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有點“要命”
半年報“要命”,天量減持更“要命”!
來源:遠見財訊(yuanjiancaixun)
1?藥明康德“要命”的半年報 作為醫藥股第一獨角獸, 藥明康德在大家的期盼下 也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財報。 而這一份財報 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樣出彩。 8月19日,藥明康德披露中報業績,公告顯示公司2019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8.94億元,同比增長33.7%;實現歸母凈利潤10.57億元,同比下降16.91%;每股收益為0.65元。 報告期內,藥明康德毛利率為38.8%,同比降低1.3%,凈利率為18.7%,同比降低10.8%。對于本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降 16.91%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報告期內公司所投資標的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0.55億元,而去年同期實現公允價值變動收益4.32億元所致。 由此可見, 雖然總營收增長了, 但是藥明康德的利潤卻同比有所下滑。 財報顯示,藥明康德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0.57億元,同比下降16.91%;2019年二季度扣非凈利潤4.98億,同比下降11.58%。但是,二季度的收入增長幅度高達37.82%。二季度的毛利率39.36%,較去年二季度的40.97%,下降了1.61個百分點!期間費用中,二季度的管理費用同比增長了1.33億,增長幅度58.33%,遠遠超過收入的增長幅度。 在一季度中,毛利率也是同比下降,管理費用增長幅度也遠超收入的增長幅度。毛利率下降,管理費用的大幅增長,壓縮了公司的凈利潤。值得警惕的是,毛利率下滑的趨勢,將會持續影響公司全年的業績。 2“要命”的減持 從回國上市以來, 藥明康德就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 但“相識容易相守難”, 在今年5月解禁后, 股東們開始了一場“要命”的減持! 8月14日,藥明康德發布公告稱,Glorious Moonlight Limited 等共7名首發前股東合計擬減持不超過10.74%的上市公司股份,7名股東合計計劃減持股份1.76億股,以8月21日收盤價76.83元/股計算,本次減持可套現金額約為135.22億元。 如此巨大的減持金額, 絕對可以冠絕全部A股上市公司, 引發市場廣泛質疑。 而大股東們的瘋狂套現 是否又會引發股價大跌呢? 對于這個問題,藥明康德發布財報第二天的股價早已給出了答案。8月20日,藥明康德股價收報80.95港元/每股,上漲0.54%,而在上周其股價還一直在創新高。 藥明康德首發原股東獲取暴利,一方面得益于IPO制度紅利,另一方面主要歸于管理層精心謀劃的私有化回歸。作為中國最大的新藥研發外包服務公司,2007年藥明康德選擇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2015年上半年,資本市場迎來了私有化回歸A股的浪潮,25家中概股都宣布要進入私有化退市進程;一直以來,中美市場的估值差都讓中概股煩惱不已,為了謀求更好的估值,不少公司都啟動私有化回歸A股。藥明康德從2015年4月初次宣布到2015年12月徹底完成,僅僅花費了不到8個月的時間。 隨著藥明康德“一拆三”私有化回歸順利完成。按照8月19日收盤價計算,A股的藥明康德、港股的藥明生物、新三板的合全藥業,總市值分別為1212億元、921億元、213億元,三者合計為2346億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藥明康德私有化成本僅33億美元,通過“一拆三”私有化后回歸,不到4年時間就實現了10倍的收益。這背后雖然有業績增長因素,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中美兩地的巨大估值差異,即國內估值水平遠遠高于美國。 3?機構怎么看? 據了解,自藥明康德2018年二季度回歸A股以來,營收已經連續五個季度增長超20%。光大證券認為,尋找政策免疫及新機制下的確定性機會,堅持堅定看好“創新+升級”帶來的確定性機會在創新轉型需求下,CRO板塊受益明顯,依舊看好藥明康德。 瑞銀發表報告稱,藥明康德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33.7%,優于該行預期的增長27%。而經調整經營利潤同比增長17.2%至11.6億元人民幣,大致符合預期。該行上調藥明康德股份目標價,由87港元升至93港元,維持“買入”評級。該行表示,集團上半年利潤增長放緩,主因是股票期權費用增加,以及積極投資新設施和營銷,但由于集團擴展產能,因此對其長達盈利能力感到樂觀。 同樣,中信建投證券也發布研報表示,將上調公司2019年-2021年收入增速預測分別到31.0%、30.3%和29.2%,相應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6.2%、25.4%和29.4%,經調整的non-IFRS歸母凈利潤增速與收入增速基本匹配,同時上調公司評級為“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