱上中移動大腿的錘子也加入了戰局,發布的子彈短信的新產品聊天寶,但從硬件偏離all in在社交上老羅,是在力挽狂瀾還是垂死掙扎?
不管這三款社交產品能否在微信屏蔽下殺出一條血路,巨頭們急不可耐地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微信軟肋至少說明,社交終局遠沒有到來。
瞄準微信痛點,做陌生人社交的“馬桶MT”
王欣打響了今天社交日的第一炮。在此之前,恐怕誰也沒有想到,他會將復出后的首款產品鎖定在社交賽道。
王欣的理由很簡單:好做的領域都被人做了,他只能去做大家還沒做過的。這話乍一聽似乎有些荒謬,社交這片紅海,巨頭地位難以撼動,入局者數不勝數,就連王欣也在微博直接表示:微信比你想象得更強大,熟人社交不要碰。
但微信的強大,并不意味著沒有痛點。
“今天的朋友圈很難有真實的表達,隨著社交關系的越來越寬泛,大家的表達會很慎重。”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王欣解釋了一下所謂的“社交壓力”,這種表達上的限制需要一個出口。
在王欣看來,匿名社交這個出口能提供這樣地自由,并且“尚未被大體量產品占據”。對既無流量也無經驗的王欣來說,這個領域可能是個突破口。
于是有了馬桶MT的誕生,據說產品名字來源于劉德華唱過的一首同名歌。當天發布會之前,王欣在微博上PO出了歌詞,似是預告了產品的風格:“只要一個按鈕,他會沖去你所有煩憂。”
在最終發布的產品形態上,這種“避免社交壓力,給予自由表達”的思考,也在馬桶MT的核心Tab“話題”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根據產品結構,將馬桶MT的特色玩法總結成了三個點:
第一個特色點是,用戶可以直接在話題中發起或加入群聊。對于一款新的APP來說,LBS定位加群聊的組合,是比較有利于早期用戶之間的互動的,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無人可聊和無話可聊的尷尬。至少從小娛體驗的幾個群聊來看,用戶之間的互動還是比較活躍的。
第二個特色點是,話題里的所有內容都只能存在一個小時,包括群聊。事實上,這種“閱后即焚”的玩法,此前無秘就已經玩過,但馬桶MT顯然做的更加徹底,以至于小娛第二天早上再打開馬桶MT時,發現昨晚的話題頁面已經成了一片空白。這種玩法,就像是夜晚在酒吧里和陌生人聊天,各自吐槽發泄之后不會再聯系,也不必再想起。對用戶和平臺來說,發言帶來的風險都會大大降低。
但這種玩法自然也有自己的短板,那就是用戶的關系鏈比較難沉淀下來。不過在馬桶MT上,用戶可以關注感興趣的其他用戶,這種基于共同興趣而產生的“粉絲與關注”式關系,可能能夠部分彌補這個短板。
第三個特色點是,在匿名群聊里馬桶MT還引入了紅包的玩法,但前提是,發紅包的時候用戶必須還在馬桶MT的頁面上。在王欣看來,“紅包”的引入,是類似于“知識付費”的一種玩法,能夠體現信息的價值。
但對一款新生的產品來說,紅包更重要的意義可能還是,第一,通過即時獎勵激勵用戶表達,第二,通過紅包分享完成裂變拉新。事實上,馬桶MT的用戶領取第一個群紅包后,往后進入下一個群領取紅包前,都需要將鏈接分享到其他平臺。
從這三點來看,匿名群聊、定時消失、即時獎勵指向的都是“場景式的弱連接關系”,和長連接的代表微信正好走的是相反的路子。這種尋求微信覆蓋場景以外的打法,加上“欠王欣的會員”,讓馬桶MT在當天上午就迎來40萬的下載量。
但與此同時的是騰訊迅速的反擊。
事實上,在發布會上開始前的那一夜,馬桶MT在微信里的下載鏈接就已經迅速被封,平臺上微信充值也無法正常使用,隨后在短信渠道上馬桶MT也受到了騰訊大王卡的封殺,幾乎算得上是“全方位封鎖”。
騰訊的打擊還不是馬桶MT要面臨的全部壓力。在匿名社交這個白骨累累的戰場上,大部分產品不是死于外部競爭,而是平臺上的內容。匿名發言帶來了自由的空間,但同時也容易帶來惡意爆料、造謠、乃至大尺度內容,游走在敏感的邊緣。
曾經紅極一時的無秘因此銷聲匿跡,匿名職場社交平臺脈脈也因此被網信辦要求下架整改。甚至有人認為,匿名社交注定無法長大。事實上,剛剛上架的馬桶MT也在當天遭到了IOS商店的下架, 官網也被清空,顯然已是出師不利。
雖然馬桶MT對外表示會以人工智能去篩選平臺內容,但是否真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依然有待觀察。畢竟,對崇尚“技術無罪”卻已經付出巨大代價的王欣來說,應該不會再想因此付出第二次代價了。
多閃狙擊“朋友圈”
與馬桶MT不同,多閃主打熟人社交,頗有些與微信死磕的味道。
說一句老生常談的話,在各種互聯網產品形態中,社交被認為是巔峰。互聯網公司凡有野心,便有爭心。張一鳴在行業人的評價中,既保守,又能在鎖定目標時“all in”。從社區(內涵段子、悟空問答)到社交(多閃),字節跳動的頻率越來越快。
如果要找到頭條與騰訊競爭浮上水面的明確時間點,可能就是2017年的那場烏鎮東興會。潘亂在《為什么頭條一定要死磕騰訊?》中寫道,飯局上張一鳴和馬化騰有過對話,“坐邊上的張一鳴就曾主動向主座的馬化騰敬酒,大意是您高抬貴手放小弟一馬,Pony笑著回了句呵呵,說商業競爭嘛”。
隨后抖音開啟了2018年最火的風口。
抖音曾經承載了張一鳴很重的社交期待。有媒體稱,在字節跳動內部,給抖音的定位是“視頻社交軟件”。在抖音增長進入瓶頸期的去年年中,曾經有一款叫“抖音好友”的小程序在微信內傳播,希望通過微信將熟人關系導入到抖音。可以想見,隨即被封殺。
算法分發效率遠高于社交分發的抖音,想要增強社交關系,做了很多努力,比如獨立設置“關注”tab、在推薦算法加入更多粉絲分發、上線故事功能僅粉絲可見、點贊評論改成“類朋友圈”樣式、折疊“挑戰”功能促生內容多樣性……
但相比快手,抖音用戶仍然更鐘愛或者說習慣看推薦流,而非關注流。抖音更像是社區,而非社交平臺。抖音在微信面前挑戰,但似是無處下手。
于是抖音決定將社交APP“多閃”獨立出來。一個負責人93年、團隊大都是90后的產品,它號稱要解決的社交痛點,直指微信的朋友圈:熟人關系被稀釋、不夠年輕。
跟微信掐熟人社交,單這一點,勇氣可嘉。先不說這兩點需求的的真實性,多閃要怎么解決這兩個痛點呢?
首先,小視頻和表情包被設想成好友間的主要溝通方式,這天然地去除了非親密關系。其次,用戶可以“隨拍”(國內第N個借鑒“story”功能的社交平臺),內容48h后轉為自己可見,幫助用戶建立人設、進行互動。
視頻內容以人聚合,去除了抖音強大算法分發的干擾。沒有公開的社交場景。當然,頭條系的攝像產品給多閃加持了各種特效和貼紙,還增加了輸入文字跳出表情包庫以供選擇的功能,算是符合年輕人的部分社交需求。今日頭條CEO陳林說,之前沒怎么用過表情包,用多閃跟人斗圖斗了半個小時。
(多閃的界面非常簡潔,只有三個主tab——消息、圈狀按鈕、世界,置于APP底部。消息是好友列表及其“隨拍”視頻,點擊好友可以進入聊天界面;點圈狀按鈕拍攝“隨拍”,默認同步到抖音;世界則是一個“隨拍”廣場,目前可以看到抖音紅人的內容,推薦機制或許是位置、熱門等多重疊加。)
多閃只能用抖音賬號登陸,抖音好友預設成為多閃好友。有意思的一點是,在關系遷移這一步,多閃用戶除了可以通過多閃ID二維碼、手機號、微信、QQ手動邀請、添加好友,在系統推薦的好友列表中多閃還導入了微信好友等關系鏈,疑似是通過微信賬號授權登陸抖音的用戶。
多閃定位是熟人社交,但也對新的關系敞開大門——在“世界”里,有種看到抖音的感覺。不用加好友,就可與陌生人聊天,但僅限3句。
總的來說,帶上了“年輕人社交”的熱門關鍵詞,多閃算是順應了5G時代的潮流,較3G時代起來的微信少了尾大不掉的負擔。不過,比起子彈短信發布當日朋友圈熱傳子彈ID的盛況,這一次沒有看到類似的情況。
熟人關系的遷移動力是個問題。朋友圈有點失焦,但熟人關系在微信一對一、小群中仍得到高頻高粘性互動。
此外,就像魏武揮在多閃發布會上提到的思考,親密關系本身會變遷,視頻和表情包的交流,會心但不交心。做熟人社交很難,在這個領域,字節跳動最強大的數據算法不是主角,更考驗的是團隊對用戶最大公約數需求的洞察。跟字節跳動其他產品的鏈接更是一條漫漫艱難路:如何將熟人社交與社區連接?
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在多閃產品發布會現場,還會發現一個更有意思的現象。在多閃產品負責人演講的PPT中,即時通訊是一個重要看點。但今日頭條CEO陳林在隨后的問答環節明確表示:我們不是做一個IM(即時通訊產品),我們和微信不是競爭關系,我們是做親密好友之間的社交。
這或許是對微信釋放的善意。但也許是為后續將發布的IM社交平臺厘清界限。
另一點,算是小插曲。主打“親密關系社交”的多閃,在邀請微信等平臺的用戶時,生成的邀請卻在說“看明星隨拍視頻”。無論怎樣看,這都像是抖音運營策略的慣性殘留。
羅永浩的用戶分層
今天最后一場社交產品發布會,也是最土豪的一場,來自快如科技。
在錘子岌岌可危之際,曾經被老羅委以重任的子彈短信如同名字中的子彈一樣稍縱即逝。錘科手機硬件似乎再難翻身,執拗的老羅把精力All in在了軟層面的社交產品上。
子彈短信化身聊天寶的消息早有耳聞,“撒幣”吸引下沉用戶的舉措也早在發布會之前已經曝光。事實上,在MT和多閃之后,大部分吃瓜群眾早已對老羅的新產品不太抱有信心。
然而老羅在發布會上頻頻亮出的大招讓人應接不暇,聊天寶扔掉前半程被套上的菜雞頭套,在發布會下半程逆襲成為今日的王者。
老羅說,事實上之前發布的子彈短信只做了原本產品中四分之一的內容。那么,聊天寶相比子彈短信增添了什么?
Video Message:在高效語音轉化之外,加入視頻消息的功能。視頻中的語音可以同步轉化為文字;
無憂換設備:云儲存30天聊天記錄文件;
全局快捷懸浮球:在手機任意頁面快速喚出二維碼、掃一掃、快捷支付(僅支付寶);
專屬表情包:全新繪制emoji和手勢表情,手勢表情分左右可組合任意玩法;
無站隊分享:支持任意產品一鍵分享,不屏蔽競品;(首批支持產品中無騰訊系)
值得一提的是緣分一百和附近的緣分功能,這是老羅發力陌生人社交的突破口。在這兩項功能中,平臺會給出一些性格、興趣的選題交由用戶完成,然后基于LBS定位給用戶匹配合適的人。只有當雙方的緣分值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看到對方的真實姓名和頭像。
雖然看起來是目前大熱的soul和探探的結合體,不過這兩項功能1月25日才能上線,用戶具體反饋還無法下定論。
除此之外,升級為聊天寶后,底部菜單欄原本的“聊天”和“新聞”欄中增添了“熟人圈”、“好東西”、“領錢”。
“新聞”欄目即是資訊聚合,信息流推薦。“好東西”是電商欄目,點擊發現這塊欄目接入了拼多多,可跳轉至拼多多購買商品。
在“領錢”欄目,用戶可通過發熟人圈、簽到、閱讀新聞、聊天、邀請好友等方式領取金幣。
簡單來說就是在聊天寶的產品內,聊天給錢、看新聞給錢、東西給錢、玩游戲給錢……整體來看,聊天寶成了一個拼多多、趣頭條聚合起來的社交APP,打著聊天即可賺錢的旗號獲取用戶。
看起來老羅是把原本用于高大上商務協作的子彈短信做了用戶下沉。這也難怪,近兩年有所成就的互聯網公司如拼多多、趣頭條都是自下而上的逆襲成功。
不過社交不等同于電商和信息,社交是鏈條狀的,不是所有的富豪大佬就沒有三四線城市的窮朋友,也不是所有三四線地區的鄉村中就飛不出金鳳凰。
并且刻意下沉之后,原本被早前版本吸引來的高質用戶反而會引起反感。
羅永浩適時的提出了一個概念——用戶分層。
簡而言之,不在意這些蠅頭小利的用戶刻意關閉“返利”按鈕,頁面會變得像子彈短信初版般清爽。(僅有聊天、新聞、圈子)
并且在新聞板塊劃分了高品質閱讀大眾新聞加以區格;圈子層面引入了熟朋友/生朋友功能。
其中圈子內不展示生朋友內容,并且只有熟朋友才能查看用戶自己的圈子內容。
用快如科技工作人員的話來講,這樣的劃分能讓朋友圈變為熟人圈,從而減輕社交壓力,方便處理社交關系。
或許正如叔本華所說,社交的起因在于人們生活的單調和空虛。社交的需要驅使他們來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許多令人厭憎的品行又驅使他們分開。終于,他們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適當距離,那就是禮貌。
社交領域無終局
現在看來,陳林的提問更像是顛覆者的戰前宣言。問題提出6天后,馬桶MT、多閃、聊天寶三款產品,給了這個回答三個不同的解題思路,當然,他們的回答是一致的。
中國的社交領域遠未到終局。
近兩年,互聯網巨頭們在產品設計思路上最顯著的變化莫過于,巨頭已經從爭奪流量過渡到了爭奪用戶時長。抖音在2018年的異軍突起便是最好案例,頭條系產品素以“殺時間”著稱,抖音將這種魔力放大到極致。一年時間里,這款短視頻產品日活達到2.5億,月活達到5億。
QuestMoblie在18年9月發布的一份數據能夠很好地印證這個現象。一年時間里,短視頻的月活躍用戶即使達到將近70%的增長,仍舊遠不如在線視頻,但總使用時長卻與在線視頻相當。也就是說,在產品增長過程中,搶奪用戶時間,提高產品粘性,遠比獲取活躍度較低的用戶更加重要。
在所有爭奪用戶時長的APP中,即時通訊類產品占比最高,即使2018年略有下降,網民們仍然將三分之一的時間用在社交軟件上。從這個角度來看,社交產品“殺時間”的屬性,決定了這個領域永遠不會缺少新玩家。
新玩家們不斷重塑社交產品,這讓人們很難再以“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兩種形態來劃分這個領域的所有APP。以匿名社交、興趣社交、粉絲社交為代表的泛社交正在成為社交領域的新趨勢。即使是熟人社交與陌生人社交,也在內容、服務、娛樂三駕馬車并行的社交裂變大路上狂奔。
微信并不完美,無論滿足所有人的社交需求。這是馬桶MT、多閃、聊天寶三款產品能夠立項的根本,它們從不同角度圍剿微信,拿著錘子,馬桶,無人機,飛機票等怪異武器,誓要踩著微信的軟肋,打出一條生路。
馬桶MT的主要賣點匿名社交,實際上針對的是微信在版本更替中不斷弱化的陌生人社交功能。在微信加滿同事、同學、家人的情況下,人們對微信陌生人社交的訴求越來越低。“賣茶葉”、“微商”等以套路為主的陌生人詐騙加劇了微信生態下惡劣的陌生人社交環境。更早的搖一搖與漂流瓶,一個就被大部分用戶打入冷宮,成為微信打開率最低的幾項功能之一,另一個因為涉嫌色情在前段時間下架。
如果說馬桶MT只是在陌生人社交領域集前者之精華,將大量功能煮成了一碗臘八粥的話,多閃就是一個希望幫助用戶逃離朋友圈,推翻圖文社交,建立視頻社交新規則的新飲品。
為什么用戶要逃離朋友圈?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變得功利,他們只為朋友圈里的優質內容評論,生活的、日常的內容往往只能獲得寥寥無幾的贊。能夠獲得大量好友互動的內容與微博、INS等平臺的優質內容無異,但日常的、生活的內容才是社交的部分。也就是說,朋友圈變得越來越“社區”化了。
不止一個人提到過,移動互聯網的上半場是圖文,下半場是短視頻。多閃的思路很清晰,用短視頻去替代圖文:用短視頻朋友圈替代圖文的朋友圈,交互也以短視頻為載體,在多閃中,短視頻的重要程度遠遠大過圖文內容。
重生后的聊天寶是今晚最大的炸彈。深諳營銷之道的老羅看似將趣頭條擅長的獎勵機制玩的更大更猛。用戶下沉?不,老羅的目標一定是:我全都要。用戶分層機制下,和微信正面對決,才是聊天寶今晚想要傳達的信息。
微信近8年的成長過程中,在獲得巨量用戶的同時也使得平臺內在用戶關系變得臃腫不堪。雜亂的社交關系帶來的是雜亂的內容,長此以往之下,原本純凈的熟人朋友圈內產生了不少垃圾信息。
這是不少微信用戶詬病的地方,聊天寶寄希望于用戶在遷移社交關系之初就做好管理 (生熟朋友),也是目前聊天寶的對抗微信的發力點。
集圖片+文字+語音+投票+紅包功能于一身的馬桶MT,主打視頻社交的多閃,將用戶分層的聊天寶,無論這三款產品能否成功,人們都渴望有一款社交產品能在社交領域挑戰微信。在國內,互聯網巨頭的基本盤是電商、社交與搜索,在電商與搜索領域,老大與老二的差距怎么也拉不到10億日活對幾千萬日活的鴻溝,但微信遠遠地將老二甩在了身后。
人們期待微信外的另一個選擇,或許這才是社交無終局的真正答案。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