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漲價3倍“一罩難求”,概念龍頭僅為臨時工停產多年
受武漢肺炎疫情相關消息的影響,最近幾天“口罩”迅速成為網絡上熱議的關鍵詞,甚至出現“一罩難求”的情況。
作者|?貓妹小姐姐?
來源 | 貓財經 (maocaijing)
受武漢肺炎疫情相關消息的影響,最近幾天“口罩”迅速成為網絡上熱議的關鍵詞,甚至出現“一罩難求”的情況。
?
伴隨著多地多例確認患者,有部分網友在社交媒體稱深圳、上海等出現確診病例的城市的線下藥店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斷貨情況,甚至有因經銷商調價導致部分平價的品牌口罩漲了3倍。
?
電商方面,京東商城多個商戶均表示,由于促銷活動過于火爆,訂單將會延遲配送。
?
通過慢慢買網站查詢到3M防塵口罩9501V+升級版的防霧霾口罩歷史價格走勢可以發現,此前價格總體比較平均起伏不大。19日還是69元的價格,到21號已經漲到了299元。漲了3倍還要多。
? ? ? ? ? ? ? ? ? ? ? ?
?
二級市場上,口罩概念股在1月20日A股市場全線爆發, 其中龍頭股份、泰達股份漲停,申達股份、金鷹股份、常山北明等個股紛紛大漲。
?
概念龍頭不生產口罩,漲停沒落下過
?
這些股票中,龍頭股份(600630)是龍頭股,最快封死漲停。
?
根據龍頭股份2019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以品牌經營和國際貿易為主營業務。自主品牌業務包括以三槍、ELSMORR、鵝牌、菊花、海螺、民光、皇后、鳳凰、鐘414等品牌為主的針織、服飾、家紡類產品的經營,合作品牌業務包括迪士尼、Navigare、Bagutta 等。
?
那為什么會被認為是口罩概念股呢?
?
原來當時SARS流行的時候上海市政府安排龍頭股份進行公益口罩的生產,下屬企業用甲克素技術推出“奇丁抗菌衛生口罩”,比普通口罩具有更好的抗菌性,是非典時期口罩的指定生產廠。
?
但生產防塵防毒口罩是要有專門許可證的,現在許可證早就過期了。
?
有龍頭股份的內部人士透露,其實當年SARS期間,龍頭股份受命上海市政府生產功能口罩根本是不賺錢的。當時公司為滿足產能停掉了內衣的生產線,此后出現了虧損,最后由國家進行財政補貼才得以脫身。
?
另外一家漲停的是泰達股份(000652)。
?
泰達股份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的主要業務集中在四大產業領域:生態環保、區域開發、能源貿易、股權投資。
?
據了解,泰達股份為國內最大口罩濾布生產企業,是目前國內唯一能夠生產符合美國N95級和歐洲P1、P2級標準口罩布的生產廠家。半年報顯示,公司在空氣濾材生產具有獨特工藝,并參與了國家 PM2.5 口罩行業標準制定工作。
?
在2018年年報披露,紡織服裝行業營收約為9658萬元,占整體營收比例僅為0.5%,而該部分的主要產品全部為紡織及濾材。
?
貓妹發現,雖然不生產口罩,但碰到類似霧霾等公共衛生事件時,這些股票都少不了一輪炒作。
?
在03年非典期間,由于整個大盤都處于下跌狀態,所以先不做參考。
?
像這樣連跑幾家藥店沒買到口罩的情況還發生在2013年年初。當時全國中東部地區都陷入嚴重的霧霾和污染天氣中,1月13日,中央氣象臺將大霧藍色預警升級至黃色預警,隨著許多城市PM2.5的不斷“爆表”。
?
隨后,龍頭股份在14、15日連續收出兩個一字板。
?
?
3M口罩一家獨大,有上市公司生產未成規模
?
目前在2019-2020年口罩十大品牌排行榜中,前三名分別是3M、綠盾、霍尼韋爾。有市場人士表示,3M可能承包了國內整個防霾口罩市場大概90%的份額。
?
目前,3M是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分支機構,全球員工接近9萬人,年營業額超過300億美元的世界500強企業。
?
貓妹整理發現,在A股還是有上市公司生產口罩的,不過還未成規模。
?
2013年12月21日,新綸科技(002341)公告稱,由于市場變化,終止了擬投資1.59億元防靜電包裝材料擴充項目,公司擬將該項目的部分廠房用于凈化口罩產品(如PM2.5口罩)的擴產,以改善目前公司凈化口罩產品供不應求的狀態。
?
公司自主研發的“親凈”牌PM2.5防霧霾專用口罩,已通過國家相關檢驗中心測試。微塵過濾率均達到99%以上,符合國際N95標準,防護功能遠高于PM2.5防護要求。
?
另一家則是陽普醫療(300030)的IMPROVE防霾口罩。不過,陽普醫療也未形成市場規模,收入水平大概在千萬元,與成熟單品數億元甚至10億元的市場規模有較大差距。
?
不過上述兩家口罩業務或因營收占比過少未在年報中有經營數據披露。漲幅方面,雖然沒有前兩只偽概念股那么強勢漲停,但也有超過5%以上的漲幅。
?
事實上,口罩概念股實際利好很有限,龍頭股基本都是紡織服裝概念的公司。不管是H7N9,還有之前的PM2.5,都必須用N95以上的口罩防護才可能有效果,棉紗口罩阻隔率約為36%,缺少對顆粒和細菌過濾效率的要求,是沒有隔離作用的。
?
另外,口罩需求可能只是階段性的,隨著天氣的轉好、霧霾的消散、疫情的結束,這些股的走勢很可能隨之變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