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崩跌停!一夜之間,最牛賽道變成了夕陽賽道!
太慘了!曾經市值2000多億的醫藥大牛股在腰斬之后,今日又突然閃崩跌停,最新市值921億。
來源 /財通社??作者 /王鑫
太慘了!曾經市值2000多億的醫藥大牛股在腰斬之后,今日又突然閃崩跌停,最新市值921億。
消息面上,長春高新重組人生長激素被納入廣東藥品集采。
網友表示,“一夜之間,最牛賽道變成了夕陽賽道”,“眼科牙科已瑟瑟發抖”,更有網友想起大媽忘記密碼在長春高新狂賺500萬的故事,稱“五百萬大媽還在嗎?”
核心產品被納入廣東藥品集采
1月19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網站發布的《廣東聯盟雙氯芬酸等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文件》顯示,約20款不同規格的重組人生長激素在集采目錄當中,包括7款長春高新子公司金賽藥業的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
有網傳信息稱,長春高新最優勢的水針降價70%,預期未來集采也會這樣走。公司未來收益會極大受累。哪怕院內只有30%,也至少會減少21%的利潤。更何況院外可能也會受影響。
今日下午,天風醫藥楊松團隊解讀:限價規則較為嚴格,超市場預期。粉針最高限價尚可,水針限價較低。從廣東省帶量采購方案披露后,市場便對不同場景的情況有過討論和預期,限價過低是其中的一種可能性,但實際的影響要看最終的中選結果,以水針10mg(30IU)規格產品為例,最高有效申報價295元(目前掛網價約1031元),報量約11萬支(折算成大規格的用量),對應的銷售金額約1億元,整體占比較低,企業會做何種選擇,尚需觀察。
值得一提的是,長春高新作為生長激素龍頭,子公司金賽藥業是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2021年前三季度,金賽藥業實現收入 61.61 億元,同比增長 45%,實現凈利潤 30.42 億元,同比增長 53%。其中,金賽藥業生長激素產品銷售收入58億元左右,在長春高新總收入中占比高達七成。
從2021年半年報來看,金賽藥業相關產品還在開展新的適應癥臨床試驗,均處于臨床二、三期。
“醫藥女神”踩雷
去年5月,長春高新曾創下了522.2元的歷史最高價,上市以來數百倍的漲幅和強勁的業績,被市場冠以“東北藥茅”。但此后集采陰云籠罩,長春高新股價便接連閃崩,去年9月下探230.68元的階段低點。今日跌停報227.6元,直接擊穿了此前的底部。
值得注意的是,業績高速增長下,為了彰顯未來發展信心,去年11 月,金賽藥業董事長金磊低位分別增持了長春高新 9.13萬股、300股和15.39萬股。但是在此前趁股價尚未暴跌時,金磊已大手筆減持了合計超1200萬股。最后一次也是最多的一次減持是在去年5月20日,減持了412.42萬股,套現逾19億。次日,長春高新應聲跌停,開啟漫漫熊途。
如今長春高新股價腰斬之下,一眾明星基金紛紛踩雷,包括去年大幅加倉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基金,以及新進的招商國證生物醫藥指數分級基金、易方達裕豐回報債券型基金。
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基金進入長春高新時間較早,此前曾賺得盆滿缽滿。與金磊的大手筆減持相反,2021年1季度期間,葛蘭大手筆加倉了269.86萬股,持股數達579.03萬股,彼時長春高新正在最高位區間震蕩。2021年2季度,葛蘭又加倉了42.05萬股,在此期間長春高新快速回調,葛蘭的加倉開始虧損。2021年3季度,葛蘭終于扛不住下跌,拋售111.16萬股。但截至2021年11月23日的報告期內,葛蘭又買回了41.80萬股,持股551.72萬,位居第五大流通股東??赡茏尅搬t藥女神”沒想到的是,以為終于抄到了地板價,沒想到地板下還有十八層。
,長春高新股價一路下跌,但不妨礙券商持續看好。此前天風證券研報指出,根據 Frost&Sullivan 的報告,目前預計只有 5.7%的中國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癥(PGHD)患者接受生長激素治療,臨床需求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滿足。
但另一方面,“生長激素濫用”曾引發央媒的關注。
去年8月4日,新華社發布文章《身高焦慮就打“增高針”?危險!》。文章稱,近年來,醫學上主要用于矮小癥的“增高針”治療悄然興起。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所謂“增高針”其實就是注射生長激素。專家認為,生長激素有被濫用的苗頭,可能帶給使用者內分泌紊亂、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彎等健康風險。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