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企業董事長被抓,珠海國資生疑云
6月17日,珠海國企、上市公司格力地產公告:公司前董事長魯君四,因涉嫌泄露內幕信息被上饒市公安局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而此前一天,魯君四才剛剛被公告免職。
圖片丨網絡、圖蟲創意
作 者丨王新文? 來源|華商韜略
除一手做大格力地產并擔任公司董事長至6月16日,魯君四還曾長期擔任格力集團副總裁,以及格力電器董事,他出事后傳出的更多信息,則讓這兩年如日中天的珠海國資也生疑云。
?現年56歲的魯君四,畢業于吉林大學,數量經濟學博士,高級工程師。
魯君四2004年1月即出任格力集團董事、副總裁,2006年5月至2015年5月任格力電器董事,并從2012年5月起任格力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算是格力的實力派“老將”。
董明珠曾對外宣稱,“家電企業搞房地產是不務正業,在家電行業格力電器是唯一不做房地產的企業。”但在相當長時間內,這并不符合事實。
事實上,直到2015年格力集團將持有的3億股格力地產無限流通股,無償劃轉至珠海市國資委的全資子公司珠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之前,格力集團一直有地產業務并在持續做大。
直到2015年“分家”才卸任格力電器董事的魯君四,正是一手做大格力地產的人。
早在1985年,格力集團就進入地產業,先后開發了北嶺工業區、珠海特區建設等項目。但格力原董事長朱江洪,的確對地產興趣缺乏,因而在格力電器闖出名堂之后,逐漸冷落了地產業務。然而2004年,格力又決定把房地產撿拾起來,并成立了地產專責工作小組。
剛到格力集團任副總裁的魯君四則“臨危受命”,出任了小組組長。
當時,格力集團的電器業務已開始起飛,年營收高達百億之巨,而格力房地產板塊已基本有名無實了。據其官網介紹,工作小組最初只有一個9平米的辦公室和7位員工。
一個集團副總裁去擔任這樣一個小組長,在體制內往往被視為“受排擠”的信號。魯君四卻真的干起來了。2005年,他用僅有的300萬資金啟動了首個房地產項目——“御楓美筑”,讓格力的地產業務真正有了點地產的模樣。
2006年,格力地產板塊正式升級為格力房地產有限公司,魯君四成為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此后,格力地產開始更為迅速的擴張發展,并于2009年借殼上市。
到2015年徹底與格力電器脫鉤時,格力地產已是珠海第二大房地產企業。
魯君四也是較早看到地產業務隱憂,并抓緊推動公司轉型的地產企業董事長之一。至今,格力地產已在房地產業之外,同時布局了大消費產業及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
同時,格力地產也是珠海國資的核心企業之一。在珠海市國有控股(或作為第一大股東)的17大上市公司中,格力地產43.57%的國有持股比例以及持股市值都已名列前茅。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地產至今仍是珠海國資委直接控制的國有企業,這也讓它對珠海當地的基礎設施與城市發展,做出了有別于一般地產企業的業績和貢獻。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情侶路上的香爐灣沙灘修復等,都是它在這方面的代表性項目。
包含了人工島填海和珠海口岸建設的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項目,既是港珠澳大橋的重要配套,大橋通車的必備設施,亦是港珠澳大橋的首個動工項目。其填海面積達238.97萬平方米,相當于300個足球場大小,島上建筑超過50萬平米,且配套了三套旅檢系統、兩套貨檢系統,規模為世界之最,施工難度及工程復雜度也都是世界級。
格力地產于2009年9月,受珠海市政府委托,承擔了項目的建設。這個用9年多時間完成的高難度項目,獲得了2018-2019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這也是目前唯一獲得該獎的口岸項目。
作為這一項目最高負責人的魯君四,曾感慨:“一干就是九年,真的是‘滄海桑田’。”
長達1.5公里的香爐灣沙灘修復項目,則是魯君四本人提出的創新創意之作。該項目不但為全國聞名的珠海情侶路增添了新的精彩,還恢復了海灣岸線自然狀貌與生態功能,并且獲得了“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國家與國際獎項。
更重要的是,它填補了珠海這個海邊城市沒有沙灘的空白。
2014年3月至2020年1月,魯君四還被珠海國資委任命為格力地產控股股東珠海投資控股的董事長,并從2017年8月起同時任該公司黨委書記。卸任珠海投資控股董事長、黨委書記的同時,他又被任命為珠海市免稅企業集團的黨委書記、董事長。
魯君四任珠海免稅董事長不到半年,2020年5月,依然由他擔任董事長的格力地產,就發起了一項備受矚目的大計劃:擬向珠海國資委、珠海城市建設集團以發行股份及現金支付的方式,收購其持有的珠海免稅100%股權。
當時正值股市追捧免稅概念的風口。珠海免稅不但是全國8家免稅牌照的持有者之一,還是全國唯一擁有免稅、有稅、保稅(跨境)三大業務的免稅商。格力地產的重組公告發布后,股價便立即暴漲,并連續拉出8個漲停板。
但魯君四的劫數也從這里開始了。
格力地產擬與珠海免稅進行的重大資產重組,不但是珠海國企與國企的重組,而且連兩家公司董事長都是同一人。按常理,這樣的格局應該是更容易讓重組順利完成。
但該重組卻至今還在推進中。從目前確定的公開信息看,導致其擱置的核心原因,應該就是格力地產與魯君四在上市公司規范治理等方面的違規,甚至違法行為。
2016年8月,格力地產以6.78元/股的價格,向6家金融機構定向發行4.42億股新股,募集資金30億元。該計劃執行期間,格力地產控股股東,同時也是魯君四擔任董事長的珠海投資曾與定增對象簽署《附條件遠期購買協議書》,為定增對象的投資“兜底”。
但格力地產并未將這一協議及時披露。直到該協議違約,定增對象上訴,格力地產才在2019年披露3年前發生的事,作為兩大主體董事長的魯君四也因此被監管部門追責。
但真正讓珠海免稅計劃被擱置的,應該還是該項重組本身引發的案件。
2020年12月30日,魯君四因涉嫌內幕交易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這一調查結果至今未公布,但市場普遍認為,魯君四被涉嫌的正是珠免重組。
而魯君四被上饒市公安局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兩天后,卻從網絡上傳出一封署名為魯君四的《控告書》,以及一封落款為中共格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總支部委員會的《舉報信》。
兩份材料已引發諸如《財新》等媒體關注,也讓整個事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綜合有關報道及材料,《控告書》和《舉報信》的主要內容可總結為,魯君四認為自己被抓有被打擊報復的嫌疑,而涉嫌打擊報復他的人,才是真正的內幕交易者與相關利益者。
附有被稱為是格力地產為配合證監會調查而制作的《格力地產停牌前股東名冊分析調查報告》的《舉報信》稱:以徐青某、徐少某等為主的4個自然人賬戶,外加兩名曹姓自然人賬戶,在格力地產重組停牌前的三個交易日內合計買入約450萬股,獲利約4000萬元。
而這六名自然人多為江西上饒籍。其中徐青某長期在上饒、南昌、珠海等地活動,是內幕交易的主要嫌疑人。魯君四也因此有了懷疑自己是被打擊報復的邏輯:他曾向上饒公安提供上述線索,但上饒公安稱上述賬戶不在辦案范圍內,“既不讓說也不給記錄”。
《控告書》和《舉報信》更爆炸的信息則是,《舉報信》所附的《報告》還明確建議有關部門,徹查上述人士在珠海市其他國企發布重大內幕信息敏感期內的股票交易情況。
言外之意是,這種內幕交易,或許還不只在格力地產一家。
《財新》所了解到的關于這兩份材料的關鍵信息則顯示:在被上饒市公安局帶走前,魯君四已預料到大難臨頭,因此提前預備好了材料,“一旦他出事,兩份材料就會迅速上網”。
對于魯君四自己的涉嫌,兩份材料則稱,珠海市委決定魯君四擔任珠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是公開信息,上市公司已經公告;重組方案先后經由珠海市國資委和珠海市政府審批,掌握重組信息的人士近百人,而魯君四本人既未買賣格力地產股票,亦未泄露內幕信息。
《控告書》和《舉報信》的這些內容到底是客觀事實,還是魯君泗以“打擊報復”之名,對有關人士進行的誣陷捏造與打擊報復,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
包括《財新》亦未能聯系上上饒市公安局對此置評,格力地產方面則于6月20日回應稱,兩份材料的相關細節尚待相關部門調查取證,公司目前暫無可披露信息。
但無論最終事實如何,有一點已經可以肯定:格力地產的重組與轉型將因此更生變數,珠海國資或許也會受此波及。
拋卻格力地產一案,最近幾年的珠海國資亦是相當引人關注。
據珠海市第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珠海市2020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關于珠海市2020年度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顯示:
截至2020年底,珠海全市企業(不含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和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三大類資產總額首次破萬億元,為11761.38億元。這一規模,比2019年同期增長31%;比2017年(國有資產報告制度實施第一年)增加3700.95億元,增長46%。
萬億規模與高速成長之下,是珠海國資最近幾年堪稱激進的創新探索與努力作為。
珠海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曾介紹,珠海國有資產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經營積累實現資產規模增長;二是通過收購兼并等實現合并范圍擴大;三是引入戰略投資者增資以及獲取新的融資等。其中,最引人關注的當屬后兩者,即收購兼并與整合。
珠海國資收購兼并與引入戰投的標志性動作,當屬格力電器的混改,以及該混改完成之后的大肆資本動作與擴張。但在這些大手筆與大成績背后,外界的擔憂甚至存疑也都一直存在。
2019年,珠海國資以416億元讓出了格力電器實控權,將持股格力電器的比例降至3.22%時,就有人質疑這個交易的必要性和前景。格力混改至今,除了更加大手筆的分紅,業績也的確乏善可陳。
而珠海國資拿到400多億之后的大手筆“買買買”“投投投”,也令人擔心其功課做得不足。綜合公開消息,格力混改之后的兩年內,珠海國資就累計投資了200多個產業項目。其中包括入股近20家上市公司,并取得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權。
實力國資入股或控股上市公司,普遍會被解讀為公司利好進而引起公司股價波動。以珠海國資為例,其旗下企業大橫琴入股世聯行時,世聯行股價就曾在短期內漲幅超過100%。
這也令那封《舉報信》所附《報告》中的——建議有關部門徹查上述人士在珠海市其他國企發布重大內幕信息敏感期內的股票交易情況,給人以遐想空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