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8500人!國泰航空“迫降”
三十年前,憑借“多重優(yōu)勢”,國泰航空曾經擊敗了由“世界毛紡大王”曹光彪、“世界船王”包玉剛、“香港地產巨富”霍英東,及中資機構華潤、招商局等聯合創(chuàng)辦的港龍航空,并一舉將之吞并。國泰航空因此成為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
作者 | 宋冠宇
來源 | 野馬財經 三十年前,憑借“多重優(yōu)勢”,國泰航空曾經擊敗了由“世界毛紡大王”曹光彪、“世界船王”包玉剛、“香港地產巨富”霍英東,及中資機構華潤、招商局等聯合創(chuàng)辦的港龍航空,并一舉將之吞并。國泰航空因此成為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 如今,面對疫情的沖擊,在航空業(yè)一家獨大多年的國泰航空也難以幸免——大量裁員,耗資重組……
10月21日,國泰航空正式公布企業(yè)重組計劃,一方面將整體裁員8500人,約占公司3.5萬個職位的24%,其中包括5300名駐港員工;另一方面,國泰航空旗下成立了35年的港龍航空也將停止營運,該重組計劃即日生效。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
受重組消息的影響,國泰航空股價截至21日收盤,上漲3.32%,盤中一度漲至6.47%,總市值380.44億港元。不過,今年以來,國泰航空股價仍呈下滑趨勢,自年初高點10.23港元/股算起,至今下滑超40%,市值蒸發(fā)近278億港元。
虧損加劇,國泰航空“迫降”
2019年末爆發(fā)的新冠病毒,給全球航空行業(yè)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
?
國泰航空表示,即使公司推行了多項現金保存措施,包括暫停非必要支出、推遲飛機交付、推出特別休假計劃和實施高管減薪等方案,集團公司每個月仍然會流失15億港元至20億港元現金。
?
基于此,國泰航空推出企業(yè)重組計劃。據悉,本次重組成本將達到22億港元,重組成功可使公司在接下來每月減少大約5億港元的現金支出。
?
實際上,早在新冠疫情發(fā)生之前,國泰航空已經處于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之后最艱難的時期。
?
國泰航空是香港第一家航空公司,同時也是全球排名第八的航空公司,在香港的市場份額高達80%。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74年前。?
?
1946年,美國籍的Roy Farrell 和澳大利亞籍的 Sydneyde Kantzow打算將從澳大利亞將急需的貨物運到戰(zhàn)后的中國,由此誕生了國泰航空。
?
1948年,已經在在中國發(fā)展了二十余年的太古集團開始了航空業(yè)務,購入剛剛成立兩年的國泰航空的股份。截止目前持股國泰航空45%,是其第一大股東。
?
然而就是這家傲視亞洲重要交通樞紐的航空公司,2016年出現了成立73年以來最嚴重的虧損,而且是首次連續(xù)兩年大虧。
?
2016年,國泰航空實現營收927.5億港元,虧損5.75億港元。2017年,國泰航空實現營收972.8億港元,虧損12.59億港元。而此前的2015年,國泰航空卻是近5年利潤的高光時刻,實現凈利潤60億港元。
?
虧損原因復雜多樣,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國航、東航、南航三大航空公司的國際航線布局觸角迅速延伸,僅在2018年中歐航線就開通了30條航線。
面對嚴重的危機,國泰航空開始自救。2017年出臺了20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為期三年的改革計劃,涉及客戶、運作、商務及人才管理等方方面面。?通過架構重組、調整高管、降薪等多把斧強力推進改革進程。2018年,國泰航空扭虧為盈,實現營收1110.6億港元,盈利27.77億港元。
?
2019年,國泰航空實現營收1069.73億港元,盈利16.91億港元。2019年3月,國泰航空與海航達成協議,花費49億港元,收購海航旗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香港快運航空。這也成為國泰航空3年轉型計劃中重要的節(jié)點。
?
今年6月,國泰航空曾接受香港政府注資273億港元,加上太古股份、中國國航、卡塔爾航空等股東合計注資117億港元,合計達到390億港元。
?
10月19日,國泰航空剛剛公布9月份客貨運量數據,數據顯示,國泰航空與港龍航空在9月份共載客7061人次,較去年同期下跌98.1%,收入乘客千米數按年減少97%。貨運表現略好,9月運載貨物共9453公噸,同比下跌36.6%。
?
?
曾力壓香港三大豪門,
獨占區(qū)域航空業(yè)鰲頭多年
值得一提的,是將停止運營的國泰港龍航空。
?
1985年5月,由商人曹光彪、包玉剛、霍英東及中資機構華潤、招商局等共同出資1億港元組成了“港澳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并于同年7月開始營運,專營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航空業(yè)務,成為了當時國泰航空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但這家擁有中資背景的港龍航空只能運營一些利潤薄弱的航線,完全無法與國泰抗衡,成立后五六年中,港龍航空為了挽救經營頹勢,不得不屢次資本重組。?
1990年1月,國泰航空和太古集團從曹氏收購了港龍航空35%的股份。2006年,國泰航空與當時港龍航空的股東中國國際航空和中信泰富兩大中資財團達成協議,以總代價82.2億港元,全面收購國航與中信泰富所持有的港龍航空股份。?
?
國泰航空因此一躍成為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至此國泰航空與港龍航空在航空網絡上構成互補,國泰航空搭建了廣泛的國際航空網絡,而港龍航空掌握了大量香港至內地的航線。
?
?
太古集團“悶聲發(fā)大財”
2019年8月16日,國泰航空發(fā)布董事局變動書,宣布了多位高層的職位變動,包括鄧健榮被任命為行政總裁,林紹波被任命為顧客及商務總裁。值得一提的是,繼任者無一例外,都是太古集團高層。
?
其中鄧健榮1982年加入太古集團,林紹波1996年加入太古集團。?太古集團在國泰航空發(fā)展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國泰航空的股東從上世紀到現在也經歷了許多變化。
?
首先1958年,香港航空經營不善,又被國泰航空吞并。從當時的國泰航空股份構成來看,太古集團擁有70%的股份,匯豐銀行擁有30%的股份。
?
但現在,國泰航空85%的股份主要集中在太古集團、中國航空集團和卡塔爾航空。其中太古集團持股比例45%,是第一大股東;中國航空集團持股29.99%,為第二大股東;卡塔爾航空持股9.9%,為第三大股東。其他股份分屬挪威中央銀行、摩根大通、安聯保險等。
從國泰航空的歷史中來看,包括中國首富榮智健在內的多個集團,也想要收購國泰航空,但最后的成績都一般般。?這也使得國泰航空的實際控制權一直在太古集團手中,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可能也只有太古集團最有話語權。
?
說起太古集團,可能大部分人并未聽說,不過太古集團開發(fā)的北京太古里和成都太古里等知名商圈,則很有名,而太古集團的背后,則是擁有超200年歷史的英國老牌財閥——施懷雅家族。
?
除了知名商圈開發(fā)之外,太古集團還是可口可樂在我國的生產商,也是是可口可樂公司全球最大的裝瓶合作伙伴之一。
?
2019年,太古可口可樂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收入約為250.43億港元,太古地產租金收入總額為122.71億港元,內地零售物業(yè)租金收入增幅達到10%,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達到23.76億港元。
?
太古集團在國內的投資盈利可觀,如今,國泰航空的困境,讓作為第一大股東的太古集團難以再“悶聲大發(fā)財”。不過背靠有財勢的股東,你覺得國泰航空能逆風翻盤嗎?你是否坐過國泰航空的飛機?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分享。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fā)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fā)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