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操作!母公司逾期債務19億,如意集團卻有錢派發紅利?
如意集團派發紅利的決定能緩解母公司的債務負擔嗎?
作者 | 尹牧
編輯 | 盧泳志
來源 | 債市觀察
7月12日,紡織龍頭企業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如意科技)自查發現其境內未和解的債務合計高達19.14億元。
山東如意毛紡服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如意集團,002193.SZ)為如意科技旗下從事服裝產銷的上市子公司。7月13日,如意集團在2020年度虧損的情況下決定派發紅利261.72萬元,這令股價的表現更為低迷。 截至7月13日收盤,如意集團收報6.01元/股,較前一交易日下降0.01元/股,較年內最高的7.11元/股,下降15.47%。
圖片來源:同花順
如意科技及相關債券被終止評級
在債務問題出現前,如意科技主體及債權評級較高。 2015年,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下稱:大公國際)對如意科技及其“15如意債”給予AA評級,并給出穩定展望。 之后的兩年內,如意科技自身評級一直維持在AA級,并被給予穩定展望。在此期間,如意科技發行的各類債券也獲得A-1和AA評級。 2018年,如意科技獲得大公國際AA+評級,同時獲得AA+評級的還有其當年發行的“18如意01”債券。 這樣的評級一直維持到2019年末,之后開始出現轉折。 2019年11月,大公國際因如意科技自9月起多次被判為被執行人而將其列入信用觀察名單。
2020年年3月11日,大公國際因如意科技對子公司如意集團的股份全部被凍結且質押,判斷其喪失再融資能力。此外,如意科技被判為被執行人的案件逐漸增多。據此,大公國際將除有濟寧市城建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擔保的“15如意債”外的債券和如意科技降級至AA-級,同時展望降至負面。 同年3月13日,如意科技終止大公國際的評級委托事宜,大公國際隨即終止評級。
圖片來源:《大公關于終止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體及相關債項信用評級的公告》2021年5月31日,如意科技發布公告稱,自公司2020年3月16日終止與大公國際的評級合作之后,公司與評級機構全部溝通完畢,沒有評級公司與公司開展評級合作。 如意科技自AA+級至終止評級只有5個月的時間。這與其經營惡化、債臺高筑的情況有很大關聯。
413.85億元總負債壓頂
如意科技是一家集服裝零售、原料經營、紡織制造業務的紡織服裝企業,居行業領軍地位。 截至2020年末,如意科技持有如意集團6051.47萬股,股權占比23.12%,且股份均被質押和凍結。
圖片來源:如意集團2020年報
2020年,如意科技的營業總收入為161億元,較2019年的347.99億元下降53.97%。 在營業總收入下降的同時,如意科技有效控制營業成本,使得毛利潤達到51.55億元,毛利率為32.02%,高出2019年近10個百分點。 扣除期間費用,計入投資收益后,如意科技的營業利潤為6.45億元,僅較2019年的10.19億元下降41.35%。考慮營業外收入后,如意科技的利潤總額為6.36億元。 扣除所得稅影響后,如意科技2020年度的凈利潤為4.85億元,低于2019年的7.33億元和2018年的23.37億元。 三年間,如意科技的凈利潤持續大幅降低,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全部債務比也由2018年的0.17降至2020年的0.12,其依靠凈利潤的償債能力進一步下降。 2020年,如意科技已著手應對債務問題。截至2020年末,如意科技總負債同比下降8.42%至413.85億元,資產負債率降至56.86%,低于2019年末的59.33%,總體債務負擔有所降低。 在如意科技413.85億元的總負債中,有息借款總額308.52億元,較2019年的345.72億元低10.76%。逾期的有息債務達到23.55億元,而7月12日公告的有息負債僅有19.14億元。 如意科技流動負債為255.97億元,低于2019年的260.12億元。但由于凈資產的減少,如意科技流動比率降為1.31,低于2019年的1.37。雖然整體債務負擔減輕,但短期流動性仍在惡化。 綜合來看,如意科技2020年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償債壓力上升。雖然如意科技已經開始化解債務負擔,降低有息債務比率,但流動性仍然緊張。
過度海外并購造成債務危機
如意科技一直被譽為中國版的LVMH,其對奢侈品牌服飾頻繁的國際收購在擴大營收的同時,也帶來了的經營風險。 自2010年起,如意科技先后收購了日本瑞納、德國男士西裝生產企業PeineGruppe、法國輕奢品牌集團SMCP、英國風衣品牌雅格獅丹、高端男裝品牌香港利邦、瑞士奢侈品牌Bally、美國英威達公司服飾和高級面料業務并與蘇格蘭粗花呢生產企業Carloway成立了合資公司。 然而,成功的收購在大幅提升如意科技營收規模的同時,也導致了債務激增。多年的海外并購累計消耗了如意科技超400億元的資金,截至2020年末,如意科技有息負債已經高達308.52億元。 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程偉雄曾表示,如果只兼并購國際品牌,而不考慮整合運營,那如意科技的資金壓力肯定會逐年加大。 龐大的債務規模最終使得如意科技難以承擔,被執行標的金額也越來越高。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如意科技累計被執行總金額已達67.81億元。
面對如意科技308.52億元的有息借款,67.81億元的被執行金額和19億元的逾期債務,如意集團派發紅利的決定有利于自身和如意科技的日常經營嗎?歡迎在文末留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