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安全第一
世茂確實大幅減少了拿地。
來源/好貓財經
上半年,世茂僅在16個城市拿下19宗地塊,總建筑面積301萬平方米,權益前土地總價約201億元,權益地價僅118.2億元。
同時期里,世茂實現銷售額1528億元,銷售面積861萬平方米,權益地價占銷售額比例僅7.5%。
這一土地投資支出額,創造了世茂四年記錄的低位。從中報來看,世茂的考量似乎有兩點,首先是土地成本的控制。
2017-2020年,世茂的每平方米拿地的價格為5108元、5386元、5303元、5188元。
上半年,世茂拿地的平均價格為6659元/平方米,略高過去幾年拿地價格,讓世茂的整體土地儲備的價格略微上升至5554元/平方米。
世茂的投資指南里,毛利率是重要考量指標。
上半年,世茂實現營業收入734億元,毛利潤210.1億元,同比增長13.7%、7.7%。28.6%的毛利率,在行業普降背景下,堪稱優秀水平。
“各區域只有現金流回正,才能拿地投資,而且必須進行嚴格測算。”
中期業績會上,世茂管理層透露了第二個考量是現金流。
截至上半年末,世茂的貨幣資金增加139.1億元至823.8億元,這一增加指標在行業內也屬罕見。
扣除219億元預售監管資金及受限資金后,世茂的現金短債比仍保持1.19,相比去年末安全倍數更高。
世茂的資金來源于銷售回款增加、拿地資金減少,以及境外大額融資。
上半年,世茂實現回款額1161億元,同比增加30.4%。同時,世茂加大融資,以及通過項目合作增厚少數股東權益,使得凈負債率保持50.9%的低位,與2020年末幾乎持平。
境外融資向來是世茂的長項,上半年成功發行8.72億美元10年期優先票據,票面利率低至3.45%。此外,簽訂了13.15億美元的四年期銀團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至LIBOR/HIBOR+2.95%。
有息負債的增加,變成貨幣資金,但是又沒有花出去,世茂可能是在等待進一步投資機會。
“七八月土地市場回調,我們會擇機拿一些合適的地。”
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許世壇認為,沒有必要去拍一塊虧本或者不賺錢的地,現在政策調控不鼓勵非理性操作,比較鼓勵謹慎型的投資。
下半年的7月、8月,世茂加大了100億元用于拿地,目前土地總投資額已上升至300億元。
截至上半年末,世茂權益前土地儲備約7283萬平方米,總貨值約11800億,主要分布在粵港澳大灣區及長三角區域。
許世壇還強調,世茂的多元化“大飛機”戰略,是抵抗未來不確定性的重要手段,未來三年來自非房地產開發收入,希望可以超過總收入的20%。
上半年,世茂非房地產開發的收入達到66億元,與去年相比大幅度增長128%,占總收入比重提升到9%。其中物業服務上半年完成42.34億元,全年目標高達90億元。
“未來會更有效地整合地產上下游產業鏈,也希望慢慢多孵化一些輕資產公司。”
許世壇認為,世茂的優勢在于整合資源,除了自身有很多綜合體項目,需要商業、酒店、物業等各類服務之外,世茂還有很多朋友圈、政府資源,這些資源整合可以更好體現公司價值。
顯然,安全第一的策略,讓世茂能夠有更多資源應付不確定性,以及思考多元化戰略的布局。
有錢也體現在分紅上,世茂宣布中期股息70港仙,同比增長16.7%。
世茂給出了現金股息或以股代息的選擇權,管理層透露這是與各大股東溝通后的決定,股價低位使得股東有足夠的增持意愿。
以股代息也能讓世茂進一步保留現金,以應付未來不確定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