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光學:連續六年扣非后虧損,關聯交易維持營收穩定?
關聯交易
行業首家上市公司,上市之后又連續盈利長達16年,是不多見的一件事。如果這家公司后來連續六年扣非歸母凈利潤為負,那么應該如何改善經營?這或許是投資者們關注的事情。
今天探討的這家公司是鳳凰光學(600071.SZ)。據其年報披露,公司2018年營收77,775.96萬元,同比下降2.11%。歸母凈利潤為-746.88萬元,同比下降122.27%。如果剔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公司2018年扣非凈利潤為-1588.65萬元,已連續六年扣非后虧損。
翻看以前年報,作為1997年登陸深交所、光學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在連續盈利16年后,遇到了發展瓶頸。由于2013與2014年虧損,2015年鳳凰光學被ST,當年通過處置非流動資產8982.34萬元扭虧摘帽;2016年虧損11539.68萬元,2017年通過處置股權獲得投資收益7858.17萬元扭虧,避免了再度被ST。
當然,處置資產獲得收益并不是一個可持續的盈利操作。閱讀財報發現,在公司營收增幅放緩狀態下,公司的控股股東鳳凰控股與實控人電科集團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幫助”,包括以下幾點:
1) 公司向關聯方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收入逐年上升,占營收比重逐年上升;
2) 實際控制人電科集團以較低的融資成本向上市公司拆出資金;
同時,公司的毛利率近年來波動也比較大,主要體現在營收占比較小的外銷收入規模減少,但毛利率上升較快上。
外銷收入下降,毛利上升
從分地區銷售收入數據看,2018年外銷收入為1.36億元,較2015年下降了5011.06萬元; 2018年內銷6.31億元,比2015年上升了2243.45萬元。
同時,國外銷售業務的毛利率呈現出上升趨勢,2015年至2018年,毛利率從1.39%攀升到了21.76%,變動幅度較大;而內銷毛利率相對變動平穩,2018年內銷毛利率為10.66%,較2015年下降了1.97%。
營收增勢放緩,關聯銷售額上升
根據2018年年報披露,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光學加工和鋰電芯加工,并推動主營業務向“光學鏡頭轉型,主要以安防監控鏡頭、車載鏡頭為主”。
2013—2018年,鳳凰光學的營收分別為69,778.27萬元、89,097.23萬元、80,323.29萬元、74,955.22萬元、79,449.30萬元、77,775.96萬元。公司在2018年的營收只比2013年上漲了11.46%。整體看營收增幅并不明顯。
在營收趨勢放緩的情況下,關聯交易收入占營收比重在逐步上升。2013年公司向關聯方“銷售貨物、提供服務”的交易金額占營業收入比重為1.48%,2018年上升到了22.98%。
根據年報數據,2018年公司向關聯方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入共計1.37億元,比2013年的325.03萬元上漲了4108.7%。
2019年4月20日公司發布《關于2019年日常關聯交易預計的議案》,2019年公司預計與實控人電科集團及其下屬公司的關聯交易為3.2億元,預計比2018年的實際銷售額增加139.42%。
隨之而來的是,公司對關聯方的應收賬款也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2018年公司對關聯方應收賬款期末余額為6,531.25萬元,比2013年上升了4527.83%。占到應收賬款期末總額的比重也越來越大。
營運資金短缺,實控人電科集團屢次拆借資金
此外,公司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屢屢呈現出負數狀態。2013年—2018年中,有4年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負。
經營性現金流為負,可能是由于企業在發展期擴展業務需要,資金短期無法回籠,或者可能是企業的盈利能力不足,無法使足夠的凈現金流入。那么鳳凰光學屬于哪種?
2017與2018年,公司向實控人電科集團的子公司分別拆入資金0.7億、1.2億,以緩解營運資金緊張問題。
在2019年4月20日《關于2019年日常關聯交易預計的議案》中,公司預計向實控人電科集團拆入1.4億元,金額較2018年有所增加。目的是“用于滿足公司生產經營的需要”。
除了拆借資金外,公司擬以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向中電海康和中電科投資發行股份,募集不超過4個億的資金,用于“車用高端光學鏡片智能制造項目”與“高端光學鏡頭智能制造項目”。而中電海康及中電科投資均為實際控制人中電科集團的子公司。2019年3月12日證監會發審會已經核準此次交易。
從2019年一季報來看,公司的現金流狀況似乎有所好轉。數據顯示,公司2019年一季度的經營性凈現金流為1806.95萬元,同比增加751.97%;而歸母凈利潤-1262.87萬元,同比下降-444.70%。仔細拆分后發現,經營現金流與歸母凈利潤的背離主要是因為公司當季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達到18,968.14萬,大幅高于同期實現的營收13,779.43萬。
在經營業績下滑、毛利率波動較大的情形下,鳳凰光學通過增加與關聯方的交易、向實控人拆借資金滿足資金需求并降低融資成本的方式以穩定業績,為轉型升級創造時間。
鳳凰光學能轉型成功嗎?(ZBL/CJT)
本文作者:面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