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唄“變身”信用貸,螞蟻集團的上市路還有多少懸念?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
作者 | 言寺?來源 | 獨角金融
曾是有史以來全球最大的IPO上市交易,卻因為暫停上市被推到資本市場的風口浪尖,從“螞蟻上市批發千億富豪”到“財富盛宴終止”,螞蟻集團上市造富夢戛然而止。
披上科技外殼,螞蟻集團一度想擺脫身上金融的“標簽”,最終還是沒能逃過金融的監管。歷經三次約談,螞蟻整改仍在路上。
按照金融監管部門對螞蟻集團提出的整改要求,一年以來,螞蟻集團包括對借唄、花唄以及ABS做出了諸多調整,其中近日“借唄”在銀行等金融機構名稱被調整為“信用貸”;上半年其還成立了消費金融公司,承接兩家小貸公司業務;還對金融控股公司以實現金融業務全部納入監管做出了諸多調整。
接下來,螞蟻集團距離上市還有多遠的距離?
“借唄”改名
近日,螞蟻集團旗下產品“借唄”正式更名“信用貸”。
在點擊進入原借唄頁面時,會跳出彈窗提示“你的借唄已更新為信用貸,更新后借款、查賬還款均保持不變”。“信用貸”在頁面頂部的位置展示“由某某銀行提供金融服務”的信息,并在可借余額下,小字標示出年利率(單利)的信息。?
根據借唄方面的回應,由重慶市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螞蟻消費金融”)提供的服務會繼續顯示“借唄”品牌,也就是說“借唄”將成為螞蟻消費金融的專屬品牌,而銀行等金融機構獨立提供的信貸服務則會在“信用貸”頁面展示,顯著標識出金融機構信息,與借唄品牌相隔離。在品牌隔離過程中,用戶的服務體驗不會受到影響,開通、查賬、計息、等核心流程不會發生變化。
借唄方面還表示,“信用貸”的授信額度、利率由服務提供方根據用戶信息動態審批決策,不受此次品牌隔離工作影響。后續如用戶信用記錄、資質信息發生變化,則可能導致評估結果的變化。
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向《證券時報》表示,“借唄”品牌隔離實際上是對信貸服務的底層實施了“穿透”,有利于金融消費者更好地了解服務背后的實際提供方,究竟是銀行、消費金融公司還是其他機構,能夠幫助金融消費者在申請相關服務時更好地作出選擇和判斷。
改名等于“分家”?
借唄“改名”,螞蟻集團準備已久。
時間撥回到4月12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金融管理部門再次聯合約談螞蟻集團。此次約談的整改方案第一條就指出:要糾正支付業務不正當競爭行為,在支付方式上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權,斷開支付寶與“花唄”“借唄”等其他金融產品的不當連接。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這也不難看出,此次調整原因正是順應金融監管要求。新“信用貸”界面展示出“XX銀行提供金融服務”的信息,一方面可以讓用戶更清楚自己通過哪一方申請貸款,支付寶在這個過程中只能作為一個中間商存在,并不會參與到實際借貸的過程中;另一方面,品牌隔離也能夠幫助平臺和借貸機構明晰各自的職責和權利,引導合理信貸。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表示,借唄調整后,對用戶有利,對支付寶沒有直接影響,借唄和支付寶都是螞蟻集體旗下公司的品牌。本次調整是根據監管之前要求,斷開支付寶與“花唄”“借唄”等其他金融產品的不當連接的后續系列舉措之一,減少了支付寶作為平臺的自主操作空間,后續對支付寶的收益會造成潛在的負面影響,對螞蟻集體的利潤率有負面影響。
廖鶴凱稱,借唄調整后,在借款方的來源方的選擇上,給消費者更多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斷開支付寶與“花唄”“借唄”等其他金融產品的不當連接,糾正在支付鏈路中嵌套信貸業務等違規行為,保證金融消費者在申請消費信貸服務時能夠充分了解信貸服務提供者的名稱,避免引起品牌混同。
一位北京某金融人士認為,“借唄以前的杠桿基本上沒有限制,劃給螞蟻消費金融之后,杠桿最多只能放大10倍了,規模上肯定會縮小。”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整改期的螞蟻集團,從阿里巴巴(9988:HK)財報中能夠窺出螞蟻集團業績表現。根據阿里巴巴發布的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2022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阿里巴巴從螞蟻集團獲得的投資收益為44.94億元,比2020年四季度的71.82億元環比下降了37.4%。
整改路漫漫
時移世易,螞蟻集團的IPO失敗,被看作一場大型財富盛宴的停擺。
2020年11月2日,四大監管部門聯合約談螞蟻集團;次日,上交所發布《關于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的決定》,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一時輿論嘩然。
此后經過了三輪約談,螞蟻集團調整的方向也愈發清晰。
按照今年4月金融管理部門對螞蟻集團提出的5方面整改內容,除了回歸支付本源外,還包括依法持牌、合法合規經營個人征信業務,保護個人數據隱私;依法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嚴格落實監管要求,確保資本充足、關聯交易合規;完善公司治理,按審慎監管要求嚴格整改違規信貸、保險、理財等金融活動;依法合規開展證券基金業務,強化證券類機構治理,合規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
如今,距離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已滿一年之久,其整改之路卻始終未斷。
今年初,螞蟻集團下架了互聯網存款產品;緊接著,螞蟻集團下調了花唄、借唄額度。此外,“花唄”、“借唄”上線了年化利率展示,幫助用戶更直觀理解負債成本,合理規劃自身負債需求。
4月中旬,阿里巴巴集團發布公告稱,螞蟻集團將整體申設金融控股公司。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所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全部納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監管,健全風險隔離措施,規范關聯交易。
針對設立金控公司,螞蟻集團2020年9月初曾在回復問詢時透露,公司擬以全資子公司浙江融信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浙江融信”)為主體申請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并接受監管,并由浙江融信持有相關從事金融活動的子公司的股權。
圖片來源:天眼查
從天眼查信息可見,浙江融信母公司為螞蟻集團,該公司旗下(商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商融(上海)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上海智蟻理財顧問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已經作為這家金控公司的子公司被納入其中。
而螞蟻消費金融開業,也被視為是為后續成立金控公司打基礎。
6月初,螞蟻消費金融成立。按照監管要求,自螞蟻消費金融開業起1年過渡期內,將花唄、借唄全部納入消費金融公司,兩家小貸公司實現平穩有序退出。
螞蟻集團控股的兩家小貸公司,分別為重慶市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借唄主體)、重慶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花唄主體)。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去年上半年末,螞蟻集團信貸規模2.15萬億元,按其旗下兩家小貸公司凈資產358.25億元計算,杠桿約60倍左右。這被市場認為是兩家小貸公司退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后,螞蟻集團又調整了花唄合作金融機構,“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被銀行替代;花唄授信額度的決定權轉移到新的資金方手中,花唄用戶也逐步接入央行征信系統中。
整改之路漫漫,螞蟻集團未來能否實現上市夢?歡迎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