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1老1小”人命背后現上市公司,老板靠秘方起家
扒一扒孕婦流產事件和61歲心絞痛死亡老人背后的國際醫學。
作者 | 劉欽文?編輯丨李逸明?來源 | 野馬財經
西安,繼武漢后再次牽起全國人民心的一座城市。
自2021年12月22日因疫情封城以來,西安多次沖上熱搜,其中西安高新醫院和高新國際醫學中心因將兩位病人拒之門外而引起眾怒,一個是懷有8月身孕的孕婦,一個是61歲心絞痛的老人。
兩家醫院正是A股上市公司國際醫學(000516.SZ)的子公司,實控人為陜西人劉建申,早年間劉建申以保健品起家,諷刺的是,國際醫學雖將孕婦拒之門外,但其正在發展試管嬰兒業務,還盯上了醫美生意。
因中風險地區和核酸過期被拒診
2022年1月1日,大多數人在慶祝新的一年時,有人正在生死邊緣掙扎。
來自西安的一名患者家屬發文,其懷有8個月身孕的小姨,在1月1日當天因肚子疼撥打120,但120始終無法撥通,最終撥打110前往西安高新醫院,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因核酸超過4小時,導致被拒絕進入醫院,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就在眼前,卻無法得到救治。
圖源:微博
在門口等待兩小時后,孕婦出現大出血,西安高新醫院終于接診,但最終這8個月大的孩子因治療不及時心臟停止跳動,而孕婦目前因流產仍在就醫。
但同時也有疑似醫護人員表示,孕婦此前兩個月沒做產檢,來高新醫院的前兩天就出現癥狀,但多家醫院因停診不愿接收,也不知胎心是何時停止。且西安市高新區核酸檢測每天一次,該孕婦的核酸檢測卻超過48小時。
在西安生活的李佳在去年年底生產時選擇了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他們是有防疫特殊情況預案的,我隔壁床孕婦應該是快生了直接來的醫院,也沒有核酸檢測結果,醫院是安排專人穿著防護服接生,但防護服的錢由病人自己出,生完以后則是等核酸結果出來后再進病房。”
值得注意的是,該孕婦家屬還提到,“并不是我一個人在這家醫院經歷了這種事。”
這句話很快在網友“太陽花花花”處得到驗證,1月2日午間,其父親在家中突發心臟病,但多個醫院停止接診,由于疫情,社會車輛不能隨便上路,撥打120則被告知救護車安排需要時間,具體等多久給不了答復。
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去了離家最近還在接診的高新國際醫學中心。據女兒所說,去之前打過電話,對方問清楚情況后明確表示可以接收。但兩點到醫院后,門口保安卻以患者是中風險地區為由不予進入。
直到晚上10:40,醫院才選擇接診病人,進行手術,但只有其父親和母親能夠進入醫院,在外等待期間,“太陽花花花”兩次接到醫生電話,一次表示“耽誤太久,如果兩個小時內使用溶栓的藥物就可以救治,但現在太晚了,基本沒有希望了。”第二次表示,“搶救意義不大,你們家屬商量準備吧。”
“太陽花花花”試圖進入醫院希望能見父親最后一面,但保安始終不讓其進入,即使其持有連續三天24小時核酸陰性證明。雙方糾纏兩個小時后,“太陽花花花”得以進入醫院,卻只來得及辦理死亡手續。
圖源:小紅書
對于“孕婦流產”事件,西安高新醫院醫患辦人員對《新京報》表示,因疫情醫院辦公區與住院部獨立管控,醫患辦人員暫時無法與孕婦及家屬見面。等疫情結束,孕婦家屬可以帶著病歷到醫患辦來主張訴求。如果是醫院責任,醫院該賠的賠,該道歉的道歉。
背后的國際醫學布局醫美和試管嬰兒
事實上,不論是拒絕孕婦的西安高新醫院還是拒絕老人的高新國際醫學中心,均由國際醫學(000516.SZ)全資持股。今日開盤國際醫學大幅下跌,跌幅最大達到9.44%,下午跌幅有所收窄,報收10.28元/股,跌幅4.81%,總市值234億元。
西安高新醫院于2002年6月9日成立,于2009年8月通過陜西省衛生廳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是全國第一家民營三級甲等醫院。最大床位數為1500張,現有工作人員2414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053人(執業醫師633名、執業護士1059人),其中婦產科(婦科、產科)、醫學影像科為西安市醫學優勢專科。
2021年以來,國際醫學接待了不少機構調研,其中公募一哥張坤2021年的首次調研,便選擇了國際醫學。2021年上半年國際醫學的股價一路抬高,2021年6月2日走出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價,21.66元/股,要知道一年前的4月28日,國際醫學還是一支僅3.92元/股的個元股。
圖源:東方財富
國際醫學早于1993年就成功上市,是陜西省和西北地區第一家上市公司。在此之前,百貨零售一直是公司的主營業務,直到2011年,國際醫學全資收購西安高新醫院有限公司,主營業務變更為醫療服務和百貨零售。2018年,將百貨零售業務出售,目前主營大健康醫療服務和現代醫學技術轉化應用。
目前共擁有西安國際醫學高新醫院、中心醫院、商洛醫院三大院區,其中2020年西安高新醫院實現收入7.99億元,占比50%;西安中心醫院實現收入7.21億元,占比45%;商洛醫院實現收入1.04億元,占比5%。
2017年-2020年,國際醫學的營收不斷下滑,分別為40.59億元、20.39億元、9.91億元和16.07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95億元、21.84億元、-4.04億元和0.45億元。
據《時代人物》雜志社報道,國際醫學實控人劉建申,靠著祖傳秘制藥方起家,其祖上曾為慈禧問診,后被賜“一枝劉”稱號,于1983年成立古城保健實驗研究所,當起了副所長,在家傳藥方的基礎上,劉建申研發了幾種外敷藥物,譬如“三痹熱寶”和“壽世健身袋”,以內病外治的原理,防病治病。2020年還登上了胡潤百富榜,在陜西企業家中排名第13,財富值為20億元人民幣。
一向擅長宣傳和資本運作的劉建申,在2021年選擇的新賽道是:醫美和輔助生殖。
2020年年報顯示,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整合整形外科、美容外科、頜面外科、皮膚科等科室組建整形醫院。
今年6月8日國際醫學回復投資者關于醫美布局的問題時表示,“公司旗下專業醫療美容機構西安國際醫學中心整形美容醫院由郭樹忠教授領銜,帶領國內高水平的來自知名三甲醫院的整形美容醫療團隊。下設耳再造中心、鼻整形中心、眼整形中心、脂肪中心、頜面外科、燒傷科、創面修復科、疤痕修復科、激光皮膚美容中心、注射美容中心等。同時引進PicoWay超皮秒、熱拉提Plus、賽諾龍-elosplus、科醫人co2點陣等設備。”
除醫美外,國際醫學的輔助生殖醫學項目于2019年初獲得衛生主管部門批準,目前已正式開展夫精人工授精(IUI)業務,待獲得衛生主管部門批復后將開展試管嬰兒(IVF)業務。
兩條生命之后,誰來負責?
因拒診造成的“孕婦流產”事件和61歲心絞痛老人去世事件在網絡上正不斷發酵,今日早間,據西安發布顯示,經省、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進行調查,“孕婦流產”事件是一起責任事故。但未進行細節披露。
西安高新醫院已對相關責任人作出處理:總經理范郁會被停職,門診部、醫務部相關責任人被免職。此外,西安市急救中心黨總支副書記、主任李強,西安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劉順智,被分別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圖源:西安發布微信公眾號
國際醫學董秘辦則表示,對于孕婦流產事件,目前陜西省和西安市衛健委的意見已經出來了,會根據意見進行相應的整改,也會吸取這方面教訓,做好未來患者救治工作。
據《新京報》報道,孕婦本人通過親屬表示,目前仍在就醫,院方暫未提補償。
除此之外,“西安有小區開始統計孕婦信息”的話題出現, 據《瞭望東方周刊》報道,在西安凱森福景美地小區業主服務群里,物業發布通知:請有孕婦的住戶來物業報備孕婦信息,姓名、年齡和電話,請今天下午4點前報備,以便安排孕檢和相關事宜。記者聯系小區物業公司求證此事,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這個通知是真的。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吳曉林在《特大城市風險防控的“屬地責任”與空間治理——基于空間脆弱性視角的分析》一文中分析,中國特大城市在風險防控上普遍采用屬地管理體系,在這一體系下,“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原則被廣泛應用。風險防控和安全問題往往是“一票否決”的內容,屬地轄區內的企業也被劃入網格化管理范圍,一旦發生安全風險,網格員也會被問責。
但風險擴散并非以人為的行政區劃為界,特別是在面對彌散性的重大突發風險時,以行政區劃為載體的屬地管理體系往往缺乏靈活、有力的行動,突出表現為三種“空間脆弱性”:一是行政區劃規模偏大,風險治理超載,造成基層的巨大壓力;二是行政區與管轄權不統一,存在管理真空地帶,以至于出現相互推諉、扯皮乃至“三不管”等不良現象;三是風險跨區域擴散,單個行政區往往難以有效應對。
對于“孕婦流產”事件,光明網發文表示,“防疫是為了維護生命安全,但這個過程中帶來的‘次生災害’,同樣可能威脅到生命安全。防疫進入第三個年頭,類似的教訓已經不少,實在不該一而再地重演。我們希望西安早日走出疫情陰霾,更希望這個過程中,每一條生命,都得到應有的善待。‘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這句話,不應該是飄忽的口號,而應該落到每一條政策,每一次執行當中去。”
對于國際醫學的這兩次事故,你有何看法?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