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天跌停15次!仁東控股成“渣股”,小貸上半年營收增超70%
從11月24日(15日為第一跌停日)收報60.17元/股到17日收盤價14元/股,跌77%,市值損失超250億元。而Wind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仁東控股股東1.3萬戶。
來源:柒財經(ID:qi-caijing)
作者:南木
近一段時間,A股市場中,仁東控股(002647.SZ)無疑成為“焦點牌”。在經歷14個跌停板后,12月15日,仁東控股開盤后僅三分后,從跌停板直線拉升至漲停。
股民本以為“守得云開見月明”,可仁東控股繼上演“天地板”后,12月16日再度次跌停。17日上午盤,仁東控股被封在跌破板,到了14時左右,股價開始上揚,收漲2.71%。
盡管如此,從11月24日(15日為第一跌停日)收報60.17元/股到17日收盤價14元/股,跌77%,市值損失超250億元。而Wind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仁東控股股東1.3萬戶。
12月17日,仁東控股公告稱,擬向興業銀行申請續貸2.7億元,用于歸還未能如期償還3.5億元(興業銀行)貸款。
據柒財經了解,仁東控股從事業務包括第三方支付、融資租賃、供應鏈管理及互聯網小貸。
17天15個跌停!昔日牛股變“渣股
11月20日盤中,仁東控股一度漲至64.72元/股,即歷史最高點,不過當天收跌1.32%。且接下來兩個交易(11月23日、24日),其收盤時股價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股價沖高回落,在諸多股民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卻不知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連續迎來了14個跌停。到12月15日,仁東控股開盤再度跌停,可未過多久意外地上演“天地板”。
12月15日龍虎榜顯示,佛山系游資代表席位光大證券佛山綠景路營業部買入3.6億元,與排在其后四家營業部合計買入6.8億元。而當天,賣出前五機構合計流出超11億元。
16日龍虎榜上,光大證券的佛山綠景路營業部位于賣二位置,金額達2726萬元。同一天,其僅買入2.45萬元。且這一天,仁東控股發布,控股股東等被動減持的公告。
同樣是16日,仁東控股收到控股股東北京仁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仁東信息”)發來的《被動減持計劃告知函》。
具體而言,鑒于當前股價波動等影響,仁東信息及一致行動人仁東(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仁東天津”)所持有仁東控股部分股份可能會被強制平倉的風險。
按前述被動減持公告,持有1.32億股的仁東信息與持有2948萬股的仁東天津預計在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以大宗交易、集中競價等方式減持股份數量不超總數6%。
另12月17日,仁東控股收盤報14元/股,漲2.71%。龍虎榜上,光大證券佛山綠景路營業部賣出3.3億元,位于賣一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從逾60元/股到如今不足15元/股,仁東控股用了近一個月時間。
而股價暴跌前,仁東控股算是A股中的大牛股,從2019年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價不足17元/股,攀升到60多元/股,累計漲幅超250%。
事實上,在仁東控股令股民陷入“水深火熱”前期,控股股東由國有控股企業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資本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科金集團”)變成仁東信息。
柒財經了解到,2019年7月,仁東信息及其一致行動人仁東天津、仁東(天津)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霍東與海科金集團簽署關于仁東控股股份委托管理協議。
仁東信息將持有的仁東控股1.2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1.27%)對應的表決權等股東權利委托給海科金集團進行管理,初始托管期限為一年。
期限屆滿后,受托方可單方面決定延長托管期限,但延長時間不應超過一年。同時,仁東信息、仁東天津與海科金集團簽署一致行動協議。
2019年11月15日,上述協議正式生效,仁東控股控股股東變更為海科金集團,實控人變為北京市海淀區國資委。而截至2020年11月14日,協議已履行滿一年。
到2020年11月15日,仁東信息與海科金集團、仁東天津、仁東科技及霍東簽署《終止股份委托管理關系和一致行動關系的協議》。
至此,海科金集團不再擁有仁東信息持有的1.2億股份對應的表決權等股東權益。權益變動完成后,仁東控股的控股股東重新變回到仁東信息,霍東成為實控人。
對于掌舵人霍東而言,公開資料顯示,其系內蒙古富豪霍慶華家族第二代。需特別指出的是,當初在將仁東控股收入麾下這件事上,也讓霍東一戰成名。
柒財經注意到,仁東控股原名為民盛金科。另現控股股東仁東信息曾用名內蒙古正東云驅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云驅科技”),于2018年1月成立。
據媒體報道,注冊成立16天后,云驅科技與阿拉山口市民眾創新股權投資有限合伙企業簽署協議,后者將民盛金科10.77%轉讓給前者。
同一日,民盛金科另一股東景華及一致行動13.82%股份的表決權委托給霍東。另云驅科技及一致行動人直接持有民盛金科6004.3萬股股權,占總股本的16.08%。
如此,云驅科技獲得民盛金科近30%的股權,霍東入主了民盛金科。且彼時控股股東和柚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及實際控制人郝江波還出具了《關于不謀求上市公司控制權的承諾》。
2018年8月,民盛金科更名為仁東控股。柒財經注意到,在霍東接手前,2017年民盛金科錄得營收9.53億元,同比下降63.92%,凈虧損2.16億元,較上一年同期下降295.3%。
到了2018年,仁東控股扭虧為盈,且營收也呈現正向增長。而2019年,其全年營收18.3億元,凈利潤2990萬元,同比下降43.57%。
今年前三季度,仁東控股營業收入17.5億元,同比增長89.77%,凈虧損2192.3萬元,扣非后凈虧損3757.5萬元,同比下降186.52%。
此外,仁東控股主要業務中,第三方支付業務2020年上半年營收占比約四成,而上年同期占比達到80.63%。
柒財經注意到,仁東控股全資控股廣東合利金融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而后者控股廣州合利寶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央行核發的支付業務許可。
另外,仁東控股還有互聯網小貸業務,持有廣州仁東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100%股權。2020年上半年,小貸業務營收725.6萬元,占比僅0.57%,同比增長74.71%。
而除了第三方支付、互聯網小貸外,仁東控股還布局融資租賃、商業保理、供應鏈管理業務。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