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茅”牧原:白馬股中的“另類”
隨著豬價大幅下跌,上市豬企一季度業績大幅預降,但是牧原股份的業績卻出現了逆勢上漲。
來源 / 市值觀察
作 者?/ 財姥爺
編?輯?/?小市妹
?隨著豬價大幅下跌,上市豬企一季度業績大幅預降,但是牧原股份的業績卻出現了逆勢上漲。姥爺如何看待豬企業績大降和牧原股份在行業中的一枝獨秀?對于之前網絡質疑的牧原財務造假的爭議,您怎么看?
財姥爺:首先明確一個觀點,牧原股份,我是不會碰的。
去年豬企業績和股價大爆發的時候,我們就多次講,養豬是由供給和價格驅動的典型周期性行業,一定不能像對待普通消費品那樣用線性思維看待。如果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到達歷史高位,豬企業績極其亮眼,反而需要警惕行業面臨周期反轉、盛極而衰的風險。
豬肉價格經歷了一年多的大幅上漲后,從今年1月下旬開始持續走低。我看了下數據,截至到4月13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31.87元/公斤,比今年價格高位時跌了接近30%。
肉價跌跌不休,A股豬企業績自然也會跟著下降。我看最近發布一季度預告,新希望凈利潤同比降將近90%;天邦股份凈利潤同比減少50%-60%;正邦科技凈利潤同比下降66.32%-77.36%。隨著業績的見頂回落,這些公司的股價,也從去年高處幾近腰斬。
這些豬企里唯一例外的是牧原股份,公司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67億元-7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1.31億元增長62.17%-76.70%。
對于牧原的業績,市場上也不乏質疑。
在上個月,一個網友在雪球發了一篇《牧原會是驚雷嗎?》,對牧原提出三大質疑,其中包括:固定資產占銷售收入比例,遠高于其他豬企;公司少數股東ROE遠低于母公司股東ROE;和控股股東旗下的建筑公司進行關聯交易等。
所謂固定資產過高的質疑,其實是沒有看懂牧原養豬的商業邏輯,即其自繁自養的工業化養殖模式。這種模式需要公司從飼料廠到種豬場再到育肥場全產業鏈進行布局,自然會需要極大的資本投入,固定資產也會遠遠高于其他豬企。
此前,牧原回復了深交所問詢函,稱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的生豬養殖采用的是“全自養、全鏈條、智能化”的模式,而同行業上市公司多采用“公司+農戶”的代養模式。
這種模式導致牧原資產過重,也需要極強的經營能力和較長的運營時間,但同時也保證了其產量和質量穩定,以及對成本的控制。讓它在行業周期反轉時仍能保證利潤,穿越周期。
一定程度講,這種經營模式,就是牧原這些年在養豬行業這么牛逼的核心競爭力。
牧原在公告中也表達了以量補價的業績增長邏輯。公司生豬養殖規模有所擴大,2021年第一季度銷售生豬772萬頭,較上年同期增長201.09%。銷量大幅增加,是牧原業績逆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
關于少數股東的ROE較低的問題,我翻了下牧原三季報,歸母權益大約是少數股東權益的三倍,但是歸母凈利潤卻是少數股東凈利潤的9倍,意味著母公司的ROE是少數股東的3倍之多。
其實這種差異是合并報表規則所帶來的。牧原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是股東權益的2倍,資產負債率高達74%,超高的杠桿率和大量的對外投資才是母公司股東獲得更高ROE的主要原因,而上市公司的合并報表掩蓋了這些數據。
真正的疑點,是和控股股東旗下牧原建筑公司關聯交易。牧原建筑承接了牧原大量的工程項目,但凈利潤卻遠低于同行業水平,這被外界質疑為向牧原股份利益輸送,上市公司的真實利潤可能遠沒有現在這么高。
雖然牧原回應關聯交易一切正常,但還是沒有打消我的懷疑,大家要保持關注。
因為這個問題確實很關鍵,在建工程本來就屬于容易財務造假的科目,特別牧原是養殖類的農業公司,享受主營業務的稅收減免政策,造假動機確實比其他行業高。
拋開財務造假的嫌疑,牧原確實算是不錯的公司,盈利能力甚至和茅臺不相上下,被稱為豬中茅臺也不為過。即便如此,我從來不覺得養豬是個好的行業賽道,除了強周期性之外,相對較差的競爭格局也是企業壯大的重要制約,這一點和茅臺所在的高端白酒行業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我給你們翻下牧原的股東構成就能知道。它的10大股東里,沒有任何公募基金、社保等大型投資機構的身影。缺乏主流投資機構抱團和背書,顯然是A股白馬股中的一大另類。
?春節過后,績優白馬股一直在大幅調整,4月以來,A股市場仍然出現了幾乎每天殺跌一只大白馬的現象,您覺得白馬股頻繁殺跌的環境下該如何避雷?白馬股什么時候才會迎來新的投資機會?
財姥爺:只能說,等著吧,反正不是現在。
盛極而衰、周期輪回是自然規律,過去兩年白馬股漲到位了,現在進入了冰凍期。
白馬股的殺跌,從春節后就開始了,最初主要是一線大白馬,現在變成了一線二線隨機殺。
4月以來,一線白馬股從順豐殺到恒瑞再到中免,二線從科沃斯、美年健康殺到周大生、華海藥業和偉星新材。而且只要有一點利空消息,白馬股經常反應過頭,暴跌回應,即使沒有任何利空,也老是莫名閃崩。
我覺得白馬股這樣閃崩,一是之前大幅上漲帶來的過高估值,二是業績不及預期。
現在最好的方法就是遠離,再遠離。遠離估值過高和處于歷史高位的白馬股,遠離還沒有公布一季報或者年報的白馬股。
值得一提,近期白馬股的持續閃崩殺跌,和融資盤的平倉也不無關系。
不少白馬股在春節前后股價高位之際,融資規模同步達到峰值;在節后白馬股的下跌行情中,不少公司的股價出現閃崩或者連續跌停的價格窗口,與融資峰值階段的杠桿資金平倉點位相重疊。
正所謂,無融資,難閃崩。盡量遠離融資余額過高的白馬股,也是避雷的一種方法。
要問白馬股什么時候能重新站起來,只有三種可能:
第一,股價繼續快速大幅下跌,估值迅速地重新回到相對合理的位置,以空間換時間,這樣白馬股會很快地跌出黃金坑,創造出難得的機會。
第二,全球貨幣政策長時間保持進一步寬松,為白馬股的高估值提供流動性支撐,白馬股的殺跌可能會告一段落,后續通過業績的持續增長帶動股價回升。
第三,股價保持震蕩盤整,通過業績上漲消化過高估值,以時間換空間,那么白馬股新的投資時機還需要等一段日子。
在這些因素出現之前,保持耐心是最好的投資之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