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一夜蒸發200億,遭高瓴減持,騰訊、京東重倉的唯品會回港重尋“溫柔鄉”?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三十而已》《二十不惑》,這個夏天的熱門綜藝和電視劇似乎被“姐姐妹妹”們承包了。而承包“姐姐妹妹”們衣櫥的,則是唯品會。
?
作者 |?孫穎妮
編輯?|?李紅梅
來源 |?風云資本界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三十而已》《二十不惑》,這個夏天的熱門綜藝和電視劇似乎被“姐姐妹妹”們承包了。而承包“姐姐妹妹”們衣櫥的,則是唯品會。 《浪姐》里姐姐們拆唯品會的快遞,《三十而已》中主角的衣服是唯品會同款,《二十不惑》里剛畢業的大學生唯品會包裹收個不停。 唯品會對廣告植入的熱衷可謂由來已久,幾年前,《歡樂頌》《都挺好》等幾部大火的電視劇中,也頻繁植入唯品會的廣告。 對此,有網友戲稱:“流水的明星,鐵打的唯品會“,“唯品會也許會遲到,但從不缺席”。 近日,這家被稱為中國最熱衷于做廣告植入的電商平臺似乎正在考慮回港二次上市。
?
有消息稱,依靠“特賣”起家的唯品會目前正與財務顧問就可能在香港上市的計劃進行初步磋商,尚未做出最終決定,初步預計最快于今年內上市。對此消息,唯品會回復媒體稱,暫時沒有相關信息分享。
其實,除了長期熱衷于做植入廣告,唯品會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電商里為數不多的長期盈利選手。截至今年二季度,唯品會已經實現了連續31個季度盈利。
?
這一業績在一眾巨虧的電商里其實格外顯眼。眾所周知,互聯網電商平臺是一個很燒錢的項目,想要盈利可謂是難上加難。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京東,京東曾連續虧損了12年,直到2017年才開始實現盈利,而唯品會在成立四年后的2012年就開始盈利,并一直持續到現在。
?
股價歷經大喜大悲,騰訊前來“輸血"
盡管唯品會已經連續31個季度盈利,然而其股價卻在八年里跌宕起伏,一度經歷了大喜大悲。
?
2012年3月,2008年成立的唯品會,創辦不到四年就叩開了紐交所的大門。上市時發行價僅6.5美元/股,可是卻沒有逃脫破發的命運,當月月末,股價即跌至4.39美元/股,市值僅2.4億美元。
不過,幾個月后,唯品會的股價就開始一路上漲,并在三年后迎來了巔峰時刻。
2015年4月,唯品會股價創下了30.72美元/股的歷史最高點,市值也一度達到約180億美元。與上市初期的股價相比,累計漲幅達600%,一度被業界稱為“電商第一妖股”。
然而,轉折也發生在2015年。
?
唯品會201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唯品會的營收增速開始放緩,首次下滑到100%以下,同時活躍用戶數增速也開始下降。二三季度營收更是加速下滑。同年11月13日,唯品會發布業績預警,營收比預計年增長下降了10%,當天股價應聲下跌,跌幅高達27%。
?
從那之后的三年里,唯品會股價便開始踏入跌跌不休的歸途。
?
2017年年底,騰訊和京東宣布入股唯品會,騰訊投資6.1億美元,持有唯品會 7%的股票,成為了其第二大股東。京東以2.59億美元認購股票,算上此前已經持有的 2.5%,最后擁有唯品會5.5% 的股票。
然而,兩大巨頭的加持并沒有緩解唯品會股價的下跌。
?
2018年,是唯品會股價的崩盤年,當年年底,在創立10年的關口,唯品會股價徹底跌入谷底,出現史上最低股價4.3美元/股,市值暴跌90%,蒸發了100億美元,總市值不足30億美元,距離2015年初的高光時刻,已經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
彼時,橫空出世的拼多多已經發展壯大,淘寶、京東、拼多多三巨頭格局逐漸形成,唯品會被無情的甩出了電商第一梯隊。
?
不過、騰訊、京東對唯品會的流量扶持在此后顯現了巨大作用。
2018年3月,唯品會旗艦店在京東上線,同年4月,唯品會加入微信“九宮格”,這一操作給唯品會帶來了巨大的流量。
2019年唯品會第一季度年報顯示,一季度公司的活躍用戶、總訂單都有了大幅增長。數據還顯示,第一季度內微信小程序和京東向唯品會貢獻了約25%的新客。
也是從2019年開始,唯品會的股價開始逐漸回升。2019年一年,唯品會股價漲幅達160%,并“打敗”了電商黑馬拼多多以及兩大巨頭阿里、京東,領跑中概股漲幅榜。
截至8月19日美股收盤,唯品會今年以來股價累計漲幅達68.74%,市值達到160億美元。
然而19日晚上開始,暴跌又出現了。
8月19日晚上,唯品會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二季度公司各項數據持續穩健增長,其中凈營收達241億元,同比增長6.0%,GMV突破384億元,活躍用戶同比增長17%。
同時,財報中還宣布了公司CFO楊東皓將于今年11月離職的消息。
財報發布后,唯品會股價開啟下跌模式,截至8月20日美股收盤,股價暴跌了19.45%,報收19.26美元/股,市值報收129.51億美元,縮水30億美元,也就是一夜市值沒了200多億人民幣。市場上有聲音認為,唯品會股價暴跌與其CFO楊東皓辭職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楊東皓在2011年加入唯品會并擔任CFO一職,任職時間已經有9年,經歷了唯品會上市、與京東騰訊聯盟、收購杉杉集團等重要時刻。任職期間,楊東皓多次向外界傳遞唯品會的業務方向及業務重心相關信息。本文下面要講的唯品會2017年提出打造以“電商、金融、物流”為支撐的“三駕馬車”戰略就是由楊東皓公布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8月14日,高瓴資本發布了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的美股持倉情況。報告顯示,高瓴資本減持了持有的唯品會股份股票,合計156.77萬股。
多元化轉型失敗,回歸特賣戰略
如今, 唯品會專注于特賣業務,但幾年前它也曾有過野心、走過彎路。
?
此前,在品牌特賣業務逐漸進入瓶頸期后,唯品會一直試圖使其戰略多樣化,加速擴張步伐。
公司的大舉擴張開始于2017年。當年,唯品會提出了電商、金融、物流?“三駕馬車”戰略。
?
2017年5月,唯品會宣布重組物流業務,開始重金打造自營物流體系品駿快遞,對標京東物流的意味明顯。截至2018底,品駿快遞在全國設有31個省公司,直營站點超4500個,快遞員超3萬人。
?
然而,自辦物流卻使唯品會背負起了沉重的物流成本,導致履約成本費用(用戶下單到完成訂單的全過程耗費成本)在總運營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高達50%左右。
?
沉重的成本嚴重拖累了唯品會的經營業績,最終公司不得不開始剝離物流業務。去年11月,唯品會宣布與順豐達成合作,并委托順豐提供配送服務,終止了自身旗下品駿快遞的所有快遞業務,這也意味著唯品會自建物流體系戰略徹底破產。
也是在2017年,唯品會緊跟阿里、京東步伐,宣布將拆分互聯網金融業務,以打造新的增長引擎,唯品會還獲得了小貸、保理、保險代銷、第三方支付等牌照。
可是,還沒等到正式拆分,唯品會的金融業務就出現了各種問題。
從2019年開始,投訴平臺上關于唯品會金融業務的拳頭產品唯品花的投訴越來越多,還頻頻爆出了公司金融部門裁員的消息。在2019年“雙十一”前夕,唯品金融的拳頭產品唯品花甚至還出現了暫停使用的情況。
?
物流關停、金融業務受挫,唯品會的三駕馬車中的兩駕都出了問題。在倉促多元化轉型失敗后,唯品會不得不對外宣布:“回歸特賣戰略,做自己擅長的事”。
回頭路并不好走
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點,唯品會拉開了“重回特賣”反擊戰。
圍繞這一戰略,唯品會先后推出 “唯品快搶 ”、“最后瘋搶 ”等折扣特賣頻道,并將包郵門檻從288元降到了88元。2019年,唯品會斥巨資29億元收購了杉杉商業集團,開拓線下奧特萊斯業務,全力開啟線上線下特賣營運模式。
回歸特賣的唯品會激情滿滿,可是這一回頭路并不好走,目前的唯品會已經面臨著緊張的市場競爭格局。
其實,特賣模式非常容易被對手借鑒,目前,淘寶、阿里、拼多多均已布局特賣業務,各種品類的品牌商品限時折扣等各式打折方式層出不窮。
?
例如,淘寶有限時折扣、天天特賣等頻道,拼多多也設置了“限時秒殺”、“百億補貼”等欄目,甚至推出與唯品會直接對標的“斷碼清倉”,京東也有“特價秒殺”、“品牌閃購”等多個欄目上線。
?
與此同時,如今越來越火的直播帶貨,其背后的邏輯其實也是品牌特賣。
這些都會一定程度上搶奪唯品會的用戶和份額,對唯品會來說是較大的挑戰。
而另一方面,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唯品會也會面臨較大的用戶和收入增長壓力。
?
事實上,唯品會一直存在自身活躍用戶增長動力不足、用戶增長過度依賴騰訊微信和京東流量扶持的質疑。
?
雖然京東和騰訊的流量扶持為唯品會帶來了較多用戶增長,但外援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若想要持續獲得更多的用戶,唯品會自身的造血功能必須要跟得上。
?
現在,放棄擴張路線的唯品會只剩電商業務一枝獨秀,公司最強勁的增長動力也只剩特賣。
?
在資本市場,最怕的就是沒有未來的想象力。面對越發競爭的市場格局,唯品會將如何繼續突圍,走出自己更為鮮明的差異化路線?若二次回港上市,唯品會將帶著“特賣”業務怎樣講好一個盈利的故事?我們拭目以待。
?
最后,你在唯品會秒殺過商品嗎?使用唯品會的體驗如何?歡迎評論留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