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因美不想叼奶嘴了?
因變更公司名稱及經營范圍,貝因美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
作者 |?貓妹小姐姐?
來源 | 貓財經 (maocaijing)
因變更公司名稱及經營范圍,貝因美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
9月21日,貝因美發布公告回應稱,在出生數明顯下降、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公司變更名稱及拓展經營范圍,是為了發展新的業務增長點。
據了解,9月12日,貝因美發布《關于變更公司經營范圍、名稱及地址的公告》,擬增加經營范圍“技術推廣服務,自有房屋租賃,健康管理(不含診療),日用品銷售,經營進出口業務”,并擬將公司全稱由“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
諷刺的是,嘴巴上講要去嬰童食品,在8月底披露的半年報封面還用了叼著奶嘴的小孩形象。
?
收入結構來看,奶粉類是貝因美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1.64億元,占總營收89.83%。作為貝因美旗下第二大營收產品,米粉類產品今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2366萬,同比下降20.79%,占總營收1.83%,與奶粉相差甚遠。
?
而根據《中小企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16號:變更公司名稱》中規定,上市公司應根據實際經營業務情況審慎對公司名稱進行變更,不得隨意變更。變更后的公司名稱應與公司主營業務相匹配,不得利用變更名稱影響公司股價、誤導投資者。
貝因美奶粉類產品長期占營收比例近90%,新業務還沒落實就想變更名稱。這一操作的合規性、合理性必然會引發監管部門的質疑。
二股東矛盾激化
根據公告,貝因美董事何曉華和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分別對此次決議投棄權票與反對票,原因系“相關事項未經戰略委員會審議批準"、"無法判斷相關戰略和業務調整的戰略合理性"、"公司應集中精力專注于解決當前主營業務面臨的問題"。
貝因美在回復函中稱,戰略委員會審議批準并非本次議案的必經程序;由于董事背景不同, 導致立場理解不一致,故而一位董事棄權,一位董事反對。
據了解,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為二股東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外派貝因美的董事。天眼查顯示,Priem同時還是恒天然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和亞洲、中東及非洲區董事總經理。
?
資料顯示,2015年3月,恒天然乳業以每股18元的價格,要約收購貝因美股份1.92億股,持股比例為18.8%,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有了恒天然加持的貝因美,曾被業界寄予厚望。
不過,在此后恒天然持股的四年中,貝因美凈利潤累計虧損16.32億元,因此大股東和二股東不和消息沸沸揚揚。截至發稿,貝因美股價收于5.45元每股,連收購時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這并不是雙方第一次出現意見分歧,在2018年貝因美發布公告將出售22套房產,希望通過處置固定資產來改善業績時。該議案被董事會3票贊成、4票反對、2票棄權而否決。其中,投出反對票的4名董事中就有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
不過單靠Priem的一己之力似乎并不能改變什么。
在矛盾激化中第二大股東恒天然似乎也萌生退意。貝因美8月7日的公告稱,持股占公司總股本18.82%的恒天然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貝因美股份。
業績持續低迷
最新的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貝因美實現營業收入12.96億元,同比增長5.16%;但其凈利潤虧損1.218億元,同比降幅為1527%。
對于此次虧損,貝因美解釋稱,由于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及非經常性收益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致使公司利潤同比下降。
此外,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01億元,為凈流出,同比下降163%,期末的募集資金余額只有225.96萬元。可以說,貝因美正處于自我造血不足的窘境中。
通過財報可以發現,2014年開始貝因美開始走下坡路,2014年、2015年營收分別同比下降17.46%、10.20%;2014年凈利潤更是暴跌90%,為6900萬元。
2016年到2017年出現了大幅虧損,貝因美兩年累計虧損18.37億元,2018年甚至一度處于退市邊緣。雖然此后扭虧為盈,盈利4111.36萬元,但也主要是靠出售資產達成。
以目前大環境來看,2019年的經營情況似乎很難有所改善。貝因美在公告中表示,2019年上半年,貝因美外部競爭環境不容樂觀,新生嬰兒出生數量、純母乳喂養率等因素持續影響市場預期,乳鐵蛋白等關鍵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未來,貝因美不再局限于嬰童食品,而將圍繞嬰童所需進行多元化發展。
7年又回到原頭
貝因美成立于1999年,公司于2011年4月12日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頂著“奶粉第一股”的光環,貝因美曾一度跨界到母嬰店、母嬰平臺、保險等業務。
2012年,貝因美作剝離了生活館、保險代理、嬰童用品等非食品業務,將戰略由“孕嬰童產業綜合運營商”轉變為“嬰童食品第一品牌”。
然而7年后,貝因美再次擴大經營范圍,并意圖在公司名稱上去“食品化”。
另一方面,增加的經營范圍早有征兆。
2019年貝因美先是與新西蘭保健食品公司Good Health達成戰略合作,進軍營養品領域。公開資料顯示,GoodHealth是新西蘭的天然保健食品公司,產品包括牛初乳、海洋產品、蜂制品和羊胎素、深海魚油等。
其次,貝因美也將其旗下子公司所擁有的現代牧場和中本牧場租賃給康貝牧業。據了解,租賃期限共計15年,現代牧場和中本牧場合計整體租賃費用1.9億元。
二級市場上,近年來貝因美股價一路走低,股價從2015年的最高點30.97元跌落至目前5.45元,短短四年間公司市值蒸發85%。貝因美未來的路依然任重道遠。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