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隆食品市占率大幅敗退:研發費用巨低,食品安全投訴成重災區
隨著上市啟動,沃隆食品如何扭轉頹勢?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 ?作者/施子夫 李鐳
在消費者所熟知的堅果市場,節節敗退的沃隆食品近期展開了沖刺資本市場之旅。
如何提升市場占有率,對沃隆食品而言,難度與壓力無疑異常巨大。畢竟,想從持續下滑趨勢中翻盤,意味著公司需要全方位的變革與出新。
與此同時,從投入結構層面來看,沃隆食品的銷售成本與研發成本“倒掛”現象嚴重,銷售成本顯得過高,而研發層面又大幅弱于同行競爭對手。
隨著上市啟動,沃隆食品如何扭轉頹勢?
市占率掉隊明顯,拿什么與勁敵較量?
6月初,青島沃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隆食品)遞交了招股書,擬登陸滬市主板。
?????
在官網中,“只做好堅果,甄選全球優質堅果”,成為沃隆食品對外宣稱的價值觀。成立于2016年,沃隆食品旗下最知名產品莫過于“每日堅果”系列。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沃隆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65億元、8.89億元和11.0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31億元、8870.85萬元和1.19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31億元、8506.42萬元和1.18億元。
沃隆食品主要產品品類包括混合堅果、禮盒系列、單品堅果、烘焙食品、每日果干。這其中,混合堅果占據公司營收比重超過七成。
報告期內,混合堅果類產品收入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92.14%、85.73%、75.74%,呈逐年下降趨勢,但該類產品收入占比仍然較高。沃隆食品坦言,如果未來該類產品市場競爭加劇或消費者偏好發生改變,則可能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和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報告期內,公司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59億元、8.78億元、10.96億元。招股書提及,2020年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出現一定下滑;2021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實現了快速恢復。公司主要銷售渠道為商超、便利店、批發部等線下渠道,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下渠道總體銷售規模下滑明顯,對公司混合堅果沖擊較大,導致當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滑24.23%,其中混合堅果收入規模同比下降29.50%。
占據公司營收比重七成半的混合堅果,從行業發展趨勢上看,增速也相當不錯。但沃隆食品市占率卻呈現了三年來由“第一”掉到“第二”甚至要滑落到“第三”的窘境。
前瞻產業研究院調研顯示,我國混合堅果行業2015-2021年市場規模整體保持較快增長的態勢;2020年我國混合堅果行業市場規模約為99億元,同比增長21%;2021年我國混合堅果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15億元,同比增長16%。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調研數據顯示,從近三年我國混合堅果行業市場份額來看,TOP5企業包括沃隆食品、三只松鼠、洽洽食品、良品鋪子和百草味。
“2019年及以前沃隆食品在混合堅果行業中市場份額最高,2019年沃隆食品的市場份額達到13.0%,位居行業第一;2020年,三只松鼠的市場份額為10.2%,排名第一;2021年,洽洽食品的市場份額為9.7%,位居行業第一。從近三年的平均市場份額來看,三只松鼠排名第一,沃隆食品排名第二,洽洽食品排名第三,上述三家企業三年平均市場份額分別為10.2%、9.3%和9.2%。”
毫無疑問,沃隆食品目前混合堅果營收比重,要遠遠落后于市場上這幾大巨頭。
以2021年年報為時間線,三只松鼠(300783.SZ)實現營收97.7億元,其中堅果類收入達50.58億元;洽洽食品(002557.SZ)實現營收59.85億元,堅果收入13.66億元,同比增長43.82%,營收占比從17.96%擴大到22.83%;良品鋪子(603719.SH)實現營收93.24億元,堅果炒貨實現營收16.09億元;百草味由于沒有上市缺乏公開數據,不過根據安信證券研報顯示,2018上半年百草味僅堅果系列銷售收入達12.85億元,同比增長150%。
換句話來說,從市場競爭激烈角度,沃隆食品所面臨的勁敵沒有一個可以小視。“堅果類食品競爭歷來激烈,其伴隨著非常強的營銷手段,價格也非常敏感,而連續三年出現了市場占有率大幅下滑的事實,說明沃隆食品很難在堅果市場領域打贏翻身仗。”某食品行業分析人士告訴《港灣商業觀察》。
市占率最高時的13%滑落到目前的9.3%,對沃隆食品而言,超過3個多百分點流向了競爭對手盤中,要想扳回,可謂難如登天,而如果被逼繼續下滑,也就一步而已。
招股書顯示,沃隆食品本次擬募資7億元,分別3.1億元用于生產智能化改造及智能倉儲物流中心建設項目、2.1億元用于品牌形象及全渠道銷售網絡建設項目和1.8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港灣商業觀察》試圖就如何維護市占率以及公司經營發展中相關問題聯系沃隆食品董秘辦,其相關人員未能對此作出回應。
銷售費用偏高研發費用巨低,品質問題投訴眾多
而從沃隆食品經營模式上看,銷售費用過高以及研發費用較低的現象也較為凸出。
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1.9億元、1.78億元、2.16億元,銷售費用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6.34%、20.10%、19.50%,在其銷售費用構成中,宣稱推廣費和電商平臺費用超過79%。
沃隆食品表示,公司銷售費用率逐年上升,其中2020年度提升明顯主要原因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銷售規模有所下滑,但公司為了保持產品的競爭力度,維護市場地位,持續增加對宣傳推廣費、電商平臺費用的投入,使得銷售費用率提升明顯;2021年,公司銷售費用率同比持平。
雖然與同行業可比公司銷售費用率相比,沃隆食品并不算高,要低于行業平均值1個點左右(2021年數據),但值得一提的是,其可比公司依然是前述所提到的那幾家知名品牌,這意味著銷售費用與銷售額并不劃等號。
另外在研發費用層面,沃隆食品則遠低于行業平均值。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37.63萬元、157.61萬元、188.45萬元,研發費用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03%、0.18%、0.17%。
沃隆食品表示,2020年起,公司逐漸注重研發投入,導致研發費用支出及占比提升明顯。
逐漸注重研發投入一說,很大程度上從實際情況來看,并沒有真正注重,或者說,還缺乏相當注重。
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相比,沃隆食品大概是最低的之一。報告期內,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0.80%、0.93%、0.86%。
沃隆食品表示,公司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業水平,主要系公司研發處于初期階段,產品品類相對較少,前期投入較低,報告期內公司為加強研發力量,擴充了研發隊伍,研發費用率有所提升。
一般而言,“重營銷輕研發”在某些行業形成慣例,外界已經見怪不怪,而這種模式下,所帶來的產品質量缺陷也往往較為明顯。
黑貓投訴顯示,對于沃隆食品吃住異物的投訴此起彼伏,有消費者質疑吃出蟲子、頭發、蟲眼、發霉等。
消費者與品牌廠家之間的關系可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食品安全無小事,沃隆食品如何看待這些投訴,以及公司售后服務方面又是如何處理的?《港灣商業觀察》聯系公司董秘辦,仍未對此給予回復。
而且,根據企查查顯示,2021年8月30日,沃隆食品被城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發現問題責令改正;另外公司旗下青島蓋亞食品有限公司在2020年10月9日被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發現問題,2021年3月15日,再被抽查發現問題責令改正。
企業預警通及招股書也顯示,公司近年來因消防相關被罰、稅務相關被罰、工商行政管理相關處罰。2021年度因違反廣告法行為,被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了青市監處[2021]03023號、青市監處罰[2021]03111號處罰決定書,對公司分別處以36萬元和30萬元罰款。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沃隆食品表示,已繳納全部罰款并進行了認真和深刻的整改。
華東地區依賴癥,2022年是否影響巨大?
對投資者而言,沃隆食品還存在較大的區域依賴風險,這尤其表現在華東區域,其銷售額占比位居第二,僅次于線上,如果從線下區域來看,華東則成為貢獻最多銷售收入的區域。
沃隆食品坦言,目前公司產品的線上銷售占比持續提升,同時線下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其他各區域銷售份額在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占比較低。未來公司將在現有營銷體系基礎上,推進全渠道銷售建設,以全方面覆蓋銷售市場,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市場份額。
那么,在2022年,沃隆食品華東地區銷售是否受疫情影響而產生較大壓力?恐怕還需要時間來揭曉。至少對今年上半年沃隆食品而言,其所承受的壓力應該高于以往。(港灣財經出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