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祎的英雄遲暮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來源/花朵財經
9月10日晚,360發布公告稱,擬出資不低于10億元不高于15億元回購公司股份,所回購股份擬全部用于員工持股計劃。
此類回購對于股價來說一般是好事兒,是公司對自家經營有信心的體現。但360還同時發布了另一份公告,這份公告與回購結合在一起看,使市場咂摸出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如果說回購是利好,那么這另一份公告就是徹頭徹尾的利空。
該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上海冠鷹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擬將所持公司0.13%股份通過二級市場進行減持。
如果上海冠鷹的減持完成,將實現清倉退出。
而從今年2季度至今,上海冠鷹已經減持了超20億元。
這兩份公告一出,市場上就有聲音稱,這是360以首次大額回購配合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減持。
控股股東是誰呢?紅衣教主。
上海冠鷹的實際控制人為周鴻祎,該公司和360的控股股東奇信志成以及實控人周鴻祎構成一致行動人。360上市之初,上海冠鷹的持股比為2.82%,今年一季度,上海冠鷹的持股比由于股本的擴大被稀釋到2.67%。
換言之,上海冠鷹的本次以及歷次減持行為,基本可以視同于周鴻祎的減持行為。
從今年2季度,上海冠鷹通過集中競價減持1%股權套現了約8.86億元,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了1.54%股權,這部分股權價值約12億左右。再加上本月10號的清倉行為,上海冠鷹已經減持了超過20億元。
周鴻祎控制的上海冠鷹公司減持的同時,360推出首次大額回購計劃——盡管本次減持的手筆比起前面的減持不算大,但是360的舉動難免有不顧瓜田李下之嫌,難道就不能等減持完了再推出回購計劃么?
360回A以來,股價從超過86元/股的高峰,到現在跌到12.5元/股附近,股價已經跌到了腳踝。在股價每況愈下時,大股東不想著如何通過提升業績來提振股價,而是在大股東一致行動人清倉式減持的同時推出首次大額回購計劃,這樣的舉動只能使投資人覺得,大股東是不是對自家公司喪失信心了?
事實上360的股價之所以跌跌不休,也是由于運營基本面太差。今年上半年,360實現了營業收入56.19億元,同比增長13.03%。但雖然營業收入增長了,凈利潤卻大幅下滑。
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為5.72億元,同比下降48.87%,扣非凈利潤4.97億元,同比下降46.30%。
如此糟糕的凈利潤表現,是360借殼以來的低估,2019年之前的360扣非凈利潤至少也在20—30個億,而根據今年上半年的表現,恐怕2021年的360全年扣非凈利潤只在10個億上下。
而針對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大幅下滑,三六零解釋稱,公司在進行開拓過程中,成本費用增加,尤其是人員薪酬及市場推廣費等增加較為顯著,對利潤構成一定影響。
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三六零的銷售費用為11.1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71億元增加4.46億元,增幅為66.52%。公司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19.2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6.35億元增加2.92億元。
亭臺閣榭,萬般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對于360的大股東以及重要投資人們來說,也許最痛苦的就是股價沒有能堅挺到解禁之后。今年3月1日,360迎來了A股歷史上規模排名靠前的巨額解禁,解禁規模占總股本61%,當時的預估金額超過700億元,而在此后半年內,重要股東齊向東,以及紅杉等投行紛紛用腳投票,與此同時360的業績持續下滑,股價當然愈發雪上加霜。而上海冠鷹作為紅衣教主實際持股超過93%的公司,本次清倉式減持也不算太出乎投資者的意料之外——只是紅衣教主對公司到底抱著多大的信心也一目了然了而已。
想想360借殼回A時,可謂風光無限,那一年周鴻祎雖然已經不再被稱作中國最好的客戶經理,但是起碼還有努力運作360手機的雄心,然而時至今日,360手機已經不見蹤影,周鴻祎的發言也不再像以前每每能引起熱議——似乎周的言論引起的波瀾現在連dangdang網老李都及不上了,這對于紅衣教主來說是多么寂寞啊。
當然,年紀大了,心火可能也淡了,不管主動還是被動,周鴻祎不再那么好戰了。不需要若干年后,就算現在人們也難追憶起360曾經是和騰訊相提并論的互聯網巨頭,360當年幾乎占據每一臺中國電腦的軟件產品,如今再也無法復制到手機上,屬于周鴻祎的時代悄無聲息地過去,唯余360的投資者們黯然神傷。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