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能電氣股權激勵出爐,目標明年營收翻翻,市值4個月已翻2倍
在市場行情和政策倡導的雙層加持下,A股上市公司出現了回購股票做股權激勵的熱潮,今年前7月回購股票用于激勵企業數量同比增長超55%。
來源/深水財經社? 作者/冰火
8月21日晚間,4個月不到市值已翻2倍的上能電氣(300827)推出股權激勵計劃,此次股權激勵涉及171人,業績考核目標是明年公司營收翻番,凈利潤增長六成。
股權激勵涉及171人,
人均派發100萬“大紅包”
上能電氣公告稱,為了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有效地將股東、公司和核心團隊三方利益結合在一起,確保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公司擬推出《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向公司董事、高級/中層管理人員、核心技術/業務人員等171人授予限制性股票470萬股。
來源:上能電氣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部分激勵對象名單
受此消息刺激,8月22日上能電氣上漲4.62%,報收72.28元/股。這意味著授予價34.24元/股約為當前股價的47.37%,相當于公司向171人平均每人派發超過100萬元的股權激勵“大紅包”。
值得一提的是,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陳運萍的“紅包”最大,在此次激勵計劃中被授予12萬股,最新浮盈約為456.48萬元。
但就激勵價格折扣比例而言,上能電氣的47.37%折扣顯然并不是最低的。5月份,晶豐明源(688368)激勵計劃草案授予價格為每股20元,相較草案公告前1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每股239.21元的8.36%。
A股現股權激勵熱潮,
上能電氣市值4個月已翻2倍
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復、國際環境復雜嚴峻等因素疊加影響,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呈現明顯震蕩走勢。為此,監管層面多次釋放信號,并出臺相應政策鼓勵回購公司股份用于股權激勵,促進市場穩定。
4月11日,證監會、國資委、全國工商聯三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通知》,文件特別提到“要鼓勵上市公司回購公司股份用于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以增加價值回歸,穩定投資者預期。
在市場行情和政策倡導的雙層加持下,A股上市公司出現了回購股票做股權激勵的熱潮。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4日,今年以來已有891家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同比增長20.24%,總回購金額近684億元;中金財富數據統計,今年1-7月A股市場回購股票用于激勵的企業達到411家,同比增長55.09%。
來源:wind、中金財富ESOP團隊整理
從市值表現來看,上能電氣在4月27日探出階段性低點56億元以來,進入一個標準的上臺階走勢,截至8月22日總市值增至171.7億元,4個月不到市值大增超2倍,而同期上證指數僅上漲13.56%。
上能電氣近2年多股價走勢日K線圖??來源:東方財富網
考核目標:
明年營收翻番,凈利潤增長六成
上能電氣股權激勵計劃擬向激勵對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為 470萬股,占股本總額 1.98%。其中,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 377.80 萬股,預留授予限制性股票 92.20 萬股。
根據公司設定的業績考核目標,如果分別滿足下列兩個條件之一,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激勵對象可以34.24元/股價格購買公司股票。(若預留部分在 2022 年 12 月 31 日(含)前授予完成,則預留部分歸屬安排與首次授予部分一致。)
業績考核條件之一:以2021年營收10.92億元為基數,2022年、2023年和2024 年營收增長率分別不低于 50%、100%和 150%。據此測算,2022年、2023年和2024 年營收將分別不低于16.38億元、21.84億元和27.30億元。
業績考核條件之二:以2021年凈利潤5891萬為基數,2022 年、2023年和2024 年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于 30%、60%和90%。據此測算,2022年、2023年和2024 年凈利潤將分別不低于7658.3萬元、9425.6萬元和11192.9萬元。
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年度考核目標??來源:上能電氣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
若預留部分在2022 年 12 月 31 日(不含)后授予完成,則預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在授予日起滿 12 個月后分 2 期歸屬,每期歸屬的比例分別為 50%、50%。
預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年度考核目標??來源:上能電氣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
從歷年業績來看,上能電氣營收已保持了6年穩增,但由于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影響凈利潤自2019年出現了連續3年下滑。如今公司能否借助“股權激勵計劃”為未來業績增長提供有力支撐?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東方財富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