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股最大的資本盛宴
接著奏樂接著舞
作者/陳肖? 來源/格隆匯APP
數據支持/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今天的股市行情,雖然指數看上去表現波瀾不驚,但概念板塊卻是波濤洶涌,分化走勢越來越撕裂。
?一邊是芯片半導體概念被幾個龍頭暴跌下集體崩塌,一邊是能化瘋漲,煤飛色舞,甚至連被嚴重質疑的元宇宙都逆勢暴動。
?
以上游工業材料為代表的資源股,在這一波行情中把股市投機里資金的貪婪與瘋狂體現得淋漓盡致,如今它們仍是舞臺上最高光的舞者,共同演繹出了2021年股市熱度最高的資本盛宴。
?
看得出來,這一波時代性的超級行情,其景氣度還有足夠長,但凡事有度,物極必反,在狂歡盛宴中,我們也應該保持一定的清醒。
?
在筆者看來,現在的資源股行情,一致性還超強,很難看到頂,但也出現了一些轉向信號,雖然這些信號力量還很弱,但不可忽視。
?
這條大魚最肥美的那一段,怕是要吃得差不多了,接下來,更要看的是投研的能力,和運氣。
?
資源股的狂熱
今天的熱門板塊中,磷化工、有機硅及其他能化板塊變現最顯眼,尤其頭兩個概念幾乎大面積漲停,掀開了新一輪的資源股超級大行情。
引爆行情的是今天流傳出的云南發改委對“兩高”項目產量監管要求的一紙文件,不但要求鋼鐵、水泥、鋁業、煤電的產量嚴格監管,還明確要求加強黃磷行業和工業硅兩大行業的產量管控,四季度月均產量要在8月基礎上削減9成以上。
在各種上游材料供不應求,漲聲一片的大趨勢下,這一份政策再次成了引爆行情的導火索,更關鍵的是,政策所代表的風向給市場的信號更加確定,市場會進一步把炒作想象力擴散到其他省也會跟進,甚至泛化到其他“兩高”行業。
?
而這些,幾乎都是資源股的陣地。
?
回看今年的股市,包括大宗商品、各種能化材料、工業材料等在內的資源股表現絕對是一騎絕塵的存在。在今年的所有概念漲幅排行中,top20的幾乎清一色與資源股有關。
?
如果不算板塊重疊,現在的A股中,煤化工加起來大概超過3萬億市值,比年初翻了一倍;有色金屬加起來也超過7萬億,年內增量超過3萬億;最夸張的鋰材料概念,加起來超過10萬億的總市值,比年初增加了近5萬億,是今年A股市場行業板塊中最大的增量。
無需廢話,今年表現最強最持久的毫無疑問是資源股行情。
?
從目前的趨勢看來,影響資源股最根本是供需兩大因素,依然在復雜背景下難以得到有效平衡,我們這段時間對各種上游材料價格不斷飆漲的新聞都已經麻木了,但還是沒看到相關材料供應端有過剩的新聞。
?
現在,我們唯一能看到還沒怎么漲價的東西貌似就剩下豬肉了(開玩笑)。
資源股的底層邏輯能有多硬?
回顧這一波的資源股超級周期行情,可謂順應時代下最大的一波紅利,體現在政策、資本的雙重共振,算是絕對意義上的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的利好。
?
很多人對這一波超期行情多少了解到是有利好,但認識不夠清晰,導致看到了機遇也沒有很好把握住(筆者也是很早就上車了幾個資源股然后大概在賺2個板左右下車,后來又幾次上下車,格局還是不夠),然后眼看著它一路高攀不起。雖然避免了以后的超級過山車風險,但也錯失了幾年難得一遇的超級行情。
?
所以還是有必要在這里叨嘮一下背后的大邏輯。
?
從宏觀上看,套用美林時鐘周期,可以看到全球經濟正處于從復蘇到過熱(結構性)的階段,這就是第一象限。在這個象限中,以工業制造業為代表的產業鏈景氣度顯著提升,也就是基礎原材料、大宗商品等資源行業的景氣度激增時期。
?
今年更大的影響因素在于,去年全球疫情沖擊導致全球國家很多經濟發展同時遭到重倉,這等于大多數國家的工業生產節奏同時被“格式化”,所以去年我們見證了國際原油期貨一度跌入負值這個人類歷史上未曾遇到甚至想象過的“魔幻時刻”。
?
然后疫情之后全球國家瘋狂撒錢放水救經濟,導致對資源的需求一下子全球性集中出現,但被疫情沖擊的供給端無法一下修復,供需失衡下形成越來越大的需求塞堰湖。
?
也就是說,今年的資源股超級行情有全球經濟復蘇需求頻率的第一層共振影響。
?
同時,近兩年全球國家還在一起大力推動“碳中和”,把能源運用模式從高碳高污染轉向清潔能力,這其中進一步催生對新能源行業從光伏、新能源車等全產業鏈的需求大爆發,這是第二層共振。
?
而對于中國來說,作為全球制造業重心,“兩碳計劃”又被進一步上升到長期重大國策,可以看到如今中國的光伏、新能源車產業已是全球規模最大,且發展最迅猛的產業。
?
另一方面,這兩年也是中國全民投資基金的超級元年,機構資金力量空前膨脹,但由于國內同時也在打壓房地產、供給側改革、互聯網反壟斷、醫藥集采等重大行業變革,導致海量的資金愿意配置的賽道選擇減少,最終也引導到政策性最強、確定性最高、未來業績預期最好的新能源和資源股上。由此形成政策與資本的第三層共振。
?
這一層,更加聚焦,也更加容易形成超強一致性。
?
在A股中報業績出爐后,有分析發現現在有大量的機構在扎堆新能源,由此還引發了官媒的一頓點名,導致新能源股回撤了一波。但很快,風聲一過,資本扎堆新能源的火更旺了。
?
在上周,有統計分析發現,A股持有新能源概念股的基金數量從一季度末的1385只大幅上升至二季度末的12957只(份額分開計算),增幅超過了八倍!!
?
這不就是比白酒更加瘋狂的抱團么?
?
關于這些概念行業的未來預期方面,不可否認的是,有色、硅料、能化等這些資源股,尤其上游端,在空前的需求激化和政策引導下,上市公司的業績絕不可能差,并未來一段時間也的業績也是有充分保障的。
?
比如今年A股上半年的業績數據中,凈流入翻倍式增長的普遍都是能化、有色、鋼鐵、新能源車在這些領域表現最強,從其他宏觀數據如PPI上也可以看出,這些領域的三季度數據依然很強,甚至越演越烈。
?
今年以來,市場上不斷有公司收購鐵礦有色礦、進軍光伏新能源車、擴建產能項目等消息,說明這些資本刺激也從未停息過,資本參與的熱情還很高。
?
從另一個視角看,“雙碳計劃”目標規劃跨度長達40年,在中國股市歷史上,幾乎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概念能被國家如此高規格如此長期的戰略布局。說這是一個劃時代性發展方式轉變也毫不為過。
?
所以,多重利好疊加長期一致性積極預期,導致這個領域的熱度難以被澆滅,這也是泡沫再高機構資金也不愿意撤離的原因。
風險點在哪里?
所謂物極必反、過猶不及,那么,這一波瘋狂炒作的資源股行情有什么潛在的風險點?
?
雖然筆者沒有認真研判行業數據分析,但陽光底下無新鮮事,在A股的歷史上,也出現幾次像如今類似的資源股超級行情,但最終還是避免不了瘋炒一波之后的過山車行情。這一次,除了少部分核心的資產,其他巨大多數概念股大概率躲不掉最后一地雞毛的結局。
?
簡單看來,現在的資源股大概有三個值得重視的風險點:
?
一是資本過于無理性涌入,導致資源嚴重錯配。現在不在僅僅是資金在股票市場上瘋狂扎堆資源股,導致短期單極化泡沫,同時也在實體經濟端也在瘋狂涌入。比如,又去海外高價收礦,上市企業突然跨界進入新能源車、鋰材料、光伏等行業也突然增多了很多,即使是行業中的上市公司,為了更有力證明自己的新能源概念屬性,不惜在沒有技術和資金實力的情況下去大規模定增、發債擴建項目。
?
這些現象到現在有越演越烈之勢,其中有多少不夠理性的盲目從眾,冒著難以承受的高風險去對賭,不得而知,但肯定不在少數,看一下股市里不斷增多的概念股就知道了,這其中的泡沫太過,造成的資源亂配肯定會帶來高風險,也不會是監管層所愿意看到的。所以才會有類似上面的云南文件那樣限制“兩高”。
?
二是上游太強,中下游吃灰,也不符合政策導向。通過不斷漲價,上游企業現在是產業鏈中最滋潤的一端,部分配到的中游也享受到了紅利,但很多面向需求終端但沒有供應資源優勢的企業卻不一定好過。現在的消費指數明顯落后于工業指數,說明傳導機制并不太順暢,沒有話語權的下游承壓最大。這種情況,實際對產業鏈發展不健康,唇亡齒寒,如果上游再繼續瘋狂,不排除政策層面的介入監管。
?
比如現在打擊汽車芯片材料的炒作商,導致半導體今天集體暴跌的下場。
?
三是抱團瘋炒,求錘得錘。今年機構對白酒、醫藥、其他消費板塊的瘋狂抱團造成的奇葩現象,最終引發官媒喊話,這次肯定也不例外。現在資金大量集中在各種資源股,尤其新能源,并且之前官媒也喊話了一次,如果再爆炒上去,不排除求錘得錘。
?
就算不是為了求錘,現在的資金也出現了明顯的高位換倉炒作,之前的幾個爆炒主題概念在喊話之后順勢出逃,已經說明了資金在做換倉操作了,所以才有風格轉化,A股交易額持續破萬億的行情,但在經過一輪輪爆炒之后,現在的散戶股民已經越來越難賺到錢了。進去往往也是替人站崗,賺了指數不賺錢的結局。
?
就在昨天,有新聞報道說這段時間A股異常交易行情,背后有一個規模高達過千億的“假外資”利用量化交易參與股市,雖然沒辦法驗證,但這幾天A股的明顯放大成交額和北上資金異常流入的情況,多少有點讓人覺得詭異。
?
市場對此多少會有一些風聲鶴唳。
?
此外,從相關的公司估值情況看,除了少部分的煤炭、鋼鐵、能化等行業,其他多數資源股如鋰材料、光伏、新能源材料行業的估值泡沫已經非常高,雖然增速不錯,但也需要消化時間。
現在的外部宏觀趨勢是,美國的taper預期不斷提前,明年甚至有可能提前加息,其實也就剩下幾個月的時間了,也就是說宏觀流動性的預期是個減分項。到時候如果真有風吹草動,第一時間下殺的會是高估值的板塊,而資源股肯定也是會在其中,多少也會受影響。
?
比如,就在今天資源股全線大跌的時候,大商所的絕代雙焦主力合約紛紛一度差點跌停。
?
這個,算不算一個信號。
結語
從統計學上來看,現在A股的資源中僅新能源相關概念股就有超500家,超過A股總數的1/10,這些概念股中,有超過100家在近兩年的漲幅超過1倍,有些甚至翻了超10倍。但其中大部分只有概念,沒有足夠的業績支撐。
?
其實A股歷史上整個市場能真正走出十年十倍的也不足百分之一,絕大多數到最后也是錄得個平庸表現,這450家之中,能跑出多少來呢?
?
綜合看來,資源股或許可以繼續奏樂接著舞,但最好還是要保持足夠的清醒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