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萬億公募基金上半年大賺200億,分紅3.3萬億,你賺了多少?
2021年公募基金中考成績放榜,半年大賺近200億,其中51家實現盈利,5家出現虧損,基金的火熱不言而喻。
作者/武麗娟??來源/獨角金融
公募基金中考收官,半年賺200億
截至8月31日,已公布上半年經營情況的56家基金公司,凈利潤共計近20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0%,平均凈利潤3.54億元,同比增長38.89%。
1998年,我國第一批公募基金設立,公募基金行業從試點起步,快速發展壯大。
規模增量方面,8月30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基金業協會代表大會上講話時指出,截至今年7月底,行業管理資產規模達到23.5萬億元,較2016年底增長1.6倍,從全球第九上升至目前的全球第四。其中,權益類基金(股票型+混合型)產品數量和管理規模均創歷史新高。
天風證券(601162.SH)研究報告中也曾提到,2018年至2021年6月末,權益類產品凈值規模從2.2萬億元增長至7.9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66%。
中金公司研報有一組數據說明了不同產品類型資產凈值的表現,自2020年初以來,公募基金凈資產規模已累計增長56%,資金凈流入累計達8.27萬億元,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規模分別增長0.96萬億元、3.73萬億元,占公募基金新增規模的比例高達57%。
天風證券認為,隨著房地產投資屬性弱化,居民資產配置逐漸向金融資產傾斜。同時,資管新規后銀行理財吸引力下降,以凈值型產品為主的公募基金業最為受益。
根據麥肯錫預測,至2025年我國個人可投資資產整體規模有望達到332萬億元,公募基金作為最普惠的投資工具,將在未來5-10年迎來高景氣周期。
易方達最賺錢,中小公司虧損
半年收官戰顯示,頭部基金公司的實力不容小覷。其中,匯添富基金增速最高,易方達最賺錢。
2021年上半年,有8家基金公司凈利潤突破10億元,前三甲為易方達基金(18.41億元)、匯添富基金(15.7億元)、工銀瑞信基金(14.5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6%、140%、55%。而2020年同期,上半年凈利潤突破10億元的凈利潤達10億元以上的只有2家,2017年至2019年,僅天弘基金一家。
增速最高的匯添富基金由東方證券(600958.SH)參股,東方證券半年報顯示,截至2021上半年,匯添富基金的資產管理總規模突破1.2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規模超人民幣9500億元,較年初增長14%。報告期內,匯添富基金發行成立21只公募基金,新發規模超人民幣670億元。
上圖顯示,前十名公募基金凈利潤合計近130億元,占56家基金公司凈利潤總和的一半以上,其中,匯添富基金、興證全球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實現凈利潤增長翻倍。
值得注意的是,據不完全統計,凈利潤排名前20的基金公司中,大多為券商系。其中,廣發證券旗下的易方達基金和廣發基金,分別排名凈利潤首位及第五位,還有興業證券旗下的興證全球、華泰證券旗下的華泰柏瑞及南方基金、海通證券旗下的富國基金、長城證券旗下的景順長城基金等。
另有3家銀行系基金公司躋身前20名,分別為工銀瑞信基金、建信基金、興業基金。
另外,公布半年報的56家基金公司中,浙商基金成為黑馬,凈利增速達4760%。
頭部效應進一步強化的同時,另一部分中小基金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其中東興基金、東?;?、南華基金、江信基金和中信建投基金凈利潤為負,中信建投基金目前虧損最多。
基金火熱,基民賺錢嗎?
天相投顧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個人投資者大幅增持了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而機構投資者卻對混合型基金明顯減持。據其統計,上半年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總計達到672.95億元,同比大增68.54%。受近兩年權益市場大幅上漲的影響,混合型基金成為管理費收入的最大來源,總額達359.68億元。
易會滿在基金業協會代表大會上曾公布,目前,公募基金有效賬戶數達11.9億個,權益類基金長期業績顯著超過大盤指數,累計向投資者分紅3.3萬億元,個人投資者對公募基金的信賴不斷增強,通過投資公募基金入市的趨勢正在形成。
行業紅利期,個人投資者在權益基金的占比快速攀升,那么,近年來投資者賺錢效應如何?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2019年度《全國公募基金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得出了結論:19.2%的投資者上年度基金盈利30%以上,44.9%的投資者上年度基金盈利10-30%,19.5%的投資者上年度基金盈利5-10%,8.2%的投資者上年度基金盈利5%以內。此外,有4.8%的投資者上年度基金投資的盈虧持平,有4.5%的投資者上年度基金投資出現虧損。
因此,近9成投資者實現2019年基金整體盈利,有1成的人還是沒有賺到錢。
截至9月1日,在2705只主動權益基金的三年區間收益,47只產品收益超300%,有8只產品收益超400%,僅有9只產品收益為負。
權益基金方面,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基金經理施成管理的國投瑞銀進寶靈活配置混合以472.12%的收益率,奪得近三年權益“冠軍”。緊隨其后的是王鵬管理的泰達轉型機遇股票A(449.93%)、王睿和孫浩中搭檔管理的信誠新興產業混合A(416.79%)。而在近三年收益率前十名榜單中,位列第十名的農銀研究精選混合收益率為374.22%。
對此,易會滿也有所表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問題時有發生。公募基金行業堅持持有人利益優先,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在回報投資者、服務投資者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有較大改進空間?!?/span>
2021年3月31日,富國基金、景順長城基金等10家基金公司,聯合支付寶理財平臺發布了《一季度基民報告》。
報告顯示,除了市場行情波動外,追漲殺跌、頻繁交易也是造成“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困境的主要原因。其中,持有基金短于3個月的用戶中,7成左右的投資者處于虧損狀態,而持有3年以上的用戶,97.1%的投資者盈利5%以上。
長期關注資本市場的資深人士杜坤維認為,要改變基金公司賺錢投資者虧錢的事實,關鍵是投資者要養成長期投資的習慣,不要過度的追逐明星基金爆款基金,避免套在歷史高位,像上半年投資者把部分明星基金經理當作愛豆追逐大消費基金,其中如果重倉白酒、醬油、家電、互聯網等明星基金,損失很大。機構抱團實際上很難獲得長期穩定收益,在于抱團模式下,股價很快就會達到歷史高點,出現高股價、高估值、高漲幅,為股價大跌埋下隱患。
基金市場一片繁榮,投資者能否共享紅利?你有投資過公募基金嗎,收益怎樣?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