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重整方案獲批,733億方正證券與平安證券合并在即?
草案出爐兩個多月之后,方正集團重整計劃塵埃落定。若方案落地,方正證券(601901.SH)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中國平安(601318.SH)擬間接控制方正證券。
作者 | 武麗娟
來源 | 獨角金融
獨角金融注意到,中國平安(601318.SH)旗下還有一家券商——平安證券,而此前,市場曾多次有傳言稱平安證券和方正證券正在籌劃合并。如若中國平安再將方正證券收入麾下,是否會違反“一參一控”規定?又是否會加速兩家券商的合并?
方正集團重整結束,中國平安收編方正證券
7月5日晚,方正證券公告稱,根據北京一中院的裁定及生效的重整計劃,控股股東方正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方正產控持有的股份將全部轉入擬設立的新方正集團,控股股東擬變更為新方正集團。
而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平安人壽”)或其下屬全資主體擬按照70%的比例受讓新方正集團73%-100%的股權,因此,平安人壽或其下屬全資主體擬成為新方正集團的控股股東。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平安”)作為平安人壽的控股股東,擬間接控制方正證券。本次權益變動后,方正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方正產控將不再持有方正證券的股份。
因中國平安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方正證券的實際控制人擬由北京大學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2019年末,方正集團一筆20億元的超短期融資券違約,引爆債務危機。
2020年2月,北京一中院依法裁定受理北京銀行提出的對方正集團進行重整的申請。同年7月,北京一中院裁定對方正集團、方正產控、北大醫療、北大信產、北大資源的合并重整計劃。
2021年4月30日,中國平安發布《關于參與方正集團重整進展的公告》,旗下公司平安人壽及參與重整各方與方正集團簽署重整投資協議。
兩個多月之后,重整計劃被正式裁定通過。方正證券稱,新方正集團尚未設立,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變更尚需證監會批準,時間尚不確定。
平安證券與方正證券合并可能有多大?
目前來看,中國平安收編方正證券基本已無懸念。天眼查顯示,中國平安還直接與間接合計持有平安證券96.62%股份。
此前,市場多此傳言稱平安證券與方正證券或合并,此次方正集團重整事宜的落定,傳言再起。若方正證券完成股權變更,意味著和平安證券的“關系”更進一步,二者均屬中國平安旗下,但這樣一來又是否會違反“一參一控”規定?今年新修訂的《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也明確,證券公司股東以及股東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參股證券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其中控制證券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1 家。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不少網友對此事保持高度關注。方正證券董秘回復稱,公司股東變更事項尚需中國證監會核準,如存在同業競爭,后續將依照法律法規的要求采取多種方式解決。
獨角金融也已向中國平安發出咨詢核實函,截至發稿,暫未得到回復。
券商行業資深人士丁先生認為,平安證券吸收合并方正證券的可能性很大,或者更名為一家新的券商,若成功整合為新券商,凈資本規模將位居行業前列。另外,中國平安的整合能力非常強大,這一點在平安銀行整合深發展的過程中已然充分展示。并且,整合之后平安銀行股價不斷創出新高,成為銀行業的佼佼者。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最新數據,截至2020年末,平安證券和方正證券的資產規模分別為1879.92億元,1049.25億元,排名第14、19名,中信建投資產規模3430億元,排名第十,國信證券2876.96億元,排名第十一;如若平安證券和方正證券成功合并,資產規模將達2929.17億元,會超越國信證券,有望競爭國內前十大券商行列。
2020年,平安證券與方正證券分別實現營收136.18億元、75.42億元。若兩家券商合并,營收將達到211.6億元,有望超過中信建投(201.5億元,排名第4),進入前5大券商行列。
從公司資產規模來看,平安證券總資產體量以及凈利潤優于方正證券。從公司業務來看,平安證券資管和投行業務表現略勝一籌;方正證券經紀業務略微優先,營業網點數量遠超平安證券。
征途投資高級合伙人王兆江表示,方正證券和平安證券的合并可能性是很大的,現在市場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中國平安直接收購方正證券,然后再將方正證券和平安證券合并,另一種方式是中國平安把平安證券拆分出來,和方正證券重組,借機上市。個人贊成用平安集團去吸收合并方正證券,不建議拆分平安再去和方正重組。平安如果吸收了方正證券,可以提高證券業務在主營中的營收占比,對平安鞏固綜合金融業務能力更有好處,便于發揮協同作用,也對平安的市場價值起到更積極的影響。
王兆江認為,不管怎樣合并,對雙方券商都是有好處的,一方面實現優化資源配置,減少內卷競爭,另一方面合并后的券商可以一個拳頭出力,對業務拓展更有利。
大股東生變對方正證券影響幾何?
事實上,作為一家老牌上市券商,方正證券近年屢次因股東問題遭遇困擾。
自2014年吸收合并民族證券以來,方正證券兩大股東方正集團與北京政泉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政泉控股”)頻現危機。
方正證券2.3億信托資金挪用一事曾轟動業內。2019年11月,方正證券認購中信遠洋弘盛信托計劃2.3億元,該信托計劃由中信信托擔任受托人,信托期限為9個月,至2020年7月12日結束,預期收益率為9.5%/年。
該產品發生違約之后,市場質疑聲不斷,究竟是方正證券變相輸血方正集團,還是中信信托聯合大股東違規挪用資金?
這場“羅生門”事件,最終以中信信托返還方正證券信托資金的方式告一段落。
去年11月,市場紛紛猜測或許是受控股控東方正集團破產重整拖累,方正證券主動撤回了公司債的發行申請,導致發債融資受阻。
第二大股東政泉控股持有17.996億股方正證券股份,占總股本的21.86%。公開信息顯示,2008年至2014年,政泉控股通過強迫交易手段成為民族證券控股股東;2014年,借方正證券與民族證券合并之際,政泉控股因抽逃出資資金,在2021年5月19日執行財產階段,被裁定司法拍賣10.90億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3.24%。
然而,前不久,這10.90億股、價值百億的股票宣告流拍,最終將花落誰家?中國平安是否會出手?市場正在等待答案。
另一方面,近年來,方正證券人事動蕩,大股東方正集團因債務違約頗受關注。不過其經營業績頗為亮眼,各項主要指標行業排名均較好。2020年,方正證券實現營業收入75.42億元,同比增長14.36%;營業利潤15.99億元,同比增長44.63%。今年一季度,方正證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再同比大增134.53%至8.89億元。
如今,大股東易主,中國平安即將接手,若股東面臨的問題得以解決,對方正證券而言,或許是個利好消息。
二級市場上,今年以來,券商股的整體表現一直相對低迷,有多次的提振似乎主要靠業內并購傳聞刺激。比如,五一假期前的最后一天,方正證券尾盤異動,收盤前十分鐘內股價迅速拉升,跌幅從逾8%收窄至4%以內,而4月30日正是北京第一中院此前裁定方正集團重整計劃草案的提交日。
方正證券易主后將如何發展?對于平安證券和方正證券的合并傳言,你如何看?留言一起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