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億元賣身深圳國資 蘇寧要變“深寧”?
148億元賣身深圳國資 蘇寧要變“深寧”?
作者/IT時報記者??孫鵬飛
編輯/挨踢妹
排版/黃建
圖片/IT時報、蘇寧、深國際、前瞻產業研究院、網絡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1 | 蘇寧作為江蘇省百強企業,如今卻148億元賣身深圳國資,從蘇寧變成“深寧”。 |
2 | 為何賣身?蘇寧缺錢,據《IT時報》計算,蘇寧存在近百億的資金缺口,急需資金回血,不然它將面臨退市的風險。 |
3 | 深圳國資委看中蘇寧有物流、電商基因,這次轉讓后,上市公司將沒有實控人。蘇寧將專注零售,“該砍的砍”,蘇寧體育可能成為第一個“棄子”。 |
3月1日,蘇寧易購迎來近8個月來首個漲停。截至3月2日上午收盤,蘇寧易購報8.01元/股,市值為744.8億元。遙想2015年6月,蘇寧創下23.14元/股新高,如今股價已跌去近七成。 盛極而衰的不只是蘇寧易購的股價。急速擴張后,蘇寧主營業務回血緩慢。 《IT時報》此前曾報道,蘇寧易購連續6年不斷“賣子”求生,6年間扣非凈利潤均為負數。2020年三季度報顯示,蘇寧賬面現金有308.37億元,可是,單就需要償還的一年內到期債券、短期銀行借款和一年內到期銀行貸款就有383.99億元,如果算上合同欠款等,蘇寧存在近百億資金缺口。 更糟的是,2月27日,蘇寧易購發布2020年度業績快報,去年全年蘇寧凈利潤虧損3912.34萬元,扣非凈利潤為虧損42.3億元。 圖源:蘇寧財報 2月10日,信用評級機構中信誠因蘇寧債券集中兌付和再融資壓力,將蘇寧易購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 蘇寧易購急需資金回血。此前市場曾傳出阿里系、南京國資委或入場,但最終的“新郎”卻是深圳國資委。 2月28日蘇寧易購公告披露,深圳國資委旗下兩家機構深國際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下簡稱“深國際”)和深圳市鯤鵬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簡稱“鯤鵬資本”)擬以148億元收購蘇寧合計23%的股權。這是3月1日蘇寧股價飛升的緣由。 蘇寧易購2月28日公告 從江蘇省百強企業,到如今成為半個“深圳人”,這樁聯姻令人疑惑。蘇寧易購為何獲得深圳國資委青睞?地方國資入場后,蘇寧易購又將何去何從? ? ? 舍近求遠,從“蘇寧”變半個“深寧” 2月25日,蘇寧易購發布停牌公告稱,公司實控人、控股股東張近東及蘇寧電器集團擬轉讓20%-25%股份,受讓方屬于基礎設施等行業。 如今答案揭曉。不是此前盛傳的南京國資委,最終為蘇寧易購紓難解圍的是深圳國資委。浙江金融監管人士王宇(化名)告訴《IT時報》記者,這和地方國資委的資金實力有關。 據《時代周報》報道,針對蘇寧易購轉讓的股權,南京國資委出資范圍為80億元至100億元。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深圳國資委受讓金額高達148億元。 此外,南京國資委計劃將這些股份注入與蘇寧易購聯合成立的新產業基金,但深圳國資委沒有該條款。這或許解釋了蘇寧易購轉向深圳的部分原因。 蘇寧南京總部大樓,圖源:網絡 據王宇透露,多年來,蘇寧易購就和深圳資本一直有互動。 2020年11月底,蘇寧易購宣布子公司云網萬店完成A輪60億元融資,領投方深創投正是深圳國資委旗下機構。在投資人名單中還有實控人為深圳羅湖區財政局的深圳羅湖引導基金。 早在2017年11月,蘇寧公告稱,蘇寧物流與深創投共同發起設立物流地產基金。2018年7月,上述基金完成備案手續,首期募資50億元,其中深創投認繳24.5億元。 如今蘇寧易購公告稱,公司將在深圳建立華南總部及全球采購中心,在王宇看來,是蘇寧易購與深圳捆綁更緊的表現。 蘇寧易購公告,深國際、鯤鵬資本作為產業投資人,將與其他相關方共同圍繞商品供應鏈、電商、科技、物流、免稅業務等領域,對公司進行綜合賦能,并推動相關方為公司及業務發展提供必要的政策、稅收、金融等方面的支持。 深圳國資委為何押寶蘇寧? 深圳國資委看中蘇寧易購的一塊業務或許是物流。 在蘇寧披露公告當天,深國際在公告中表示,此次收購有望強化與蘇寧易購物流基礎設施之間既有合作關系,并可適時承接蘇寧易購優質的物流資源,加速實現綜合物流港項目的全國布局。深圳國資委間接持有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深國際43%的權益。 深國際主要從事收費公路和物流業務,主戰場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 深國際物流港,圖源:深國際官網 而據去年9月份東方財富證券的一份研報顯示,蘇寧物流倉儲模式已覆蓋大件、小件、冷鏈、跨境、社區等多種類型,線下末端服務網點超過26000個,在全國 95%以上的區域可以實現 24小時達的配速服務。 將物流配送的觸角遍布全國,切入細分市場,或許是深國際的第一重野望。 《IT時報》記者通過梳理同花順i問財數據后發現,目前深圳國資委作為實控人已經入主22家A股上市公司,10家為“深”字頭國企。 另一家深圳國資委入股的企業怡亞通,主營業務為供應鏈管理服務,涵蓋380新流通服務平臺、物流平臺、平臺間關聯交易和廣度綜合商業服務平臺。不過去年半年報顯示,該公司物流平臺營收占比僅為1.12%。 不止有物流,蘇寧還有商流。目前蘇寧易購零售注冊會員數超過6億以及線上線下的零售業務模式,讓深國際有向物流產業綜合服務商轉型的憧憬。 事實上,因地緣優勢,深圳有4萬多家跨境電商公司,但很難稱之為電商之都。 提及杭州、上海,你能想到的是阿里巴巴、拼多多,但深圳往往與中興、華為、騰訊相關聯,對應著底層技術輸出。未能產生一家出圈的電商企業,似乎是深圳的一種遺憾。 而疫情期間,跨境電商企業因訂單下降,物流費用上漲,舉步維艱。去年4月深跨協調查數據顯示,以現有的庫存和資金,40%賣家還能支撐1-3個月,19%賣家能支撐3-6個月,20%能支撐6個月以上,另有21%賣家已經支撐不住。 出口轉內銷,如何刺激內循環,也是擺在深圳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如今,蘇寧易購將華南總部建于深圳,或許是上述問題的一種回應。 今年2月份,深圳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余鋼接受媒體采訪時多次提及,深圳國資委將加快構建城市保障、城市建設、金融投資、新興產業四大板塊。 另一家入主蘇寧的鯤鵬資本主要服務于國企混改,瞄準新興產業中的信息技術、醫療健康、生物醫療、智能制造和金融科技等領域。 盡管蘇寧易購只是一家民營企業,但令深圳國資委關注的,或許還是其電商及物流基因。 交易后上市公司沒有實控人,蘇寧將專注零售 深圳國資委入局,蘇寧易購會有什么改變? 答案是張近東不再成為蘇寧易購的實控人,股權結構上將呈現張近東、深圳國資委和淘寶中國三足鼎立的局面。 此前張近東以31.71%的股權成為蘇寧易購的實控人,記者根據相關公告計算發現,交易后張近東將直接持有15.72%蘇寧易購股份,而蘇寧控股、蘇寧電器的持股比例將下調至0.66%和5.45%。由于張近東持有50%蘇寧電器,以及51%蘇寧控股,又通過南京潤賢間接持有8%的蘇寧控股,因此張近東直接及間接持有18.83%蘇寧易購股份。 蘇寧轉讓前張近東持股比例 而蘇寧易購第二大股東淘寶中國的持股比例為19.99%。 蘇寧易購轉讓了23%的股權,而深圳國資委間接持有深國際43%的股權,并100%控股鯤鵬資本,《IT時報》記者據此計算,深圳國資委實際間接持有蘇寧易購18.44%股份。 如果按投票權看,張近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及關聯方合計持有21.83%投票權,深圳國資委系股東持有23%的投票權,淘寶中國系仍有19.99%投票權。三者數據頗為接近,但均未超過30%,說明董事會上不存在具有表決權的股東。 “此次交易后,上市公司將處于無控股股東、無實控人狀態。”蘇寧易購公告稱。 如今股權交易仍未落地,但在今年蘇寧集團新春團拜會上,張近東喊出蘇寧最新計劃:“不在零售主賽道的,該關的關,該砍的砍!” 此前蘇寧集團以多元化布局成立蘇寧易購、蘇寧物流、蘇寧金融、蘇寧科技、蘇寧置業、蘇寧文創、蘇寧體育、蘇寧投資八大產業板塊,其中與零售關系最遠的蘇寧體育、蘇寧文創或將被拋棄。 蘇寧集團八大產業板塊,圖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2月28日,江蘇足球俱樂部(此前名為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公告稱,即日起將停止所屬各球隊的運營。要知道該俱樂部在2020年11月12日奪得2020賽季中超聯賽冠軍。 這或許是蘇寧做“減法”的第一步,預示著接下來更多“賣子求生”的劇情或將上演。 這一次,蘇寧是急切的。張近東公開表示,蘇寧易購扭虧的時間點是2022年。事實上,2020年度蘇寧易購虧損已是既定事實,根據深交所規定,連續兩年虧損后企業將被*ST,若此后業績再虧損,蘇寧易購便有著退市風險。 蘇寧易購還會如何自救?接下來又會如何與深圳國資委磨合,碰撞出火花?一切仍是未知數。但這條通往2022年的路,并不好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