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了一通電話,點了一個鏈接 百萬存款瞬間清零
就接了一通退貨電話,加了一個支付寶好友,點了一個鏈接,王先生的百萬存款就差點不翼而飛了。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
王先生懵了。
就接了一通退貨電話,加了一個支付寶好友,點了一個鏈接,百萬存款就不翼而飛了。
百萬存款瞬間清零
據看看新聞報道,日前,上海市民王先生遇到一起電信詐騙,銀行卡上的147萬元,險些就被詐騙分子全部騙走。
據王先生介紹,本月13號,他接到一通來自香港的未知來電,對方稱他花900元網購的奶粉出問題了,要給他賬戶退款1000元作為賠償,但需要王先生加個支付寶好友。
加完好友后,對方給王先生發來一個鏈接,要求王先生填上收款的賬戶及密碼等信息,隨后便會將錢打入王先生賬戶。
萬萬沒想到,當王先生按對方指示完成操作后,發現銀行卡上的100多萬瞬間就變成0了。
察覺不對勁后,王先生立即向警方報案。
眾所周知,銀行卡每日轉載金額都有上限,更何況王先生卡上有147萬元,就算本人親自操作,也不見得如此輕松。
那么,這種大額轉賬,詐騙分子是如何瞬間讓賬戶中的錢清零的呢?
在警方的陪同下,王先生來到就近的銀行網點,發現騙子已經利用他的個人信息,在他名下新開了一個積存金賬戶。
據銀行業務員介紹,騙子首先通過王先生輸入的賬戶和密碼登陸他的賬戶,然后把他賬戶中的錢轉入到了積存金賬戶。積存金賬戶相當于一個理財賬戶,最后以理財的形式可以將錢全部轉走。
通過積存金賬戶,騙子只需再要一個驗證碼,就可以將這筆大額存款徹底轉出。
幸運的是,王先生報警及時,經過各方快速反應,協助王先生掛失銀行卡、修改密碼等,及時阻止了王先生的財產遭受最終損失。
據了解,積存金是一種銀行與世界黃金協會聯合推出的“智能型”黃金投資產品。客戶辦理積存金業務時,需與銀行簽訂《積存金協議書》。客戶可持銀行卡、活期存折等到銀行柜面開立積存金賬戶,建立積存賬戶與資金賬戶的綁定關系。也可通過個人網上銀行、個人手機銀行自助簽訂協議,開立積存金賬戶,建立積存賬戶和資金賬戶的綁定關系。
銀行積存金賬戶類似于一個黃金零存整取賬戶,投資者在銀行開立積存金賬戶,積存金買入價格與黃金現貨價格和國際市場黃金價格掛鉤,累計的積存金份額可按實時積存金價格進行出售、變現,也可兌換成實物黃金。
詐騙分子正是看中了積存金賬戶可以將資金賬戶中的大額存款轉走而實施詐騙的。
詐騙花樣多 如何從容應對?
事實上,有關部門對電信詐騙的打擊力度從未松懈,但詐騙分子十分狡猾,詐騙手段也不斷翻新升級,令人防不勝防。
比如,今年11月份,貴州一位張先生就被假ATM機盜刷損失近6千元。這種詐騙和盜刷人們財產的作案手段,令從業16年的民警也直呼聞所未聞。
詐騙分子利用偽裝的自助取款機,可以讀取和復制被害人銀行卡信息。如果有被害人上鉤,他們就會帶著復制的銀行卡前往外省、甚至境外降級取款,獲得非法利益。
因此,為防止個人財產遭受詐騙損失,平時最好養成儲蓄、消費分離的習慣,減少使用存款數額較大的儲蓄卡進行消費。
同時,還要注意妥善保管銀行卡和密碼,提高對釣魚網站、不安全鏈接、詐騙電話的警惕度。另外開通短信提醒功能,隨時掌握資金變動情況。
如果不幸遭遇詐騙造成資金損失,首先要第一時間凍結個人銀行卡,這樣可以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
其次,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敢于拿起法律武器說“不”。
另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保護好個人數據安全。千萬不要通過非法渠道辦卡,以免個人信息被泄露和轉賣。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