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風暴!華龍證券等4家機構被立案,38家IPO企業遭暫停
4家中介機構遭證監會調查,牽連38家IPO企業同日集體中止,項目波及20家投行。
作者 / 武麗娟??來源 / 獨角金融
38家創業板IPO集體“躺槍”
8月18日晚間,深交所網站披露30家創業板IPO企業審核動態,集體變更為“中止”,被暫停IPO的30家企業聘請的中介機構中,均包括華龍證券(835337.OC)、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簡稱“中興財光華”)、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簡稱“天元律所”)及開元資產評估其中的至少一家。
巧合的是,當天,這4家中介機構也同時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這些被中止審核的創業板擬上市公司中,13家企業涉及天元律所,14家涉及開元資產評估(下表未統計),兩家涉及華龍證券和中興財光華,還涉及20家投行,其中中金公司(601995.SH)、申萬宏源(000166.SZ)參與的項目最多。
8月19日-20日,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又對8家被波及的擬IPO公司中止審核。
根據《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有關規定,發行人的保薦人等相關機構,如因并購重組等其他業務涉嫌違法違規且對市場有重大影響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偵查,尚未結案的,深交所中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新時代證券投資顧問申睿表示,以上情況一般只能更換相關機構,重新接受過會,在注冊制時代,是否繼續IPO之路還得看公司自己的意愿,對這些企業的影響方面,第一上市計劃肯定滯后,第二如果帶病上市,與相關中介有所牽扯,后續會有不同程度的處罰。
此外,天元律所在深交所的可轉債、定增、重大資產重組項目,最新審核狀態也均變更為“中止”。
目前,這四家中介機構被立案調查的具體原因,證監會網站尚未披露,市場普遍猜測可能是受藍山科技(830815.OC)的影響。
四大中介機構被藍山科技“拉下水”?
獨角金融(ID:uni-fin)發現,華龍證券、中興財光華、天元律所、開元評估均與被調查的藍山科技有過業務合作。
藍山科技于2014年掛牌新三板,2020年4月29日,報送精選層掛牌申報材料,并開始停牌。同年9月份突然宣布終止申報精選層,9月29日復牌之后股價暴跌,同時董監高辭職、銀行賬戶和股權被凍結、主要業務停頓、官司纏身。2020年11月27日,藍山科技因涉嫌信披違規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也成為首家因信披違規被立案調查的擬精選層公司,目前為止,官方尚未披露調查進展。
而華龍證券、中興財光華、天元律所分別擔任藍山科技申報精選層的督導券商、審計機構、法律顧問;開元評估并非藍山科技的股改評估機構,但為其處置一批生產設備出具了評估報告。
2020年4月29日,藍山科技提交公開發行并在精選層掛牌申請后,全國股轉系統在自律審查過程中,發現藍山科技財務數據、經營模式存在異常,配合證監會對其及相關中介機構執業情況進行了現場檢查,后對藍山科技進行了二次問詢。
藍山科技2020年4月29日停牌前股價為5.19元/股,9月29日復牌后一個月跌掉94%,而后2021年4月14日再次停牌至今。其最新股價為0.22元/股,與去年4月29日停牌前股價相比,跌幅達到96%。遭受損失的投資者能否索賠?申報精選層時的相關中介機構是否需承擔連帶責任?
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表示,如果證監會認定藍山科技及中介機構存在虛假陳述并予以行政處罰的,藍山科技投資者可以向這些違法主體責任追責并提起民事索賠訴訟。
投行業務備受質疑
華龍證券IPO之路受阻
華龍證券已成立20年,是唯一一家注冊地在甘肅省的全牌照證券公司。
中證協官網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華龍證券投行業務收入分別在業內排第76、70位,處于行業中下游。
IPO承銷排行榜中,承銷金額方面,2017年、2019年、2020年的名次分別為43、42、39名,這項業務排在行業中后位,承銷家數三年共計5家;2021年截止到8月19日的名次為52名,只承銷一家。
去年藍山科技財務問題大爆發,讓市場對華龍證券的督導工作提出質疑。此外,2020年9月,華龍證券還因為2017年保薦上市的莊園牧場(002910.SZ)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警示函。莊園牧場董事長存在行賄行為,而華龍兩位保代對相關事項進行核查,出具的保薦工作報告、盡職調查報告等申報文件均未包括相關內容。
其實,早在2010年前后,華龍證券多次因為投行業務站在風口浪尖,保薦的聯信永益上市不足半年三度更換董事長、兩任涉嫌行賄、上市后首份年報當時被評為IPO重啟以來市場最爛的一份成績單;保薦的佛慈制藥17年4次上會4次被否;2007年至2011年,8次承銷IPO項目4次被否決……一時間,市場上對華龍證券“中介不中”的質疑聲四起。
2020年度,華龍證券營業收入為19.17億元,同比下降7.61%;凈利潤為4.94億元,同比增幅為41.96%。受益于證券市場行情回暖,交投活躍,華龍證券的經紀業務攬收5.7億元,同比增幅高達55.02%。根據中證協的行業排名,華龍證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排名60名和56名。
不過,2020年其IPO保薦業務仍然失意,共保薦2家IPO企業,其中,珈創生物以首發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被否。
但作為西北地區唯一一家綜合類券商,華龍證券被賦予厚望,并萌生出上市夢,在掛牌新三板近2年后,2017年11月24日,華龍證券報送了上市輔導備案并被受理。
歷時3年多,華龍證券IPO一事近日有了新進展,8月5日,甘肅證監局發布了中信證券于7月28日簽發的《華龍證券第11期輔導工作進展報告》。中信證券表示,自2017年4月開啟上市輔導以來,已協助華龍證券推進了包括房產確權,公司治理規范,歷史沿革梳理,私募投資子公司整改等輔導措施。IPO之路剛傳來好消息,就被澆了一盆冷水。
此外,華龍證券在2017年掛牌期間多次因內控問題被股轉公司采取自律監管措施,加之此次被證監會立案調查,IPO之路是否會受到影響?
中介機構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主體,因為“看門人”被調查,38家IPO企業幾天之內集體被中止審核,上市之路突發變故,對此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