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億身價中公教育的長期戰爭
逼近兩千億市值的中公教育,能否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面實現業務上換擋,同時進一步壯大其在行業的聲勢,尚是未知之數。
配圖來自Canva
?
留學外語培訓找新東方,K12綜合性學科教育找好未來,職業教育一定離不開中公教育。中公教育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土”,但卻是職業教育領域里面,出現的為數不多的“千億市值”上市公司。
?
7月15日,中公教育的市值更是飆升至2000億,再次刷新市值紀錄。作為本土成長起來的職業教培公司,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其差異化的競爭策略。多年來中公教育持續深耕職業教育,特別是考公教育,從而避開與新東方、好未來廝殺,從大大小小的教育培訓機構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為職業教育領域特別是公考教育培訓領域的“老大哥”。
?
不過,近兩年隨著國家對公務員政策的調整,作為中公教育基本盤的考公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與此同時,其新興的教師招錄培訓業務收入增速迅猛,不過由于基數很小,很難短期取代公考教育。這意味著中公教育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營收將會承壓,而其高漲的市值也將面臨長期考驗。
?
萬中無一的千億機會
?
在中國的教育培訓領域里面,總共就只有4家市值過千億的公司——做K12的新東方、好未來、跟誰學,剩下就是職業教育領域的中公教育。
?
職業教育可以說是民間教育培訓領域的一塊肥肉。從藍翔挖掘機、新東方烹飪學校、北大青鳥、南通汽修……,職業教育培訓涉及領域之廣之寬鮮有匹敵者。與標準化、同質化的K12領域相比,職業教育包羅萬象,考慮到中國絕大多數就業人口不是白領,而是藍領,這個數據就更加龐大了。
?
與此同時,隨著時代進步技術更迭,更多新產業、新職業不斷產生。比如隨著網紅經濟的興起,網紅主播培訓、網紅培訓、網紅直播電商培訓等新需求蓬勃發展,創造了新的職業需求。
?
不過,不同職業培訓賽道,體量差異特別巨大。比如做“考公培訓”的中公教育市值如今超過了2000億,但排名第二做廚師烹飪培訓的東方教育,市值僅有395億元,僅有前者的1/5不到。
?
這還不算差距大的。比如,在成人職業教育培訓領域,做“IT培訓”的達內科技,如今的體量也不過8億人民幣,跟中公教育的體量相差250倍。
?
為什么同樣在職業教育領域,中公教育的市值逼近了2000億,成為職業教育領域萬中無一的王者,而以達內為代表的教培企業成立多年,卻只有幾億市值呢?從各方面資料來看,這或許跟中公教育的公共性分不開。
?
背后押注公考教育
?
中公教育起家于“公務員招錄考試”,而在該領域的公司還有華圖教育、粉筆公考等諸多公司,也都具備一定公共屬性。
?
招錄領域能跑出大體量的公司,首先在于其用戶規模龐大。據了解,公考的用戶主要面向的是大學生群體,而這個群體2019年就有4000萬,而中等職業教育用戶規模只有前者的一半,用戶規模決定了前者的天花板更高,這為大體量公司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
而從中公教育的營收結構,也真實地反映了這一點。具體來看,中公教育的營收結構主要分為公務員招錄、教師招錄、事業單位招錄及綜合類招錄考試四類,其中公務員招錄培訓業務占公司總收入的“半邊天”。
?
例如,2018年中公教育的公務員招錄培訓收入占總營收的53%,2019年這個比例雖然有所下降,但這個版塊的營收仍然占據總營收的48%。另外,中公教育的學生人次能夠達到150.8萬人次,學習中心的個數達到了1100多個,無論是從學習的人數規模還是學習中心數量都名列行業前茅。
?
而非招錄領域的用戶需求多非剛性需求,分布極為分散,培訓周期也比較短,因而付費意愿較弱,整體用戶生命周期比較短,這讓大量其他從事職業成人教育細分領域的公司,很難持續增長,甚至有部分企業很難盈利,這在學生人數和學習中心數量上也有反映。
?
比如,做廚師烹飪成人培訓教育的東方教育,學生人次僅有13.56萬人次,學習中心的個數為177個,總體上無論是付費用戶規模還是學習中心數量,都不如中公教育的規模,因而在市值上也體現出天壤之別,東方教育名列行業第二,市值僅有不到400億。
?
同樣做成人自考培訓的尚德機構、做醫療和財務會計培訓的正保遠程的市值排名也比較靠后,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其中的差距。
?
基本盤受縛,第二增長曲線尚未到來
?
不過,對于如今的中公教育而言,公考教育這個基本盤卻正在松動,原因是國家招公政策的調整。
?
這次調整,正是政府在積極落實國家精準科學的招錄政策,嚴格落實機構改革“施工圖”的大背景下開展的,精簡機構建設的主要目標,也是為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打下基礎。可見,精簡機構后的人員招錄政策將會對公務員考試產生長期影響,這對于中公教育的營收波及不小。
?
相關資料顯示,在公務員招錄數量腰斬的2019年,中公教育的事業單位招錄培訓收入增長了58%,出現了短期的收入暴漲;與此同時,公務員招錄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則出現了歷史性的下調,相比以往招錄培訓收入過半,2019年公務員招錄收入在營收中占比不到48%。
?
而此次短暫收入暴漲,則主要是受到國家縮編影響,很多人報班意愿增強。但從更長遠來看,對于公務員招錄這種通過率較低的考試而言,這種短期效應能否持續尚待觀察。
?
畢竟,國家編制調整后,公務員競爭會更加激烈,這將導致很多人直接退出競爭,從而影響中公教育這類以“公考教育”為主營收入的公司的用戶規模,進而影響其營收增長。
?
這也意味著在可見的將來,公考教育以往的那種無限上漲的空間越來越小,中公教育的公考教育培訓基本盤將受到限制,所幸中公教育還有教師招考這個潛力業務。
?
中公教育的財務數據顯示,在公務員招錄數量腰斬的2019年,中公教育教師招錄培訓的收入實現了同比增長60.85%,遠超過公務員招錄30.15%的同比增幅,成為重要的增長動力。不過,雖然教師相關業務、綜合面授培訓業務增長速度非常快,但是其基數依然較小,二者加起來營收占比30%,而公務員招錄培訓營收占比依然在50%左右。
?
這意味著中公教育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仍將面臨主業增速下滑,而第二增長曲線卻尚未到來的窘境。而在中公教育市值不斷飆升的當下,這將對中公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將造成長期影響。
?
長期戰爭
?
中公教育借殼上市后,股價屢創新高,市盈率已接近80倍,當前市場給出80倍PE的估值是基于公司2018年營收同比增長50%以上,歸母凈利潤增長100%以上,同時2019年上半年延續了這種增長勢頭。一旦增速降低,公司面臨估值中樞下降的風險。
?
當下,占比最大的公務員招錄業務面臨增長放緩的壓力,增長的重任需要慢慢轉移到新業務上,市場能給它多少時間進行換擋操作,尚且無法預知。
?
同時,行業離散型高的問題仍然明顯,中公教育也不例外。根據教育部和沙利文數據,2017 年職業教育市場規模約 7681 億元,預計 2020 年能超過萬億元規模。但目前行業內收入最高的中公教育,即使 2019 年營收 91 億元,占比也不到職業教育行業的 1.2%。
?
可見,在職業教育領域尚未形成具備壟斷地位的頭部企業,長尾公司仍然非常普遍,中公教育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實現進一步的突破,尚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從各方面來看,逼近兩千億市值的中公教育,能否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面實現業務上換擋,同時進一步壯大其在行業的聲勢,尚是未知之數。
?
但可以確定的是,公務員編制調整,使得中公教育公考招錄的可持續空間,已經變得越來越小;而離散的行業現狀短期內不可能得到徹底改變,這也意味著中公教育未來還將面臨長期考驗,而這將會是一場長期戰爭。
?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