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被立案調查,最多面臨490億罰款 舉報人王海:很好
美團被調查,這次會罰多少?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亦輝 編|深海
繼阿里巴巴被罰182.28億元之后,外界猜測本地生活服務巨頭美團會是下一個被調查對象,如今“靴子”落地。
4月2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消息,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美團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美團對此回應稱,配合監管調查,目前公司正常運行。
有律師向雷達財經表示,按照監管部門此前的處罰先例,美團面臨最多490億處罰。
在美團被調查前,知名職業打假人王海曾在海南、廣州、深圳、北京舉報美團涉及壟斷,強迫商戶“二選一”。對于美團被調查,王海向雷達財經表示:“很好,早就應該被查了。”
王海還指出,沈騰、賈玲代言的美團App“干啥都省錢”是虛假廣告,目前已經舉報。
律師稱美團最多面臨490億罰款
4月2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顯示,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美團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對此,美團在官方微博回應,稱公司將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調查,各項業務正常運行。
從各地市場監管機構的處罰來看,美團的“二選一”主要發生在外賣領域。
美團2020年財報顯示,其全年外賣收入高達662.7億元,比上年增長20.8%;餐飲外賣全年交易額達4889億元,全年交易筆數同比增加16.3%至101億筆。
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七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維維告訴雷達財經,這也意味著,按照監管部門此前的處罰先例,美團面臨最多489億罰款,即2020年外賣交易額4889億元的10%。
當然,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九條,反壟斷執法機構確定具體罰款數額時,應當考慮違法行為的性質、程度和持續的時間等因素。
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合伙人楊兆全則認為,處罰金額的基數,關鍵看涉嫌壟斷的范圍。如果美團交易平臺整體涉嫌壟斷,那么要以平臺交易額為基數。如果只是在外賣的范圍內二選一,那么就以外賣的金額為基數。
雷達財經注意到,近期美團通過幾次發債和配股融資,賬上現金較為充足。
4月19日美團公告稱,可換股債券聯席賬簿管理人已同意認購及支付本金總額分別為14.836億美元及15億美元的債券。此外,美團擬增發1.88億股以凈融資約66億美元,前后總計籌資95.8億美元。
曾因強制“二選一”被王海舉報
公開信息顯示,早在四年前,美團就因不正當競爭行為收到罰單。
2017年6月,浙江金華市市場監督局發現,美團利用優勢地位強迫商家簽訂“只與美團外賣進行外賣在線平臺合作”這一補充約定,并在知道簽約商戶與美團之外的平臺合作后,強制關閉商戶在美團的網店,上述行為是利用自身優勢,阻礙、脅迫他人與競爭對手發生正常交易的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因此對其罰款52.6萬元。
2019年1月7日,媒體披露了海南美團要求商家“二選一”,涉嫌不正當競爭被舉報的新聞引發多方關注。1月13日,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透露,海口市工商局已對運營美團外賣的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海口分公司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同年3月18日,浙江紹興部分商戶反映,美團外賣平臺強行要求餐飲商戶選擇獨家外賣平臺,如果選擇多平臺就采取強行關店、提高傭金、降低排名、縮小配送范圍等措施對商戶施壓。紹興越城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透露,該局已對美團的行為正式立案調查。
2019年3月20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美團外賣在當地負責推廣的飛公司“二選一”行為罰款25萬元。
2019年11月,雷達財經從知名職業打假人王海處獲悉,其在幫助“美團外賣”商戶維權時,發現美團外賣開展網絡餐飲平臺服務涉嫌進行不正當競爭,美團外賣為了與“餓了么”平臺爭奪市場份額,使用不正當手段競爭,強制商戶對標補貼、損害商戶利益。
王海進一步介紹稱,“餓了么”平臺實施“平臺補貼商戶、商戶補貼用戶”的活動標準。美團外賣為了保證“美團外賣”平臺活動不低于“餓了么”平臺活動標準,在無平臺補貼情況下,強制自家商戶執行餓了么平臺“商戶補貼用戶”活動標準,商戶別無選擇只能自掏腰包,貼付費用,商戶若不聽從執行對標,就強行關閉商戶店鋪,終止商戶經營,切斷商戶經營收入。
4月26日,雷達財經從王海處獲悉,其先后向北京、海南、廣州、深圳等多地工商部門舉報美團利用壟斷地位,強迫商戶“二選一”。
“很好,早應該調查了。”王海表示。
不服“二選一”判罰已提起上訴
雷達財經注意到,自今年2月份平臺經濟反壟斷指南發布以來,互聯網行業特有的“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問題在反壟斷法下有了更具體的對應條款,對相關問題的監管也進入實質階段。
4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召開互聯網平臺企業行政指導會,會議指出平臺經濟強迫實施“二選一”、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掐尖并購”、燒錢搶占“社區團購”市場、實施“大數據殺熟”、漠視假冒偽劣、信息泄露以及實施涉稅違法行為等問題必須嚴肅整治。
其中,“二選一”問題尤為突出,是平臺經濟領域資本任性、無序擴張的突出反映,危害極大,必須堅決根治。?
此后公開的互聯網企業《依法合規經營承諾》中,美團作出承諾,“不通過不合理限制等措施強制要求商戶‘二選一’,不利用技術手段等實施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排除、限制市場競爭。”
但監管層定義實施“二選一”為壟斷行為,此前美團并不認可。
天眼查顯示,2019年9月份,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餓了么)起訴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團)不正當競爭立案。
2021年2月8日,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美團利用種種不正當方式限制、阻礙商戶與其競爭對手交易,排擠競爭,這不僅擾亂了公平、有序、開放包容的互聯網競爭秩序,且嚴重損害了餓了么公司的正當權益、商戶的合法權益,其行為已構成不正當競爭,判決其賠償餓了么 100 萬元。
對此敗訴判決美團并不服,已提起上訴。根據網絡流傳的美團上訴狀,其對“二選一”該排他性交易的不正當性認定持有異議。
上訴書中,美團將“二選一”定義為排他性交易,并稱公司與達成排他性交易商戶相對較低的定價,是公司自主定價權的體現,并非排擠餓了么的不正當競爭手段。
其次,美團認為自己和商戶達成排他性交易均是雙方同意,不存在強迫事實。因此美團關停違約商戶在美團外賣的網店,要求違反排他性協議的商戶停止違約,是法律賦予美團的合同權利。
關于排他性交易是否破壞了競爭,美團稱“排他性交易作為一種競爭方式,本身并無排除、限制競爭的作用。”關于“二選一”行為是否侵蝕了消費者福祉的問題,美團認為“消費者的選擇權不因使用多平臺而獲益,也不因使用單一平臺而受損。”
針對美團將強制商戶“二選一”行為理解為自主經營權、將違反“二選一”商戶網店關停理解為《合同法》賦予的要求商戶停止違約的權利,有業內人士稱,這是屬于對合同權利的誤解,是用“排他性交易”的合同法屬性來掩蓋“二選一”行為的違法性。
楊兆全也告訴雷達財經,平臺性的企業,不能采用排他性交易。否則,屬于利用自身優勢地位,打擊其他同類平臺企業。
“繼對阿里巴巴集團做出反壟斷處罰后,監管部門對美團涉嫌壟斷行為進行查處,”楊兆全認為這表明國家反壟斷執法會持續深入進行,而不是只處理一兩家企業。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