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后五大崗位仍在 萬科“豬”事還順利嗎?
萬科發布生豬養殖相關崗位已有五天,目前五個崗位招聘信息依然全部在線。其中獸醫和聚落化養豬總經理兩個崗位的發布時間由之前的5月7日顯示為5月9日。信息發布時間有變動的兩個崗位工作經驗要求都為三年以上,其余三個崗位的工作經驗要求則為兩年以上。
萬科發布生豬養殖相關崗位已有五天,目前五個崗位招聘信息依然全部在線。
其中獸醫和聚落化養豬總經理兩個崗位的發布時間由之前的5月7日顯示為5月9日。
信息發布時間有變動的兩個崗位工作經驗要求都為三年以上,其余三個崗位的工作經驗要求則為兩年以上。
撰文/ 姚悅
編輯/ 盧泳志??
2019年底,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王石問劉永好養豬賺了多少錢,劉永好回,“效益不錯,請你吃飯沒問題”。?
5月7日,如果是一位正在登錄萬科集團招聘官網的求職者,當看到豬場拓展經理的崗位,一定會確認一下自己登錄的是不是萬科官網,然后就會反應過來——萬科真的跨界養豬了!
01
成立食品事業部兩個月??BU數量增至7個
5月7日晚,萬科旗下“萬招君”發布數個與生豬養殖有關的崗位,包括豬場拓展經理、聚落化豬場總經理、養豬場預結算專業經理、豬場開發報建專員、豬場獸醫。
?
招聘信息顯示,2020年3月,萬科正式成立食品事業部(BU),正處于業務開展初期,主要布局三大領域:生豬養殖、蔬菜種植、企業餐飲。目前萬科官網管理團隊資料已更新,現任集團合伙人譚華杰兼任食品事業部首席合伙人。
譚華杰簡介
?
從招聘信息來看,萬科養豬也不是隨便養養。崗位對專業性的要求相對較高,工作經驗要求至少兩年,有的崗位甚至要求三年以上。從聚落化豬場總經理的一條工作內容可以看出,萬科規劃25萬出欄生豬規模的聚落,初入養豬賽道,如果按照這樣的規劃落實,不算小規模。
?
在萬科升級后的“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戰略格局中,養豬也占有一席之地。在萬科現有組織架構圖中,食品事業部與印力、物流、冰雪、海外、長租公寓、梅沙教育齊平,成為第七個獨立的業務單元(BU)。
?
萬科此前組織架構圖
據《企業觀察報》報道,一位萬科內部人士透露,“譚華杰帶領團隊培育生豬大概是從2018年上半年開始的,在萬科提出收斂聚焦之前。2018年萬科內部已經在大規模討論農業業務了,設想是未來和社區綁定,形成供應鏈閉環。”
02
房地產涉足養豬業 絕非低就
萬科養豬消息一出,不少 網友對理想氣質濃郁的萬科開始涉足第一印象“憨憨實實”的養豬業表示吃驚。實際上,無論是回報率,還是國民地位、行業前景,房地產和養豬業其實還蠻搭的。
?
盡管一眾養豬大佬在大眾媒體里甚是低調,但是現代養豬業絕對是高回報率的行業,各位養豬大佬通常是悶聲賺大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牧原集團投資興建的養豬場里,按照近年行情,20個管理員可間接創造年利潤近5個億,而根據2019年財報推算,萬科的5億利潤需要將近1700名員工完成。
?
現在的“豬周期”也正處于頂峰時期,國內受非洲豬瘟的影響,去年豬的存欄量減少了40%,導致豬肉價格上漲,跑贏大盤。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豬肉價格上漲了42.5%。
?
另據Wind數據顯示,2019年,24家上市豬企中,18家凈利同比增長,沒有一家虧損。去年,“養豬大戶”牧原股份歸母凈利潤61.14億元,同比增長1075.37%;2019年生豬毛利率37.05%,同比增長27.22%。?看到這些數據確實很難不讓人心頭一熱,也難怪王石會主動與劉永好攀談。
?
一直以來,生豬產業可以被稱為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絕對的剛需。公開信息顯示,我國是全球第一大生豬生產國及豬肉消費國,生豬出欄量及豬肉消費量占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豬肉的國民地位可見一斑。2019年,我國生豬出欄逾5.4億頭,豬肉產量逾4200萬噸,因近期價格上漲,市場規模已由平常年份的近萬億元上升為近2萬億元。
?
國內生豬產業市場規模大,卻不飽和。據華金證券研究報告,我國生豬產業與海外主要生豬生產國家相比,產業集中度仍較低,行業的整合空間廣闊。水大魚大,能夠進入這一水域,未來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除了上述生豬產業自帶的光環之外,還有一點讓房地產業牽手養豬業存在著一種必然性。養豬產業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存在“豬周期”:供給不足→豬價上漲→養殖規模擴大→供給過剩→豬價下跌→養殖規模縮減→供給不足→循環,即每過三四年,就會出現一次豬肉漲價潮。
?
房地產也存在類似的周期性,更神奇的是,經過專業測算兩個產業的系數呈現負相關。也就是,房價越漲,豬肉越跌;豬肉越漲,房價越跌,這樣的情況在大城市尤為明顯。這樣一來,兩者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對沖風險。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單看這一點,房地產和養豬業的CP絕對值得一磕。在萬科之前,碧桂園、恒大、綠地等房企也都早早涉足養豬行業了。
03
增長疲軟 ?萬科能不能靠“二師兄”活得更好?
養豬行業火熱是一方面,萬科選擇養豬,究其原因,內因必然占據更大的比重。
?
在萬科發布的招募令中,萬科解釋:2019年豬肉價格大幅上漲、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給萬科客戶購置食品帶來不便,萬科認識到,以服務萬科現有客戶為起點,在“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產業鏈條上,與各行業優秀伙伴共同努力,爭取“以普通家庭可支付的價格,為大眾提供安全健康的日常餐食”,是“美好生活場景師”的重要組成部分。
?
如果了解萬科現狀,相比于構建美好未來,尋找新的增長點或許是其現在涉足養豬更為迫切的訴求。作為頭部房企,萬科2018年開始高喊“活下去”,彼時外界還對這一口號是否是矯情存疑,但是看了萬科2019年財報,就會發覺這不是萬科矯情,是真的有些焦慮了。
?
3月17日,萬科發布2019年年報。2019年萬科銷售額6308.4億元,銷售額增速從2018年的14.54%降到3.94%,也是近五年來首次降至個位數。
?
作為頭部房企,萬科對于行業的變化也更為敏感。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0.1%,銷售金額雖然同比增長 6.5%,但增速比 2018 年下降1.5 個百分點。房地產主要依托城鎮化發展,2019年年底,我國的城鎮化率約達60.6%,需求也逐漸收緊。
因此,無論是需求端還是供給端,房地產增量市場都將趨于收縮。長遠來看,銷售增速放緩將是不爭的事實。
?
一向行事謹慎的萬科應該早已經預測到了這一走向,開始注重多元化布局。2018年將集團戰略調整為“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后,多元化發展也愈加明確。不過就目前來看,萬科絕大多數收入還是依靠傳統產業,大多數新業務還在培育期,而且萬科剛剛經歷的大規模人事換防,也致使新業務也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
進入6000億元的后規模時代,傳統業務增長乏力,新業務青黃不接,萬科進入陣痛。這時候布局生豬養殖,與其說萬科是攪“豬”局者,不如說萬科是一個自我破局者。
和在農村養一兩頭豬不一樣,現代規模化養豬不那么簡單。雖說作為資深房企有拿地等優勢,但是養豬在環保、防疫、成本,尤其是現代養殖在科技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在人才積淀等方面還需要時間沉淀。
?
買不上萬科的房,能不能吃上萬科養的豬,至少要等幾個月的出欄期;萬科能不能指得上“二師兄”活的更好,則需要等更久。但不管怎么樣,作為頭部房企,萬科的探索破局精神絕對可嘉。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