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際股份亂局:控股股東違規占用資金,50年合資項目遭質疑
剛剛接到警示函,轉身馬不停地投資。
文|翠鳥資本
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對于汕頭的天機股份(002759.SZ)來說,一場關聯交易剛剛出爐,就再次被交易所盯上。
實際上,天際股份曝出內部治理亂局,牽涉大股東。
投資者還在消化基本面異動之時,子公司與大股東拋出“合資計劃”,更讓人看不懂背后的邏輯。
控股股東違規占用資金
天際股份主要經營鋰電材料(六氟磷酸鋰,占比51.31%)、小家電(占比42.65%)以及氟硼酸鉀(占比4.9%)業務。
先看看這家公司對股東的回饋水平。
如下圖所示,該公司2018年和2020年均沒有進行利潤分配。2019年每10股派發現金分紅0.4元(含稅)。
對股東沒有豐厚回饋的背景下,天際股份曝出控股股東違規事件。
今年6月23日,天際股份收到廣東證監局警示函,列出如下事實:
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天際股份控股股東汕頭天際通過公司供應商借款的名義非經營性占用天際股份資金合計8200萬元,直至2021年4月才歸還相關款項和利息,天際股份對上述關聯方資金占用事項未履行審批程序,亦未及時披露。
對比發現,控股股東占用了8200萬元,近三年僅有的一次分紅數額是1609萬元。
很明顯,控股股東“善待”自己,上市公司對中小股東們的態度顯而易見。
廣東證監局的警示函指出:天際股份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吳錫盾,財務總監楊志軒,對公司上述相關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
年報數據顯示,天際股份2020年營收7.43億,同比下降4.07%;歸母凈利潤虧損0.11億,同比暴跌-133.2%。
如上圖,天際股份十大股東中,除了第八大股東華寶動力組合基金,多數股東均在今年一季度有明顯減持,上述趨勢在去年四季度末也曾出現。
拋出合資計劃
剛剛接到警示函,天際股份已馬不停蹄地展開又一輪運作。
公告披露,新泰材料(天際股份的子公司)擬與二股東新華化工同投資六氟磷酸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等產品生產項目,總投資額6億元,并擬共同設立合資公司。
對于這場突如其來的合資計劃,天際股份解釋為:當前全球電動車需求快速增長,鋰電需求整體向好,未來全球在鋰電池行業將出現巨大的發展,而作為鋰電池主要原材料電解質的六氟磷酸鋰,更是將出現巨大的供應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六氟磷酸鋰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材料,極易吸潮分解,因此生產難度極大,對原料及設備要求苛刻。
天際股份曾在年報披露:其生產工藝往往涉及高低溫、無水無氧操作、高純精制、高毒、強腐蝕、環境污染等難題,同時,六氟磷酸鋰的生產條件苛刻、工藝難度極大,因此六氟磷酸鋰項目通常不僅建設周期長,初始投資大,獲得環保審批的周期也相對較長。
一個關鍵問題就來了!天際股份的主營業務就是鋰電材料(六氟磷酸鋰),旗下子公司再與公司二股東合資,這種對周期長、投資大的項目重復投資,意欲何為?
公司公告還稱:“本協議項下合作期限為50年,即自公司成立之日起50年”。
顯而易見,這個項目一旦馬上,就是50年的周期。
難怪深交所看到上述公告后,馬上發去問詢函,要求上市公司補充披露更多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已投入資金、建設進度、項目審批、技術儲備、未來業務規劃等情況。
出資計劃成疑
上述這場合資計劃為:子公司新泰材料以貨幣出資,投資金額占總投資額51%,新華化工以其資產評估作價及貨幣出資,投資金額占總投資額49%。
另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關于貨幣出資部分,新泰材料將分期出資,首期出資款合計1.5億元,由新泰材料在兩年繳付完成,新華化工在兩年繳付完成。
這意味著,子公司新泰材料將要耗時兩年完成出資。這對于高投入為特點的六氟磷酸鋰生產項目來說,頗為不尋常。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天際股份的貨幣資金為5410.6萬元。
而截至2020年末,子公司新泰材料的商譽減值準備期末余額為8.74億元。殊不知,這家子公司去哪里尋找這筆資金。
而該公司近期公告顯示,控股股東有減持行為。
6月9日公司公告稱:控股股東汕頭天際減持公司股份累計541.8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35%。
若以6月上旬股價計算,這筆減持所得恰好可以覆蓋子公司首期出資款。
天際股份的內部治理亂局背后,股東們究竟在謀劃什么?有待進一步觀察。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