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億二度轉讓沈陽子公司,五礦地產失意東北
轉讓沈陽子公司,出售營口土地,進而加碼天津、湖南,五礦地產難逃“不過山海關”的魔咒。
轉讓沈陽子公司,出售營口土地,進而加碼天津、湖南,五礦地產難逃“不過山海關”的魔咒。
撰文/ 姚悅
編輯/ 盧泳志?
近日,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披露,五礦地產(沈陽)有限公司(下稱:五礦沈陽)100%股權被掛牌出讓,轉讓價格為6.26億元。五礦沈陽曾在今年3月份初次掛牌,但沒有出讓成功。
?
公開資料顯示,沈陽五礦成立于2013年6月,注冊資本1億元,由五礦置業有限公司(下稱:五礦置業)全資持有,五礦置業為五礦地產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五礦地產)全資子公司。
圖片來源:天眼查
據了解,五礦地產在沈陽打造了五礦·萬泉公元、五礦·紫晶御府、五礦·弘園、五礦·世家金城等項目。
?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31日,五礦沈陽營業收入6.09億元,凈利潤3.37億元,資產總計11.5億元,負債總計8.03億元,所有者權益3.47億元。
?
據悉,五礦沈陽所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共分為三期,其中一期及二期項目已經開發完畢并實現絕大部分銷售,但三期項目尚未開發。
?
事實上,在東北地區,除了沈陽項目面臨半途而廢,五礦地產在營口經營超十年的項目也波折不斷。
圖片來源:企業官網
?
去年8月,五礦地產全資子公司五礦(營口)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五礦營口)公開出售營口151.11畝土地。土地位于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中的中國五礦產業園內,出售底價為1124.37萬元,折合每畝為7.44萬元。
?
從2007年五礦地產著手布局營口算起,中國五礦產業園已經開發超過10年時間,但據《經濟觀察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2007年項目啟動之際,趕上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導致后來的招商工作面臨極大的壓力,再加上東北整體大環境,項目推進一直不順利,好不容易有所好轉,又迎來環保、產業騰籠換鳥。
?
從近來的動作看,五礦地產似乎也有意把在東北的精力轉移到其他城市上去。
?
9月上旬,五礦地產發布公布稱,公司已完成收購天津億嘉合49%股權及五礦地產湖南增資。收購事項完成后,其財務業績將以權益法入帳作為于一家聯營公司的投資,但不會合并入集團的綜合財務報表。
?
而增資完成后,五礦地產湖南的注冊繳足股本將由3億元人民幣(約3.29億港元)增加至約6.12億元人民幣(約6.72億港元),五礦盛世持有五礦地產湖南51%股權,而五礦地產湖南成為該公司間接持有的非全資附屬,其財務業績將合并入公司的綜合財務報表。
?
8月27日,五礦地產發布了2020年中期業績,收入、毛利都有所下降。
?
中報顯示,五礦地產期內收入26.73億港元,同比下降52.3%;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由去年同期8.14億港元下跌93.3%至5430萬港元;其中,房地產發展經營分部之收入下降52.7%至24.26億港元;五礦綜合毛利率也由35.5%下滑至17.3%。
?
不過,上半年,五礦地產簽約銷售總額達55.9億元,同比上升36.0%,簽約銷售總樓面面積為25.8萬平米,同比上升11.2%,平均售價上升22.6%至每平方米約21700元人民幣。
?
截至6月30日,集團旗下共二十八個房地產發展項目,分布在北京、營口、廊坊、天津、南京、長沙、武漢、成都、惠州、佛山、廣州、深圳及香港等十三個城市,合共土地儲備約為492萬平方米。
?
通過不斷收縮東北戰線,加碼其他城市,五礦地產未來業績能否明顯提振?歡迎評論留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